分享

国学共读 | 他们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

 静雅轩345 2018-04-26

文 | 美滋滋 · 主播 | 童颜


读书到底求快还是求细致?正确的读书观应该是力求有收获和感悟,从书中领会到过去从未接触过的新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并且认真思考过。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书中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并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二日”读到“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即读完149-238页。



季羡林的求学期间,经济问题始终如影随形。寒门弟子大多有这样的痛苦,本应专心念书,却始终为钱所困扰:


总是担心下个月的生活费;一直在借钱和还钱间无限循环;羞耻却不得不向家中伸手要钱。


而季羡林的情况,又和一般的寒门子弟不一样,他是寄养在别人家里的。


叔叔婶母自己本有个孩子,但却个女儿,那个时代的观念是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所以叔叔就把季家唯一的男丁季羡林从乡下接到城里来读书,希望他能有出息。


婶母和叔叔想的不一样,她希望季羡林作为一个儿子,能早点独立挣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而不是花家里的钱去读那没什么用处的大学。


然而婶母的想法并不能改变什么,再叔父的坚持下,季羡林还是去读大学了。


大学四年,季羡林每次回家最难忍受的就是婶母的眼神和脸色。


那种眼神,就好像他是一只米虫,只会吃饭,不知道挣钱。


他读的大学也被人看不起,在那些人看来,读大学根本没用,读了四年照样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一早就进入社会锻炼锻炼。


季羡林心里难受,但是无从辩解,因为他现在的状况就是在用别人的钱,读着一个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大学,别人这么看也是有原因的。


但是季羡林内心深处始终觉得这些人是错误的,知识不是无用的,它可以给人带来精神的快乐,也可以创造俗世的财富。他急需证明自己!


季羡林的找的方法是写作。写稿赚钱——文艺青年,谋生的最佳渠道——既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还能挣钱,这不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事情吗?


当现实与理想发生矛盾的时,改变就显得势在必得了。如何兼顾理想和现实,是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应该反复思考的问题。

 


到1933年,蜚声中外的“清华四大导师”,只余陈寅恪、赵元任两位。另外两位——梁启超仙逝,王国维殉清。


季羡林上过陈寅恪先生佛经翻译文学的课,受用终生。但是另外那两位已然故去的先生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更加深远。


梁启超正“小说”之名,为之后的新文化运动铺路。王国维治学之独立精神“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用光”(陈寅恪言),为后世学者之启明星。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一日日记:


“今天晚间访长之,纵谈一晚,谈到文学,哲学,又谈到王静安(王国维)先生的刻苦励学。长之说:一个大学者的成就并不怎样神奇,其实平淡得很,只是一步步走上去的。这最少给我们一点兴奋剂,使我们不致自甘暴弃。回家后,心情大变。I have gotten refreshment(我恢复了精神)。”


这“一点兴奋剂”,燃烧的是季羡林的一生。在写下这段话的十年后,季羡林留德归国,到北大任教。


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点燃未名湖畔第一盏灯,虔诚治学,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变过。季羡林本人也从一个懵懂大学生转变为一位博学大学者。


付出和成就的正比关系,从来都是真理。


现在最流行的成功学,再三强调“一万小时理论”:一个人若在一点上投入一万个小时,那么他就可以成为大师。勤奋和专注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


越聪明的人越努力,他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九月,季羡林的母亲过世,请假回家治丧。二十一年羁绊一朝断。十月末,季羡林返校。


一个月过去了,他依然难以相信母亲就这么离开他了,总觉得母亲还在家里等他,等她唯一的儿子学成归来,光宗耀祖,不负她多年苦守。


多少个午夜梦回的时刻,在二战的烽火燃烧不到的德国小镇,母亲的脸在时间迷雾里一片模糊,干涸的泪痕在孤独游子侧脸交错。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


没了母亲,还有叔父和婶母。他们是季羡林的再生父母,还指望着季羡林给他们养老。


妻子德华,还有他和德华尚未出生的宝宝都是他的责任。学习还要继续,留学的梦不能放弃。


上课,下课,看书,思考,写作,挣钱。很忙。


也是这个时候,季羡林最终确定了毕业论文题目:


《荷尔德林的早期诗歌》。他接触荷尔德林的诗歌也有一年了,当时国内研究荷尔德林的人大概就他一人,用这个题目再好不过。他手里也有国内第一本荷尔德林诗歌全集。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只差动笔了。


因为季羡林每日都读荷尔德林的诗,念念不忘于口,同学们都当他是荷尔德林的专家。


然而他自己却十分自愧,在日记里这样写:“实际上对荷尔德林了解并不太多”


每天汲汲于看书,季羡林遇到了一个困扰过很多人的难题:读书太快,大多囫囵吞枣转头便忘,实在是一种浪费。


虽然历史上像陶渊明诸葛亮这样的大佬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派的人,但是转头就忘实在让人心慌,很多感动转瞬即逝,人的记忆又是个无底洞,若非持续的刺激,谁又能真的记住?


说到底,浅尝辄止只能停留在表面,完全无法与仔细品读相提并论。


尤其对季羡林这种学术人来说,浅尝辄止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深入进去,才可以体会到最内核的信息。


但时间有限,又想要更多地读书,此时就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读书到底求快还是求细致?正确的读书观应该是力求有收获和感悟,从书中领会到过去从未接触过的新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并且认真思考过。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书中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并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学生时代的季羡林思考过很多问题,现实的,精神上的,这些问题在暗处指引着他前行。


他读了很多书,写了一些文章,认识了很多前辈。偶尔撑不住了,也会向家里伸手要钱,但他尽力减少了要钱的次数。


我们认真翻看日记,可以发现,季羡林支出的大头,除了学费就是书费。外文书很贵,动辄十几二十元,一个月少说也要花四五十在这上面。


然而季羡林当时每月的生活费也不过七八十,可以说他把自己至少一半的钱花在买书上了。


现在的人,又有几个愿意把自己每个月所得钱的二分之一拿出来买书呢?就算买了书又有几个是把他看完了的呢?季羡林不是天才也不是神,他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只不过他是那种聪明的普通人,他知道勤奋和专注是梦想唯一的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