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泊船瓜洲》:才刚离开便已产生思念之情

 wyt老灰兔 2018-04-26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王安石《泊船瓜洲》:才刚离开已产生思念之情

丁启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南京)入京(开封)任翰林学士,途径瓜州;二是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城返回江宁,途径瓜州;三是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城,途径瓜州。

我倾向于认同第三种说法。第一种,第一次奉召入京,春风得意,不太可能生出怀乡的惆怅;第二种,京口瓜州距离南京钟山不远,如果说“还”的目的地是南京,不该有“何时”之叹。如果说“还”的目的地是京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不免悬空;只有第三种说法,一、二两种说法的问题才都不存在,最合乎情理、语境。总之,我认为应该是作于熙宁八年,这一年王安石55岁。

需要说明一个情况,江宁(南京)是王安石青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17岁那年,随父亲王益定居江宁,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因此有深厚的感情。

 

2

京口、瓜州:京口,镇江京口,在长江南岸;瓜州,在长江北岸。钟山,即今天南京紫金山。京口、钟山两地,走水路,相距约八十公里。诗中所说“钟山只隔数重山”,也是表示两地相距不远。

 

3

这首诗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第三句中“绿”字的使用。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称某吴中士人收藏王安石作《泊船瓜洲》诗的草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最终改定稿的“绿”字,被后人奉为经典,赢得一片赞扬之声。

实际上,“绿”字在诗句中的动词用法,并非王安石首创。钱钟书先生已经指出,唐人已经有一些这样的用法。例如:

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

常建《闲斋卧雨行乐至山馆稍次湖亭》:行乐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

但是,不得不承认,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画面最为阔大,语言最有动感,最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钱钟书先生对王安石为何反复修改一个字,提出了几种猜测:“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还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宋诗选注》)

4

既然诗题有“泊船瓜州”字样,王安石的身体位置,有两种可能:一是在船上,一是在岸上。我认为应该是在瓜州岸上,这样他才能发现“江南岸”绿了。

当时诗人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站在长江北岸,面南而立,眼望对过北岸的京口古城,觉得只是一水之隔,近在眼前;接着,目光随着长江水流,转身向西远眺,想象着南京紫金山也并不遥远——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三四句,由发现南岸已经在春风吹拂下泛着绿意——大概是借用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吧——知道春天来了,顿起留恋之情,不知道自己此去路途遥远的京城,何时得以返回金陵。因为是泊船过夜,时当傍晚,于是对月发问,即景抒怀。

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既不同于一般诗赋的登高怀远,也不同于唐人宋之问的近乡情怯,而是对才离开不远的故园兴起思念之情,有如情侣间的难舍难分。可见,诗句背后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这种感情,可能跟他当时的处境有关。因为第一次做宰相实行改革计划时,王安石已经感受到了阻力的巨大;第二次拜相,心理上已经有了悲观情绪,甚至对自己的命运、下场产生了疑惧,不知道自己能否全身而退,回到江宁安度晚年。

                                                2018-4-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