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果》:给电影人的电影

 风华如一指流砂 2018-04-26

无论现在对《雨果》的评价有多高,无论这是否是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无论它是否囊括了多项奥斯卡提名及获奖,无论这部电影耗资了1.7个亿,无论里面是否有萌翻的萝莉和正太……我都要表示对这部作品的失望。

2011年是个电影上的集体怀旧年。《午夜巴黎》带观众重回1920年文学上的“黄金年代”,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毕加索、莎娃·蒂妮等相谈艺术;《艺术家》将历史背景放在了1927年到1932年的好莱坞期间,用默片的方式致敬了无声电影跨入有声电影的时光变迁;《阳光姐妹淘》采用了现实和回忆交错的结构方式讲述了曾经的“七公主”25年后再相会的故事;《雨果》是斯科塞斯以影迷,导演的身份写给电影的一封忘年情书,并致敬梅里埃的一部影片。

可以说,这是最不斯科塞斯的一部作品。如果单单从片子的技术上来谈,我会给他满分。的确,精美的构图,精湛的3D技术,以及开片华丽的长镜头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所以奥斯卡最佳几项技术奖颁给他,实乃实至名归。但是从故事和人物上来讲,又大打折扣。本片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上世纪30年代末巴黎一个繁忙的火车站,以一个男孩的冒险偷工具修机器人,从而发现了火车站玩具店的老板就是隐姓埋名的大师乔治.梅里埃。贯穿全片主要有两个线索,一是被玩具店老板没收了的小画册,这是雨果修好机器人的一个参照本吧,本子的重要性使得雨果和乔治的关系进一步加深,而从乔治看到画册的反应我们也知道此本对于他的重要性。但是这条线索在后面全断了,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第二条是贯穿始终的机器人,是机器人将雨果和乔治的关系更加微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个机器人原本是梅里埃自己发明的一台自动机,由于战争的迫害等种种因素,梅里埃将机器人捐给了博物馆,却被雨果的父亲发现。这个被人认为没用的垃圾在父亲以及雨果的修理下使他重新获得了生命。其中的一个契机是女孩伊莎贝拉的心形钥匙。从一定程度来说,雨果像极了年轻时候的梅里埃,勇敢,机智,敢于挑战。

电影节奏缓慢,以至于让你大部分时间一头雾水,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里高潮来临,用电影中的电影向大师梅里埃致敬,充满了怀旧色彩。很显然,仅仅靠致敬和怀旧撑不起全片126分钟的戏。故事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讲述了小男孩雨果个人的悲惨经历,父亲不幸逝世,成为孤儿,为了修好机器人不得不去偷工具,还要小心翼翼的提防着火车站巡警,后来结实了伊莎贝拉,两人开始了探险记。在意外的打翻了玩具店老板梅里埃的箱子后,使电影过渡都后半段,一段探寻电影大师梅里埃的故事开始了。

火车,大摆钟,齿轮,机器人,复古的建筑……都在见证着工业革命的胜利。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美得无可挑剔,充满质感,在还原了那个无可复制的时代的同时也带给观者视觉上的震撼, 可谓是用心良苦。每个镜头从光影效果和构图上讲,都可以直接当作摄影作品欣赏。

不得不说,电影后半段着实精彩,尤其是播放早期电影制作的画面,仿佛观众乘坐时光机穿越回了以前。不仅了解了电影大师梅里埃早期对电影的探索,还讲述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当人们在戏院观看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时,迎面而来的火车惊吓得观众离席,还有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以及巴斯特·基顿的默片喜剧。虽时隔久矣,再一次让我见识到电影的魅力。

如果你是马丁斯科塞斯的忠实影迷,如果你喜欢精美的构图及画面,如果你喜欢正太和萝莉……那你一定不可错过这部电影。简单点来说这是一部技术大于艺术的作品,也是斯科塞斯少数或者说是唯一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70高龄的他依旧活跃在电影圈里,这是一部给她12岁的女儿一部怀旧电影,也是一部属于电影人的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