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收藏翡翠作品800多件, 全国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馆, 藏品主要为清宫遗存,其中帝后玺册20余件, 首饰类作品400多件,其他器物300多件。 清代翡翠盆景 故宫翡翠藏品多源自清朝, 雍正时期翡翠器件极少, 乾隆时期器件渐增, 晚清慈禧掌权时期的翡翠藏品器物最多。 清乾隆 鎏金铜嵌翡翠八方盒 从清宫翡翠器翠的质地等级看,大部分均为老坑种翠料,而通身满绿的“纯翠”甚少,尤其水头足、玻璃地、艳绿欲滴的高翠更是难得一见,只有从小件的佩饰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点状的翠较多,还有一批无绿的白地翠。 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称翠为“翠玉”,偶称翡翠。 清乾隆御制翡翠鼻烟壶 翡翠在清宫中作为一种新的玉料多用作生活用品,当然其中有的也涉及到宫廷典章制度,如用作朝珠、翎管、宝玺等,但都未能进入大典和祭祀场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翡翠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为何翡翠高货甚少,“纯翠”也不多呢? 清代珠翠宝石头面 清代翡翠高货稀少的原因: 在当时,翡翠资源可谓相当丰富,极品的原石统统都还埋藏在地下,只是限于当时的开采工艺,没有大型的机械,单凭人力开采,种种条件的限制,以至于埋藏在深处的原石没有被发掘。 所以在场口发掘的时候没有大量开场,因此开出冰种少。 清光绪御制翡翠九狮盖炉 还有一个可能是,那时候大家对透明制品的认知只是“琉璃”,而琉璃又是奢华尊贵的东西,因此民间见过的人少,自然没有流行起来。 清晚期翡翠桃形洗 所以这些在现在看来材质不佳,价值不高的翡翠工艺品,在当时确实称得上绝世珍宝,而且在那个没有电,没有便利的锋利磨具的年代,工匠们用智慧和工艺,雕出了精美的作品。每一件都凝结了古人的匠心。 乾隆皇帝碧玺翡翠如意 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对翡翠的标准,好色是一样的,但是不一定拿“透明”的标准来衡量,所以你看看他们的翡翠,都是糯的比较多。包括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颗白菜等等。 现代人追求冰种,甚至高冰。 一是漂亮,这个没话说的; 二是像果冻一样水水的、透透的,有种吹弹可破的错觉。这种感觉是现代人的共鸣,犹如肤如凝脂的美人,受到大家喜爱。 更多故宫翡翠臻品欣赏: 翡翠圆雕龙龟驮瓶 翠十八子手串 翠十八子手串 清翡翠带钩 金镶珠翠软手镯 清代翡翠带钩(两件) 清乾隆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 一露甘甜 虽然故宫质地好的翡翠较少, 但是这些翡翠仍以它们巧夺天工的工艺 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 END - 收藏、品鉴珠宝玉石 找她就对了
|
|
来自: 木头ggp80jve02 >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