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析说】城市教育信息化2.0大戏该如何编导?(满满的干货)

 随风0317 2018-04-26

       进入新时代,教育部吹响了教育信息化2.0的号角,各地必将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同时,理论大咖们的各种解读、各种鸡汤便也会应运而生。但是,作为,具体的建设者,我们更需要的是拿来可用的干货。

本文作者系宁波智慧教育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心的副主任,经过五年的实践,每条经验和教训,都是亲自淌出来的哦!

初入

曦说君在1.0时代进入这个行业,经历了从一般意义的教育信息化到智慧教育的跨越,并有幸参与了宁波市智慧教育的设计、建设与推进的全过程。近5年的工作,碰到的甜酸苦辣,不是短短的文字可以概括,但确确实实给我留下了人生中非常值得回忆的、颇有价值的一段经历。

反思 

在与兄弟省市同行的交流中,我发现有很多地方仍然在重复着我们的一些做法,有些是必须的,也有些明显是不需要的。我常常在想,若再回首,让我处在当下,重新设计一次,我会如何来做,可以让我们的城市能够少花钱,多办事?有没有可能通过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实现直道超车,直接进入2.0时代?

本文的适用范围是:“地级城市”的教育信息化设计,不是省也不是区县。城市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既要受制于省级统一部署,也要兼顾下属的区县,更要左顾右盼瞄着平行的地市。所以,既要有全局观,也需要鲜明的个性化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013年曦说君进入教育信息化领域时,宁波已经启动智慧教育项目,但当时面临的是“理念认识乱,整合困难;项目需求散,无从下手;重复建设多,效益低下;互融互通少,信息孤岛;应用推广难,成效不明。”等众多问题。翻开当年的笔记本,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整体设计”“搭建平台”“资源为王”“机制创新”“应用融合”等。   

现在,如果让我再做一次,我会舍弃哪些?留下哪些?增加哪些?


01

首先,被抛弃的是“搭平台”

     建平台,技术含量高,涉及因素多,投入资金大。虽然国家、省都建有教育资源平台,且各地可以拿来就用。但是,很多地方,还是喜欢自己投钱重新建设。美其名曰,地方特色。其实是不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的错误决策。

       当初,宁波在做顶层设计时,省级平台尚未完全成型,而且,因为要做一个“教育资源的网络商城——甬上云淘”,没有现成的东西可用。所以,就把平台也作为了建设项目。虽然,宁波平台的建设方跟省平台的建设方是同一家企业,但是,事后发现,要打通省市平台,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也是难于上青天(理由请各位读者猜)!而如果没有打通,便又是一个信息孤岛,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如果今天让我进入教育信息化,我们一定是使用国家平台和省平台最好的一个城市。我会把建设平台的资金,用于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激励。同理,如果省市平台已经建成,区县就不需要去浪费这笔经费和精力了。

02

其次,要抛弃的是“建资源”

      商城开张,无货不行,故而提出了“资源为王”的口号。但不久我便发现,这件事是错的。

        打开网络,你会看到,现如今的教育资源,不是太少,而是多如牛毛。且不说,国家、省教育部门提供的无偿使用的资源;众多提前进入教育行业的“教育IT企业”,也有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供选用;更有国内外名校,也会有大量教学优质资源,弥补我们的不足,而国家、省教育部门提供的无偿使用的资源,基本做到了教学过程的全覆盖。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不是资源不够,而是如何用好用活。在使用的过程中,让教师不断产生新的生成型资源,相信,不久便可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系列化的教学资源。

如果急需优质的、系列化的资源,可以考虑跟相关的企业开展合作,利用企业的技术和体制优势和学校的教学专家优势,让教学专家与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资源开发团队,做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质资源。然后,再引导广大教师用好用活。

03

第三,要抛弃的是“玩概念”

教育信息化不能没有专家引领,但我们需要的是接地气的,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和技术。但是,现在的概念实在太多。什么智慧教室、精准教育、翻转课堂、高效课堂……说穿了,都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科学管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的教育已经不需要引进太多的概念了,就像国家全面禁止洋垃圾一样,也需要好好理一理,哪些东西才是真正需要的,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

那么,抛弃这些因素之后,我们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


回到我们的正题,如果让我重新再设计一次,我又该关注哪些关键词了呢?

规划引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规划,非常重要。虽然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但是从产生、到学习推广、到应用落地,还是有一段时间的。所以,我们大致可以预判三五年之后的教育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态势,这也是做好规划的前提。有了好的规划,便有了持续的硬件设施保证、有条不紊的项目建设节奏、充足的建设经费保障。

资源(广义)整合

这里的资源,是一个广义的资源概念,包括教学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和政策资源。要尽可能把各种有用的资源,整合到教育信息化事业中来。而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建设者们,不断地把建设成果及时与各类使用者共享。只要在使用中尝到甜头,技术的力量将势不可挡。

机制创新

机制体制的创新 ,是确保教育信息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保障。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既充满挑战性,也是最难突破的。但事至今日,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手段,已经越来越难适应教育的实际,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吻合。所以,应该将此项研究作为事业发展的保障条件来对待。

用户(师生、行政、 市民)激励

看看周围成功的IT企业,无不以良好用户体验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也一定要重视用户体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对于教育来说,其用户不外乎学校师生、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市民学习者。要使建设的项目看到成果,用户的意见最为重要。用户用得舒服有效了,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产品,也会像“微信”一样让人爱不释手。

因此,在做规划时,一定要有一块是关于改善用户体验,用户激励的内容。

综上所述,要做好新时代城市的教育信息化的设计与建设,最重要的不是建平台,建资源(教学资源),更不能玩概念,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好规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广义),激励用户。这样,也许你就能够用最少的钱,办成最大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