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胃溃疡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10-22
  胃溃疡属于老胃病范畴,是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常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常伴有烧心、吐酸水、嗳气、食欲丧失、体重减轻、贫血、偶尔呕吐等。
  导致胃溃疡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因为饮食时间不正常、饮食不规律和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等精神压抑中导致的溃疡性疾病。无自我感觉症状的胃炎胃溃疡病人,发作时往往更急骤更危险,治疗起来也更困难,所以这类患者应当及时检查治疗。
  博粹堂根据多年来临床胃溃疡的不同病症表现,归纳出胃溃疡的五种临床常见症型,并分别对症施治,取得了显着治疗效果。
  1、血瘀阻络证
  症状: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甚者呕血、便血。舌紫黯,有瘀斑、瘀点,脉涩。
  证候分析:气滞而致血瘀,胃痛有定处而拒按,如刺如割;舌紫黯,有瘀斑瘀点,脉涩均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之征。
  治疗原则:活血通络、理气止痛
  2、肝胃郁热证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食入即痛,泛酸嘈杂,口干口音,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胃失和降,可见胃脘灼痛,泛酸嘈杂;肝胆火旺,可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原则: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3、肝胃气滞证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院痛连胁,嗳气则舒,情志不舒时加重,泛吐酸水,胸闷喜太息,食少。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胃脘胀满作痛;气病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疼痛攻撑连胁,暧气则舒;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可见胸闷喜太息,泛吐酸水,食少;弦脉主肝病、主痛。
  治疗原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胃阴不足证
  症状:胃痛隐隐,饥饿时加重,口燥咽干,渴不欲饮,五心烦热,似饥而不欲食,或纳呆,时作干呕,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有裂纹,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证候分析:郁热伤阴,胃络失养,可见胃痛隐隐;阴虚内热津亏,可见口燥咽干,渴不欲饮,五心烦热;胃失和降,可见似饥而不欲食,或纳呆,时作干呕;大肠液耗,可见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胃痛之象。
  治疗原则:养阴和胃、生津润燥
  5、脾胃虚寒证
  症状: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纳食减少,呕吐清涎,大便稀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或迟。
  证候分析:脾胃虚寒,脉络失于温养,可见胃痛隐隐;虚则喜按,寒则喜暖;脾失健运,水饮停胃,可见纳食减少,呕吐清涎,大便稀薄;脾主肌肉四肢,脾阳不振故见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或者迟,为脾阳不振,脾胃虚寒之象。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