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晁老师读论语:君子谋道也要谋食

 恶猪王520 2018-04-27

晁若愚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我曾因为自己的教育理想,不在乎薪酬工资的多寡,探索所谓的新教育、现代私学,跑了很多地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失望而归,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深圳。没有赚到钱,反而花了父母不少钱,想起来就懊恼惭愧。

我回到母校深圳大学,遇到徐晋如老师,便说起自己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徐老师很快就明白了。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我知道他的意思。但因为读书谋道、追寻理想,却混到啃老借钱,还是有些郁闷的。徐老师似乎刚大学毕业时,在社会上也混得不好,他自己便说“备受屈辱”。后来读了博士,来大学教书,境况好多了。我现在无意考研了,于是在江湖上就继续混下去。

对于孔子的这句话,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今天,我和一位大学师弟在网上交流:

我:如果君子快要饿死了怎么办?

师弟:先活下去。

我:那还是要谋食。

师弟:那就先不要做君子。

 

在论语里,孔子把君子和小人进行过多次比较讨论。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那么小人呢,估计就是谋食不谋道了。两者恰好相反。君子志向远大、品德高尚、喜欢读书学习;小人则不然,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君子想的是怎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人想的怎么吃喝玩乐炫耀赚大钱。可见古之小人指的是平庸之辈、普通百姓,而现在这个词语的含义缩小,专门指的是品德败坏的人。

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君子只考虑读书求学追求理想不考虑吃饭问题。接着孔子说,耕种,也有饥荒的时候;而学习,会使你得到俸禄。所以啊,君子担忧的是有没有得道,而不担忧是否贫困。

这段话大致是激励学生好好读书求学的,不要过多考虑工作就业的问题。

孔子说这些话应该是有背景的有情景的。

我们不难想象,因为在论语里,类似的情景不少。比如孔子和弟子困于陈蔡的时候,一些学生就开始动摇了,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孔子听了不高兴了,把这几个学生叫过来训斥了一顿:谁穷了?道穷了,才是真正的穷,现在道就在我这里,何穷之有?

现实主义者可能会以此嘲笑孔子:看看,这不是玩弄文字游戏、自欺欺人吗?都穷的没饭吃、快要饿死了,还满口道啊道。

庸俗的现实主义者理解不了理想主义者的孔子。孔子不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混得好,当卫国国君问他带兵打仗的事情时,他说自己不懂,只懂祭祀礼仪的事情。不是孔子真不懂,而是不愿做罢了。这就是理想主义者,他有宏大的理想,不认同这个俗世的一些做法。

当别人问我的工资收入时,我便照实说了。有些人内心怎么看我,我知道。我不是没有机会获得高工资,只是不想那么做。也许这就是读书人、谋道者的宿命,在这个庸俗不堪、小人当道的社会。

结果,孔子周游列国、终不见用,真的快要饿死了。庸俗的现实主义者可能会说:看看这个傻子,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却辞职了。而孔子却弹琴自勉。

君子者,追求的是道,如果一上来就奔着食、奔着找工作赚钱去,那不是君子,是小人。以此观之,现在的君子何其少也,小人何其多也。君不见世人上大学大都不过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若有人说自己是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倒很稀罕了。

君子当然要谋道,但不谋食,有可能会饿死。虽然孔子为了使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举例说,你看看,种地的也有饥荒的时候,而你求学的,学而优则仕,将来考上公务员做了官会有俸禄的。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也不一定啊。看看孔子自己后来快要饿死的事情就知道了。当然,孔老师为了多招几个学生或者说为了使得现有学生不流失,这样说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孔老师把谋道和谋食对立起来,我就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这两者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呢?为什么不能统一起来呢?后世读书人都耻于谈钱。后世的不读书人对于读书人谈钱就嗤之以鼻。也许根源就在这里。

尤其在现代社会,读书人不再学而优则仕了,所以啊,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谋道和谋食结合起来。

有理想的谋道者,难免在庸俗功利的社会混得不好、遭小人白眼,但没关系,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圣贤名人生前穷困潦倒,死后才被后人发现。而那些显赫一时却最终没有留下姓名或者留下骂名的平庸之辈,又算得了什么!连孔夫子都困于陈蔡,何况我辈乎!能不发愤读书,弹琴自勉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