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费公路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8-04-27

路桥费是当前中国企业物流“行政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中的“行政成本”过高,不仅增加了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成本,还间接抬升产品价格,加之公路收费站点过多,进而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收费公路体制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收费公路改革迫在眉睫。

物流“行政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汉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已降至14.6%,但仍比美国高出近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印度、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从物流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来看,中国约为30%~4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15%~25%,发达国家为10%~15%,这反映了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

周汉民表示,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公路成本高,特别是路桥费,平均占公路干线货运企业运输成本的30%左右;二是管理成本高,目前中国物流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12.6%,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三是效率低下,目前中国货运空载率在40%左右。

事实上,近年来,收费公路政策在加快推进公路建设的同时,也促成了国务院统一指导并会同有关部门不断调整完善收费公路政策,指导各地降低通行费的收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近日在“晒”出2017年物流降成本账单时指出,2017年取消了西部四省区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鼓励高速公路实行差异化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总计为企业减少了496.6亿元的物流成本。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学忠告诉国际商报记者,降低物流成本中的“行政成本”,不仅能够减轻物流企业的负担、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产品价格,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减少车辆的拥挤度,使车辆运行更加畅通。

日前,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问题进行回应时表示,今年将加快研究制定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以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修订,统筹考虑降低通行费标准。

收费公路体制改革需循序渐进

近年来,收费公路改革屡成社会关注热点。《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收费公路里程为17.1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469.63万公里的3.6%,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当年总收入为4548.5亿元。

吴春耕表示,收费公路政策是促进我国公路交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1984年国务院出台以“贷款修路”为核心内容的收费公路政策,该政策打破了过去单纯由政府财政投资的体制束缚,成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一个重要政策组成部分,极大地加快了中国公路建设的步伐。

崔学忠认为,收费公路改革推进较为缓慢主要是面临几大障碍:一是前期投资巨大,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收费公路累计建设投资总额为75857.5亿元,债务压力较大;二是年收支不平衡,2016年度,全国收费公路支出总额为8691.7亿元,支出主要包括债务本息、养护支出、运营管理支出、税费支出等。“就这两组数据而言,部分收费公路的改革迟迟未动,确实有其客观因素,目前也不宜‘一刀切’。未来,降低物流成本和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并举,这是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崔学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