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和静愚 2018-04-27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现代西方国家需求管理政策的创始人。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物。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企业能开工,产品有销路,这就要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

凯恩斯根本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生产或者说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理论,认为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存在一个消费支出跟不上收入增加的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问题。

这样,随着产出和收入的增长,总供给和总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就会不断增大。这个差额必须由投资需求来弥补,否则有效需求不足就会使社会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用投资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时,增加一笔投资还能造成几倍于这笔投资的收入量的乘数效应。

在社会经济萧条时,如果私人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以使经济充分就业,就需要政府直接增加支出和公共投资。这种支出和投资也有乘数效应,因此,即使出现赤字,也有必要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克服萧条。

这种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私人企业的投资需求很不稳定。由于人们对经济未来前景的预期很容易波动,在人们对经济未来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时,尤其需要政府用直接增加支出和公共投资的政策来帮助私人企业恢复和提高投资信心。

在利息和货币理论方面,凯恩斯也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利率不是如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由储蓄(资本供给)与投资(资本需求)的对比关系决定,而是由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的对比关系决定。

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而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货币供给则由中央银行决定。在货币供给量一定时,对货币的需求越多,利率就越高,这会阻碍投资,影响就业。

为此国家货币当局应当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增加就业。但是这种政策的作用有限,因此在调节经济方面还是要以财政政策为主。

凯恩斯的这套理论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在经济理论上,用有效需求理论否定了萨伊定律,否定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一定会导致充分就业均衡的传统理论;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经济学个体分析的以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体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学;

在政策主张上,主张国家应当积极干预经济,用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加以管理,因此成为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创者。

注:本案例源自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该书为2018年最新修订版本。

END

对经济学感兴趣的盆友

下载人大经济学app

海量视频资源等着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