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百年风雨洗礼,满洲里已经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口岸名城。满洲里国门,位于满市西部中俄边境处我方一侧的乳白色建筑。国门庄严肃穆,在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 经过百年的磨砺,这已是第五代国门了,它于2008年2月开工建设,并与当年的6月18日落成投入使用。国门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总建筑面积5905.51平方米, 比第四代国门大出3倍,并有2条宽轨和1条准轨从国门下穿过与俄罗斯铁路接轨,同时充分考虑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预留了多条复线位置。第五代国门也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 国门卫士,41号界碑。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的一条红色通道。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 国门边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中苏门,迎来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满洲里第五代国门目前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也是国家4A级景区。 国门对面不远处是俄罗斯的国门,国门上'РОССИЯ'六个硕大的字母,引人注目。 登上国门,俄境内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 俄罗斯境内的草原和公路。 满载着中国的日用品和电子产品的列车正通过铁路源源的驶入俄罗斯境内。 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 满洲里车站已是重要的对外经贸集散地。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