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天津味:“口”字地名

 网罗天津卫 2018-04-28

  

  天津各区县都有“口”字地名,如西青区“稍直口”、津南区“北闸口”、武清区“崔黄口”、宝坻区“林亭口”等。

  西青区“稍直口”有大小之分。“小稍直口”在杨柳青镇东10公里,位于南运河南岸。相传元朝末年元人在此设一渡口,村民贬称为骚子口。明初建村时,谐音为稍直口,后因与大稍直口相对,改今名。由小稍直口往西四公里就是“大稍直口”了。

  “大芦北口”位于津港运河东岸,明初建村,因村落四周芦苇丛生环抱,仅村北有一个出入口,初名“芦塘口”,后因村落扩大,遂改今名。“凌口”在丰产河北岸,明洪武年间凌姓来到河口处开荒定居,渐成村落,初名“凌家口”,后简称今名。

  津南区“北闸口”位于咸水沽东南5公里,月牙河两岸。因位于月牙河下游肥兴闸以北,故名。“白塘口”位于津南区洪泥河与双排白河交汇处西南侧,所谓“白塘”就是一篇白茫茫的大水塘,因此处设有官渡口,故名“白塘口”。“双口”在北辰区西北部,原处三角淀东南部。相传明永乐年间吴、刘两姓在此搭铺捕鱼,后建成村落,始称双家铺。此处为叶淀和朱家淀相通之口,故更名为双口。

  北仓镇西北3公里处有“桃口”,位于北运河西岸,明永乐年间有人来此定居,在河畔广植桃树,当时因北运河常在此处决口,故名桃花口,后简称“桃口”。

  静海县王口镇,位于子牙河西岸,清初王姓在子牙河设渡口,名王家口,后简称为“王口”。另有“东贾口”、“元蒙口”位于黑龙港河东岸。武清区崔黄口,传说元代崔、黄二姓迁此建村,因临近青龙湾河决口处,故名。王庆坨镇有大范口和小范口,传说辽代时范姓在此建村,地处原三角淀西北入口处,形如瓮口,故名“范瓮口”。后因部分居民迁出另居成村称“小范口”,故改称今名。

  宝坻区林亭口位于箭杆河中下游南岸,建于明朝永乐迁都北京时期,一批汉人随迁至此,在一片松林附近安家,临近河边,以捕鱼为生,渐成集镇。传说松林旁边有一个小亭子,故名“林亭口”。宝坻还有曹家口、孙家口、艾家口、高家口、西河口、黑狼口、西老鸦口等“口”字地名。这些村庄无不坐落在河岸河口之处,如:曹家口位于蓟运河右拐弯处,孙家口位于蓟运河西岸,艾家口位于东冯庄排干渠北侧,高家口位于百里河下梢和蓟潮引渠汇合处,西河口位于潮白新河东岸,黑狼口处在潮白新河东岸、导流河西岸,西老鸦口位于青龙河东北岸。(谭汝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