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阅读专题

 老刘tdrhg 2018-04-28

湖南省2018届高三4月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段颎字纪明,武威姑臧人也。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初举孝廉,为宪陵园丞、阳陵令,所在有能政。迁辽东属国都尉。时鲜卑犯塞,颎即率所领驰赴之。既而恐贼惊去,乃使驿骑诈赍玺书诏颎,颎于道伪退,潜于还路设伏。虏以为信然,乃入追颎。颎因大纵兵,悉斩获之。坐诈玺书伏重刑,以有功论司寇。刑竟,征拜议郎。羌与烧何大帅寇张掖,攻没钜鹿坞,杀属国吏民,又招同种千余落,并兵晨奔颊军。颎下马大战,至日中,刀折矢尽,虏亦引退。颎追之,且斗且行,昼夜相攻,割肉食雪,四十余日,遂至河首积石山,出塞二千余里,斩烧何大帅,首虏五千余人。颊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虏兵盛,颎众恐。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激怒兵将日:“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颊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时,窦太后临朝,下诏日:“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曾未浃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功用显著,朕甚嘉之。须东羌尽定,当并录功勤。今且赐颎钱二十万,以家一人为郎中。”敕中藏府调金钱彩物,增助军费。颎行军仁爱,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手为裹创。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与将士同苦,故皆乐为死战。党中常侍王甫。时司隶校尉阳球奏诛王甫,并及颊,就狱中诘责之,遂饮鸩死。

                                         (摘自《后汉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B.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C.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D.先零东羌历载/为患颎前陈状/欲必扫灭/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

    吏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

    能正直”的意思。

  B.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皇帝的诏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

    竹简木牍,用泥封固。

  C.张掖,西汉时“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置张掖郡,古称“甘州”,素有“桑麻之地、鱼

    米之乡”的美称。

  D.中常侍是仅有虚衔的加官。西汉前期只有常侍之名,或称常侍郎,获此号者多

    为皇帝宠幸之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颎才华出众,善于治理。他从年轻时便坚定了志向,后被推举为孝廉,在担任宪

    陵园丞、阳陵令等职务的时候,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B.段颎善于迷惑敌人,奇兵取胜。他担任辽东属国都尉时,用诈称送玺书退兵的方

    式,迷惑了鲜卑敌人,把入侵的鲜卑人全部斩杀俘获。

  C.段颎作战毅力非凡,不怕吃苦。羌族与烧何大帅侵犯张掖时,他连续追赶四十多

    天,割肉食雪,一直追到河首积石山,最终大获全胜。

  D.段颎懂得体恤士兵,深受爱戴。他以仁爱为本,士卒有疾病,总是亲自慰问,亲手

    为士卒裹伤,与将士同甘共苦,军士都愿为他死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颎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5分)

  (2)因大呼,众皆应声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5分)

10.C

11.B

12.A

13.(1)段颎带领士兵一万多人,带着十五天的干粮,从彭阳直趋高平,和先零各族人在逢义山交战。(关键词:将、赍、“战于逢义山”句式。每个关键词及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于是大呼喊叫,军士都应声跳跃上阵,段颎驰马在旁,突然袭击,使羌军大败。(关键词:因、傍、大溃。每个关键词1分,句意2分)

永州三模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般字伯兴,宣帝之玄孙也。般数岁而孤,独与母居。王莽败,天下乱,太夫人闻更始即位,乃将般俱奔长安。会更始败,复与般转侧兵革中,西行上陇,遂流至武威。般虽尚少,而笃志修行,讲诵不怠。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数以晓般,般犹不改其业。建武八年,隗嚣败,河西始通,般即将家属东至洛阳,修经学于师门。明年,光武下诏,封般为菑丘侯,奉孝王祀,使就国。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侯。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乃赐般绶,钱百万,缯二百匹。永平元年,以国属沛,徙封居巢侯,复随诸侯就国。数年,杨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元怨恶,宜蒙旌显。显宗嘉之。十年,征般行执金吾事,从至南阳,还为朝侯。明年,兼屯骑校尉。每行幸郡国,般常将长水胡骑从。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而吏下检结,多失其实,百姓患之。般上言:“郡国以官禁二业,至有田者不得渔捕。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夫渔猎之利,为田除害,有助谷食,无关二业也。又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故诏敕区种,增进顷亩,以为民也。而吏举度田,欲令多前,至于不种之处,亦通为租。可申敕刺史、二千石,务令实核,其有增加,皆使与夺田同罪。”帝悉从之。肃宗即位,以为长乐少府。建初二年,迁宗正。般在位数言政事。其收恤九族,行义尤著,时人称之。年六十,建初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刘般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B.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C.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D.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束脩,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文中指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表示敬意奉赠的礼物。

B.郡国,一般的郡和诸侯王的封国统称为郡国。郡直属朝廷,国是诸侯王的封地,都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下辖县级单位,所以“郡”“国”并称。

C.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后来,刺史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D.常平仓,是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谷贱时增其价而来之以利农,谷贵时减价而粜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般有志于学,常读不辍。他年少时就立志修养品行,讲诵不怠;河西与内陆沟通后,他将家属东迁到洛阳,又拜师修经学。

B.刘般德才兼备,受人好评。建武十九年,皇帝在沛诏问郡中诸侯,太守推荐刘般可为诸侯师表;扬州刺史观恂认为他什么话都敢说,行为不受人怨恶。

C.刘般心怀百姓,体恤民情。皇帝想设常平仓,刘般据理反对;朝廷禁民二业,他认为打鱼捕猎不妨害农事,有助谷食。

D.刘般据实言事,深受信任。郡国发生牛瘟,实行分区耕种,官吏检查结果多与实际不符,他认为务必要让刺史、二千石去核实,皇帝都采纳了他的进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分,不宜苦精若此。

(2)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

10.C 

11.A (“束脩”在文中是“约束修养”之意)

12.B(观恂推荐刘般并非“建武十九年”;“口无择言”意为“不说无选择的话”。)

13.(1)他母亲和诸舅父,认为寄身在边远地区,死生尚难预料,不应如此苦读精思。(“绝域”“分”各1分,“苦精如此”句式1分,大意2分)

(2)现在沿江湖的郡多半少种桑养蚕,百姓借打鱼捕猎来补助口粮,再说冬春闲月,

并不妨害农事。(“滨”“率”“资”“口实”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刘般字伯兴,宣帝的玄孙。刘般数岁就死了父亲,独与母亲住在一起。王莽失败,天下大乱,太夫人听说更始帝即位,于是和刘般一同到了长安。碰上更始失败了,又与刘般转侧在兵革之中,西行到了陇,就流落到武威。刘般虽然年少,可是立志修养品行,讲诵书不怠。他母亲和诸舅父,认为寄身在边远地区,死生尚难预料,不应如此苦读精思,几次对刘般说教,刘般仍然不改其业。建武八年,隗嚣败了,河西才与内陆沟通,刘般便将家属东迁到洛阳,修经学于老师门下。第二年,光武帝下诏书,封刘般为菑丘侯,奉祀孝王,派他到国都。后来因为国属楚王,改封秋侯。十九年,皇帝到了沛,诏问郡中诸侯的品德才能。太守推荐刘般,说他束修至行,能为诸侯师表。帝听了嘉奖他,于是赐给刘般绶带,钱百万,缯工百匹。永平元年,以国属沛,改封居巢侯。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刘般在国,口不说无选择的话,行为没有怨恶,应该得到表彰。显宗嘉奖了他。十年,召刘般执行执金吾事,从帝至南阳,回来做了朝侯。明年,兼屯骑校尉。每次圣驾出巡郡国,刘般常将长水胡骑从。皇帝曾经想设置常平仓,公卿们都认为很方便。刘般认为:“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部实际是侵害百姓,豪绅借故捣鬼,小百姓不能得到实惠,设置了不见得方便。”皇帝便停止了。这时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经营两种职业,即农民不得经商。又因郡国发生牛瘟,实行分区耕种,而官吏下去检查,多与实际不符,百姓很担心。刘般上言:“郡国因官禁二业,致使有田的人不得打鱼捕猎。现在沿江湖的郡多半少种桑养蚕,百姓借打鱼捕猎来补助口粮,再说各春闲月,并不妨害农事。渔猎之利,为田除害,有助谷食,与从事二门职业没有关系。又郡国因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所以诏书命令分区种植,增进顷亩,为的是老百姓。可是官吏举办度田,想令产量多于前年,至于不种的地方,也通为租。可命令刺史、二千石,务必核实,如有增加,都与夺田同罪。”皇帝全部听从了。肃宗即位后,用刘般作长乐少府。建初二年升为宗正。刘般在位时多次谈政事。他对收恤九族方面,行动尤为显著,时人十分称赞他。建初三年死去,年六十。

湘潭市、湘西州三模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汉儒,开州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疏陈减织造、裁冒滥诸事。且曰:“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不报。朝鲜再用兵,以郎中出理饷务。

寻迁山东佥事,进副使,历湖广左右布政使,所在有声。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楚宗五十余人,讦假王事获罪,囚十载,汉儒力言,王,假也,请释系者。又为满朝荐、卞孔时等乞宥。俱不报。忧归。

光宗立,召拜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改元,辽阳失,简精卒二千入卫,诏褒之。明年秋,以左侍郎协理戎政。未上,擢兵部尚书。时辽地尽亡,汉儒请逮治诸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立诛逃将蔡汝贤等,报可。毛文龙居海外,屡以虚言诳中朝,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为奏请。汉儒言文龙计画疏,虚声未可长恃;又请诛逃将管大籓、张思任、孟淑孔等,语甚切。帝命逮治思任等,而大籓卒置不问。诸镇援辽军多逃逸,有出塞投插部者。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帝亦嘉纳。

奄人王体乾、宋晋、魏忠贤等十二人有旧劳,命所荫锦衣官皆予世袭。汉儒据祖制力争,帝不从。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等合疏谏,给事中硃大典、周之纲,御史宋师襄、胡良机特疏继之,卒不纳。汉儒旋以母丧归。后忠贤大横,汉儒服阕,遂不召。追叙甘肃功,即家进太子太保,廕子锦衣百户。卒赠少保,谥肃敏。

(选自《明史·董汉儒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B.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C.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D.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科举制度工作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B.忧归,是因为董汉儒母亲去世而归家守孝。一般来说,守孝期满,朝廷会征召授官。

C.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官署名,六部之一,侍郎是仅次于尚书的官职。

D.奄人,又称宦官、太监,是古代皇宫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汉儒有担当精神,极言进谏。刚任推官就主动进谏,终因进谏,守孝期满竟不被起用,但朝廷还能记起其功劳。

B.董汉儒有坚韧之品,屡挫屡谏。就织造、冒滥事,就以金代租事,就释放遭囚禁者事,皆进谏无果而不改初衷。

C.董汉儒有忠诚之德,临危受命。辽阳失守,他入京护卫;辽地尽亡,他被擢拔为兵部侍郎,遏制兵将逃亡有功。

D.董汉儒有英武之气,不惧权贵。惩罚判将,他冷面无情;皇上要厚赏王体乾、魏忠贤等人,他依据祖制极力阻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

(2)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

 

10.(3分)

C(观察选项差异处,“右副都御史”是一个官职,不能拆开,排除AB;再观察“请岁输万金代租l不听”,“代租”应该是“岁输万金”的目的,所以不宜拆开,故又排除BD.答案选C。)

11.(3分)

B(“忧归”中的“优忧”,应该是指其父亲去世,因为最后一段还有“以母丧归”。)

12.(3分)

A(“刚任推官就主动进谏”错,原文说“授河南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疏陈……”,可见是当过推官,又任过户部主事之后才进谏的,并非“刚任推官就主动进谏。)

13.(10分)

(1)近年来,朝廷里只听说放纵饮酒、滥用刑罚、行贿纳贿(等事宜)。国事堪忧,若不阻止(此态),国力不久就会显现不足。

(译出大意给2分;“淫”“黩”“绌”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董汉儒请求捕获(他们)后立即诛杀,与逃逸士兵在同一队伍中并且能擒拿逃兵的人都(会)受到重赏;并且要按时发放军饷,(这样一来)逃兵自然会越来越少。(译出大意给2分;“相擒捕者”定语后置,“以时”状语后置,“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董汉儒是开州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官拜河南府推官,(后)调入京城担任户部主事。他上奏章陈说精简织造、裁减冒滥等事宜。并且说:“近年来,朝廷里只听说嗜酒、滥用刑罚、行贿纳贿(等事宜)。国事堪忧,若不阻止(此态),国力不久就会显现不足。”朝廷没有批复。朝廷(第二次)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他以郎中身份离开京城前去处理粮饷之务。

不久就任山东佥事,晋升为副使,先后担任湖广左右布政使,所到之处都有很好的政治声誉。(万历)四十年,又被升任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地方。皇帝要赏赐给福王庄田,要求湖广(拿出)四千四百余顷,汉儒认为(当地)没有办法拿出(这么多的)田地,请求每年偿付(福王)万金代替田租,皇上没有采纳。楚宗等五十余人,(因)攻讦假王事而获罪,被囚禁十年,汉儒极力进谏,(认为)王是假的,请求释放被囚禁者。又替满朝荐、卞孔时等请求宽宥。皇上都没有批复。(董汉儒因)父亲去世,暂辞官归家。

光宗皇帝即位后,征召被任命为工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地的)军务。天启皇帝改元后,辽阳失守,他挑选两千名精锐士兵进京护卫,皇上下诏褒奖了他。第二年秋天,他以左侍郎的身份协助处理军政要事。(他)还没有上任,就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当时辽地完全失守,董汉儒请求逮捕惩治刘世勋等二十九位投敌将领的家属,立即诛杀逃跑的将领蔡汝贤等人,上报皇上得到准许。毛文龙驻军海外,多次用谎言欺骗朝廷,登莱巡抚袁可立常常代他向朝廷呈报。董汉儒说文龙谋划疏漏,谎言不可长时间凭依;又请求诛杀逃跑将领管大藩、张思任、孟淑孔等人,言语十分激切。皇上命令逮捕惩治张思任等人,而管大藩却最终被搁置下来,没被问罪。支援辽军的士兵很多都逃逸了,有的出塞投靠插部。董汉儒请求捕获(他们)后立即诛杀,与逃逸士兵在同一队伍中并且能擒拿逃兵的人都(会)受到重赏;并且要按时发放军饷,(这样一来)逃兵自然会越来越少。皇上也赞赏并采纳了他的主张。

宦官王体乾、宋晋、魏忠贤等十二人有旧功,皇上准许他们所承袭的锦衣卫的官职都可以世袭。董汉儒根据祖制极力谏诤,皇上没有采纳他的谏言。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等人联名写奏章进谏,给事中朱大典、周之纲,御史宋师襄、胡良机(又)特意上奏章跟着进谏,皇上最终也没有采纳。董汉儒不久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守孝后来魏忠贤横行天下,汉儒守孝期满,最终没有再被朝廷征召。朝廷(只是)追叙他在甘肃的功劳,在家里被晋升为太子太保,使儿子在其荫庇下做了锦衣卫的百户长。(董汉儒)去世后被追赠少保,谥号是肃敏。

衡阳二模

(一)文言文间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宗,讳晟,世祖第四子,太祖母弟也。收国元年十月,命为谙班勃极烈。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辅五年,赐诏曰:“汝惟朕之母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凡军事违者,阅实其罪,从宜处之。其余事无大小,一依本朝旧制。”

  天辅七年八月戊申,太祖崩。国论勃极烈杲、宗干率宗亲百宫请正帝位,不许,固请,亦不许。宗干率诸弟以赭袍被体,置玺怀中。丙辰,即皇帝位。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

  十一月己卯,诏女直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其奴婢部曲,昔虽逃背,今能复归者,并听为民。

  三年七月壬申,禁内外官、宗室毋私役百姓。诏权势之家毋买贫民为奴。其胁买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

  八月癸卯,斡鲁以辽主至京师。甲辰,告于太祖庙。丙午,辽主延禧入见,降封海滨王。

  十二月庚辰,诏曰:“朕惟国家,四境虽远而兵革未息,田野虽广而畎亩未辟,百工略备而禄秩未均,方贡仅修而宾馆未赡。是皆出乎民力,苟不务本业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其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

  六年七月乙巳,宋主遣使奉表请和,以宋二庶人赴上京。八月丁丑,以宋二庶人素服见太祖庙,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

  十年四月庚午,以太祖孙亶为谙班勃极烈,皇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

  十三年正月己巳,上崩于明德宫,年六十一。庚午,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于柩前。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乙酉,葬和陵。

  赞曰:天辅草创,未遑礼乐之事。太宗以斜也、宗干知国政,以宗翰、宗望总戎事。既灭辽举宋,即议礼制度,治历明时,缵以武功,述以文事,经国规摹,至是始定。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瑽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

(节选自《金史·太宗本纪》)

注:收国:金太祖年号;班勃授烈;皇帝的继承人;国论勃极烈:国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璇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

B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瓚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

C.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璇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

D.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璇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戊申”,我国古代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用来纪年,但是不可以纪月、纪时。

B.“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这是皇帝年号的改变。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C.“昏德公”“重昏侯”,金人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虏后取的侮辱性封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宋史称之为“靖康之耻”“靖康之难”。

D.“赞曰”,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史评开始以“赞曰”的形式出现,它在纪、志、传的结尾都有一段评述性文字,并以“赞曰”开头,其作用与《史记》的“太史公曰”一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完颜晟本是太祖的同母胞弟,又是太祖的主要助手和皇位继承人,在太祖驾崩后经宗亲及百官的再三请求才继皇位。

B.太宗劝稼穑,轻徭役,以恢复农业生产。下令禁止百官宗室私役百姓,禁买贫民为奴。违者除了赔偿还要受杖刑。

C.太宗知人善任,灭辽降宋,逐步建立完善金朝的各种制度,奠定了金王朝的立国规模。

D.太宗晚年改变金朝兄终弟及旧制,以金太祖裔孙完颜亶任谙班勃极烈(储嗣),使太祖后世不失正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惟朕之母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

(2)诏女真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

10.D.在位十三年,宫室苑瑽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3分)

11.A.干支可以纪月、纪时。(3分)

12.B.“轻徭役”文中无据;“私役百姓”文中没有讲受到惩罚。(3分)

13.(1)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思想行为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任用你辅助我管理国家政事。(5分,“义”“是”“用”“贰”各1分,句意1分)

(2)太宗诏令女真人,先前有归附于辽国的现在又被掳获的女真人,全部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居住在原来的地方。(5分,得分点在“附”“虏获”“复之”及句意)

附:参考译文:

太宗,名叫晟,是金世祖的第四个儿子,他是太祖阿骨打的同母胞弟。收国元年(1115)十月,他被任命为谙班勃极烈。太祖出征攻伐,常让他留守。天辅五年(1121),太祖下诏书说“: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思想行为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任用你辅助我管理国家政事。凡军中有违法犯纪者,查阅核实他的罪证,按合适的办法处置他。其余的事无论大小,一律依照本朝旧制办理。”

天辅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太祖驾崩。国论勃极烈杲、宗干率领宗亲百官请求匡正帝位,太宗不答应,杲等人坚持请求,仍然不答应。宗干率领诸兄弟将赤褐色袍子披在他身上,把玉玺塞在他怀中。六日,太宗即皇帝位。改天辅七年(1123)为天会元年。

十一月三十日,太宗诏令女真人,先前有归附于辽国的现在又被掳获的女真人,全部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居住在原来的地方。他们的奴婢家仆,过去虽然逃跑背叛,但是现在又回来的,一并听凭他们为民。

三年七月三日,下达禁令,内外官员、宗室不准私自役使百姓。诏令有权势的人家不要买贫民作为奴隶。那些威胁买人的买一人赔偿十五人,欺骗买人的买一人赔偿二人,都要打一百杖。

八月四日,斡鲁把辽主送到京师。五日,皇上到太祖庙祭告先祖。七日,辽主延禧入朝见皇上,被降封海滨王。

十二月十九日,皇帝诏令说:“朕只有国家,四方边境虽然遥远而战争没有停息,田野虽然广阔而田地没有开辟,百工全齐备而俸禄等级还不平均。这些都要从民力中出,若不务本业而抑制游手好闲的人,想上下都丰足,难道能得到吗?命令各地行政长官,敦促勉励农工。”

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宋国君主遣使臣来奉表请求讲和,把宋国二位皇帝贬降为庶人押赴上京。八月十一日,让被贬成庶人的两位宋国帝王穿白色衣服到太祖庙拜谒。圣上封父亲为昏德公,儿子为重昏侯。

十年四月九日,任命太祖的孙子为谙班勃极烈,皇帝的儿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

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二十四日,太宗在明德宫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二十五日,谙班勃极烈、太祖阿骨打的嫡长孙在太宗灵柩前即皇帝位。熙宗皇帝尊谥先帝叫文烈皇帝,庙号太宗。十二日,将太宗安葬在和陵。

史官评价:“太祖”刚刚创立金朝,未暇顾及礼乐之事。太宗(即位后)以斜也、宗干主管国政,以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在灭辽降宋以后,就讨论礼仪制度,根据历法和时代进行改革,继承太祖武力,又以文化传述,金朝的治国格局,到这时奠定了。在位十三年,宫室苑囿,没有什么增加,晚年听取大臣的建议,传位熙宗,使太祖的后代没有失去正统,可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很难啊!

株洲二检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性介特,力学慕古,讲求经世务。

    成化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言:‚今天下有太平之形,无太平之实,因仍积习,废实徇名。曰振纲纪,而小人无畏忌;曰励风俗,而缙.绅.弃廉耻。饬官司,而污暴益甚;恤军民,而罢敝益极。减省有制,而兴作每疲于奔命;蠲免有诏,而征敛每困于追呼。赏竭府库之财,而有功者不劝;罚穷谳覆之案,而有罪者不惩。是则诚可忧也。愿陛下以古证今,兢兢业业,然后可长治久安,而载籍不为无用矣。帝不能从。

    时塞上有警,条上备边事宜,请养兵积粟,收复东胜、河套故疆。又言: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语皆切时弊。秩满,进侍讲,直经.筵.。遭两丧,服除,以亲不逮养,遂不起。

    弘治初,言者交荐,以原官召修《宪宗实录》。三年擢南京国子祭酒。明年谢病去。家居将十年,荐者益众。会国子缺祭酒,部议起之。帝素重铎,擢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屡辞,不许。时章懋为南祭酒,两人皆人师,诸生交相庆。居五年,引疾归。

    铎经术湛深,为文章有体要。两为国子师,严课程,杜请谒,增号舍,修堂室,扩庙门。置公廨三十余居其属;诸生贫者周恤之,死者请官定制为之殓。家居好周恤族党,自奉则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节选自《明史·谢铎传》)

    注:公廨,旧时官员办公的场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

    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B.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C.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D.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债帅/败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克侵军饷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吉士,亦称庶常,是明、清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进士当中选择有潜质的人

    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B.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

    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明代属于特权阶层。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

    或他官充任或兼任。明代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制度化。

    D.诸生,汉时指儒生,明清时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不包括在太

    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今诸生学于太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铎淡泊做官。他因为亲不及养,在服丧结束后不去就职;曾称病辞去南京国子祭

    酒;后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推辞不掉才勉强答应。

    B.谢铎敢于直言进谏。他借助校勘《通鉴纲目》的机会,提醒皇帝当今天下太平只是

    有名无实,要以古鉴今,兢兢业业,不要废实徇名。

    C.谢铎关心边境安危。他条陈上疏边防措施,建议朝廷养兵积粟,收复疆土;同时指

    出戍边将帅营私是导致三军怨愤的原因,切中时弊。

    D.谢铎自律有仁德之心。他生性孤高,不随流俗;作为国子师,他杜绝私人请托,生

    活简朴布衣蔬食,却喜欢体恤周济聚居的同族亲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饬官司,而污暴益甚;恤军民,而罢敝益极。(5分)

    (2)置公廨三十余居其属;诸生贫者周恤之,死者请官定制为之殓。(5分)

 

10、B(边将“无异债帅”,表示两类人的比较;“败则……捷则……”“克侵军饷/办纳月钱”句式整齐对称。债帅:唐大历以后,政治腐败,凡命一帅,必广输重赂。禁军将校欲为帅者,若家财不足,则向富户借贷;升官之后,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偿还,因被称为债帅。)   
11.D(“不包括”错误。)

12、D(“生活简朴……同族亲属”不是在“为国子师”期间,而是在“家居”即辞去官职在家里闲住时。)

13、(1)整饬官吏(或官署、吏治),可是贪污暴虐更加厉害;抚恤军民,可是疲劳困敝更加严重。(“饬、污暴、罢敝”每个1分,句意2分)

(2)安排三十多间办公用房让他的下属使用;贫困的生员就周济体恤他们,生员死了的就请示官府确定仪制给他们殓葬。(“置、请官定制、殓”,每个1分,句意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末年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编修,参与修纂《英宗实录》。性格孤高,不随流俗,致力学习钦慕古人,追求经国济世的本领。

成化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疏给皇帝说:“如今天下有太平的表象,却没有太平的实质,沿袭旧的习惯,废除实际只追求名声。说是整顿纲纪,可是小人却没有畏惧忌惮;说是勉励风俗,可是官员们却抛弃廉耻。整饬官吏,可是贪污暴虐更加厉害;抚恤军民,可是疲劳困敝更加严重。减少有制度(规定),而兴建总是疲于奔命;有诏令免除,而征收常常被吏胥上门催租逼服徭役困住。赏赐用尽府库的财物,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激励;惩罚穷尽所有审判的案件,有罪的人却得不到惩罚。这确实是令人担忧的。希望陛下以古鉴今,整天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这样以后就可以长治久安,历史就不会没有用了。”皇帝没有听从。

当时边境有警报,谢铎上疏分条陈述边防事宜,请求朝廷养兵积粮,收复东胜、河套旧疆。还说:“现在的边防将领,与晚唐债帅没有区别。失败了那么士卒就会遭殃,胜利了权贵豪强就得到赏赐。而且克扣军饷,收缴月钱,军队正怨愤填膺,谁愿意做为国效力的人呢?”这些话都切中时弊。任期满,进升为侍讲,担任经筵讲官。遇到两丧,服丧期满,因为亲得不到奉养,于是不出任官职。

弘治初年,言官交相推荐,以原职召回修纂《宪宗实录》。三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第二年因病辞官离开。闲赋在家将近十年,推荐他的人更多。正逢国子监缺祭酒,朝廷各部内决定重新任用他。皇帝向来看重谢铎,就提拔他为礼部右侍郎,管理祭酒事务。他屡次拒绝,没有得到允许。当时章懋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两人都是老师,学生们相互庆贺。过了五年,托病辞官回家。

谢铎经学精通,写文章符合体制规范。两次担任国子师,严格课程,杜绝私人请托,增加学舍,修建堂室,扩建庙门。安排办公场所三十多间房让他的下属使用;贫困的生员就周济体恤他们,生员死了就请示官府确定仪制给他们殓葬。闲赋在家时喜欢周济体恤聚居的同族亲属,待自己却是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去世。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谧号文肃。

湖南师大附中4月模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C.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D.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且分为三甲:一甲一人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

C.“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即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正直耿介。他反对刘瑾滥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向皇帝上奏章请求营救,触怒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在宁王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时,他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三十五天就平定宁王叛乱。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相似。

C.王守仁性格温厚,待人友善。张忠、许泰两人故意放纵京兵冒犯他,他待京兵更加友善宽厚。他虽是个文士,被迫射箭,三次射中靶心,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

D.王守仁聪敏好学,苦思潜修。他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创立“阳明学”,弟子遍布天下。

13.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译文:

(2)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译文:

10.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11.A(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三若干名,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12.C(“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表述与原文不符,是令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13.(1)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贼”“破”“逆”“蔑”各1分,句意1分)

(2)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冇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异敏”“谪”“穷荒”“绎”错一处扣1分,句意2分)

 

岳阳一检

书剑侠事

(清)王士祯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摄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鵷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床榻甚设;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趺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B.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C.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D.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侄,又称堂侄。是指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自己的堂兄弟的儿子,晋代称为同堂侄,后代简称为堂侄。

B. 康熙戊辰,是纪年方法,我国古代纪年方法可分为帝王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此处“康熙”为皇帝年号,“戊辰”为干支纪年,“戊”为地支,“辰”天干。

C. 廨,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使用于汉代,常称郡廨、公廨。文中是指尼庵中住宿用的房屋,并非官府中官吏的办公场所。

D. 趺坐,指佛像的坐姿。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极简省的文笔,塑造了性格豪爽、行侠仗义、武功高强的女剑侠形象。

B. 小说开篇“神采四射”的宫妆女子“不知何许人”“去处去”倏忽而逝与后文“庵已空无人”前后呼应,凸显出剑侠的神秘。

C. 著红帩头的男子横行市里,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县役某一行人。尽管防范严密,但县役某一行还是被劫走官银。

D. 新城县役押送官银经过济南,因市集不安宁,客栈主人拒绝了他们的投宿,最后他们只好到离客栈西大约一里的地方投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2)尼高髻盛妆,衣锦绮,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

【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差役们彼此告诫不能睡觉,点着灯烛,手拿弓箭、刀,等天亮。

(2)那个尼姑挽着髙髻,化着浓妆,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脚着丝袜,年龄十八九的样子,是一个美貌的女子。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可三十余”说的是年龄,和后面断开;“高髻如宫妆”说的是“发髻”,“髻上加毡笠”是所戴,中间断开;“结束为急装”是“装束”,“腰剑”是“佩戴”,中间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戊”为天干,“辰”地支。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不是经过济南,而是前往,不是离客栈一里,而是镇西北约一里。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戒:告诫;明:形容词动用,点明,点亮;手:名词动用,手持;髻:名词动用,挽着高高的发髻;衣:名词动用,穿着;好:漂亮,美丽。

参考译文:

新城县县令崔懋,于清康熙戊辰年去济南,到了章邱西边的新店,遇到一个妇女,大约三十多岁,高高的发髻好像皇宫里的装束,发髻上戴着一个毡斗笠,锦缎衣服,弓鞋,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腰里佩剑,骑一匹非常精神的黑驴,妇女神采四射,走得很快。尝试着问她是什么人,停住毛驴随便回答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又随便答道:“去要去的地方。”一会儿向东跑去,快得飞鹰也追不上。崔懋说:“可惜我急忙着要到济南去,来不及追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

.....................

到了尼姑庵,老妇人出来询问是什么事。说:“莫非是为了昨夜官银的事情么?”回答她说:“是的。”进房子里说话。一会儿,尼姑出来,命令老妇人拿了蒲团盘膝而坐,旅店主人跪着告诉了她先前发生的事。尼姑笑着说:“这个奴才敢来做这种狡诈奸滑的事,罪孽应当处死,我当为你们做一决断。”于是示意老妇人进入里间,牵了一匹黑驴出来,取剑背在背上,跨上驴背向南山径直驶去。行走快如飞,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市镇上围观的人有好几百,过了一阵子,尼姑徒步,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背着木夹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好像一点也不重的样子。进门叫差役道:“来,看你的木夹盒子,官文封印和原来一样不?”检验了,果然和原来一样。把人头扔在地上,说:“看我没有杀错人吧。”大家围观,果然是戴红头巾的人。县衙们团团围绕着行礼,道谢了离开。到了从东回来的时候,再去造访,尼姑庵已经空无一人了。

那个尼姑挽着髙髻,化着浓妆,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打着绑腿,脚着罗袜,年龄十八九的样子是一个美貌的女子。市井中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那个老妇人一起来到尼姑庵,不知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曾经有一个恶少夜里闯入她的房间,结果被拦腰斩杀,尸体抛在墙外,从此没有人再敢冒犯。

衡阳八中实验班三检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13题。(共19分)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

先是,永昌回乱,迤西道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扰。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抚,降者辄复叛。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起事,迤西大震。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回众,首逆就歼,余匪肃清。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寻调两江总督。

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于北省采买。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有删改)

【注】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B.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C.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D.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大理、丽江、永昌等地。 “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B.“粮道”,此处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C.“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星沅治官有方。在广东督导学政时,在川陕治理匪徒时,发现问题后均及时整治,并处理得当,效果显著。

B.李星沅办事有理有据。在追究永昌回乱的缘由时,认为祸乱不仅与匪首有关,还与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政策失当有关。

C.李星沅经验丰富。在讨论“南漕改征折色”问题上,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可能会导致官员贪污腐败,上下其手。可惜皇上及众臣并未听从,依旧推行。

D.李星沅得到皇上尊敬看重。在其死后,文宗悲伤哀痛,褒封谥号,授予抚恤金,并厚待李星沅的母亲和儿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5分)

(2)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5分)

10

11

12

C

B

C

13.

(1)广东读书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发文在全省范围登记热衷追求打官司的书生,并发布公文治理这件事,士风因(此)得以肃整。(关键词:健;檄;籍;干;以)(5分)

(2)星沅因为处理事情的职权不统一,上奏请求专门选拔统帅率领军队督导围剿,皇帝下诏斥责他推卸责任。(关键词:一;特;简;将;诏)(5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十五年任广东学政。粤地读书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发文在全省范围登记热衷追求打官司的书生,并发布公文(下令)整治,士风因(此)得以肃整。任期满后,被授予陕西汉中知府,历任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厉整治寇匪,多次擒获他们的首领并将其绳之于法。

这之前,永昌发生回乱,迤西道罗天池胡乱杀人,不分好人坏人,众多回人更加滋扰生乱。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张安抚,投降的人动不动就又反目叛乱了。至此,缅宁匪首马国海被追剿而逃亡,暗中勾结云州回人马登霄、海连升等再次发动叛乱,迤西大为动荡。星沅追究造成祸乱的缘由,长龄、天池一并受到责斥。二十七年,派遣军队进行围剿,解散被胁迫的回族众人,造反作乱的首领被歼灭,其余的匪徒也被消灭干净。(皇上)下诏嘉奖他的功劳,加封太子太保官衔,赐花翎。不久调任两江总督。

星沅没有中第时,寄居在陶澍幕府,掌管章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又先后连任官职江南,熟悉盐、漕、河诸多利弊。当时度支(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的官员)诉说用度缺乏,朝廷大臣主张南粮改为用征银布帛等代替,在北方省份采购粮食。星沅说折银太多征收不容易,折银太少采购不够。粮食低贱银两贵重,民间经过太多环节损失亏耗。且州县以此为借口额外勒索,官吏玩弄手法,串通做弊,防备他们都很难。(星沅)屡次上疏论述,改征的提议于是废止不行。

三十年,宣宗驾崩,(星沅)赴京拜谒皇帝的灵柩,又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奉养。恰逢广西匪乱正盛,最初起用林则徐为督师讨伐,(却)在途中去世,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这年十二月,抵达广西,驻守柳州。当时两岸的江匪发展势头日益蔓延,众多贼匪尤其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剽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都因为贻误战机而被免官,周天爵、向荣继任为巡抚、提督。二人者都有很好的名声,但都颇为自负,意气用事,谋议总是不一致,星沅调和他们的意见,仍然不能使他们协调一致,军事很多时候相互牵制掣肘。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军围剿,贼匪由大黄江、牛排岭窜入新墟、紫荆山。星沅发文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领滇、黔军队循迹追剿,贼匪又窜入武宣。荣、天爵分头进击,贼盘踞东乡,两军攻打不下。星沅因为行使指挥职权不能统一调度,上奏请求专门选拔统帅率领军队督导围剿,皇帝下诏斥责他推卸责任。不久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赶赴湖南防堵,将让他们代替李星沅。赛尚阿至湖南,就被授予钦差大臣,赶赴广西督导军队,命星沅回湖南治理防务。四月,星沅竭力快速赶赴武宣前敌督战,到达已经非常疲惫,几日后在军中去世。遗言上奏:“贼不能消灭,是不忠;父母不能终养,是不孝。死后用常服收殓,用以表明我的错误。”文宗看后非常伤心,依据总督的规格赐予抚恤金,赐予金钱置办丧事,恤问他的母亲,下令他的两个儿子等服丧完毕后引见朝廷,授予李星沅“文恭”的谥号。李星沅的儿子李桓,后来官至江西布政使。

湘潭市一中、长沙一中、师大附中4月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情,字遵彦,弘农华阴人。情儿童时,口若不能言,而风度深敏,出入门闾,未尝戏弄。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情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情颓然独坐。其季父日韦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及长,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远大许之。

    孝昌初,其父津为定州刺史,情亦随父之职。以军功除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及中山为杜洛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情乃托疾,密含牛血数合,于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时邺未下神武命惜情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惜出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神武愍之,恒相开慰。及韩陵之战,情每阵先登,朋僚咸共怪叹曰:“杨氏儒生,今遂为武士,仁者必勇,定非虚论。”

    情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见诛。情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从取急就雁门温汤疗疾。郭秀素害其能,因致书恐之,劝其逃亡。惜遂弃衣冠于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潜之光州,因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神武知情存,遣情从兄宝猗赍书慰喻,仍遣光州刺史奚思业令搜访,以礼发遣。神武见之悦,委以重任,妻以庶女。及居端揆,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

    乾明元年二月,为孝昭帝所诛,时年五十。

                                           (节选自《北齐书·杨倍传》,有删改)

    [注]燎:祭祀的名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邺未下神武/命惜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    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惜出

  B.时邺未下/神武命惜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    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惜出

  C.时邺未下神武/命惜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    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惜出

  D.时邺未下/神武命惜作祭天文/燎毕而城陷/由是转大行台右丞/于时霸图/草创军    国务广文檄教令/皆自惜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

    爵位。

  D.从,指堂房亲属,如“从兄”就是指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惜幼时恬淡文静,从未做过顽皮的事,看见其他孩子争抢果实,他一动不动,此举    受到叔父的赞扬。

  B.杨惜有智慧有谋略,因害怕郭秀陷害自己,便把自己的衣服帽子扔进水中假装投水    自尽,然后改变姓名,隐居起来。

  C.杨惜有治国之才,皇帝委以重任,他执掌国家机密大政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    他思想上从没有反应迟钝的时候。

  D.杨惜重义轻利,任职期间没有凭私人之交办过事,朝廷给了他很多赏赐,他把赏赐    分给族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几,洛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

  (2)遭离家难,以丧礼自居,所食唯盐米而已,哀毁骨立。

10.B

11. A(富者居于闾右,贫者居于闾左;“闾左”是代指贫苦人民。《陈涉世家》中有“发闾左逋戍渔阳”。)

12. B(不是“害怕郭秀陷害自己”,而是被郭秀“致书恐之”;水滨,岸边,是将自己的衣物放在岸边,而非“扔进水中”。)

13.(1)不久,杜洛周灭亡,杨倍又被葛荣抓获,葛荣想把女儿嫁给他,又用伪职逼迫他接受。(没、妻、“逼以伪职”倒装各1分,句意2分)

  (2)(杨情)遭受家祸,自行按礼制守丧,吃的只不过是加盐的米饭,由于过分悲哀以致瘦骨嶙峋。(自居、唯、哀毁骨立各1分,句意2分)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第三次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论,字廷议,进少子也。嘉靖五年进士。好谈兵,幼从父历边境,尽知厄塞险易,因著《九边图论》上之。帝喜,颁边臣议行,自是以知兵闻。会廷推顺天巡抚,论名列第二。帝曰“是上《九边图论》者”,即拜右佥都御史。白通事以千余骑犯黄崖口,论督将士败之。录功,进右副都御史。岁余,以病免。俺答薄都城,起故官抚山西。录防秋功,进兵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出督宣、大、山西军务。奸人吕鹤以左道惑众,遣其党阐出塞外,引寇入犯,为侦卒所获。论遗兵捕鹤,并诛其党。以功进兵部尚书,荫子锦衣世千户。翁万达为总督,筑大同边墙六百里,里建一墩台于墙内。后以兵少墙不能守,尽撤而守台。论言:“兵既宁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诏立从之。兵部尚书杨博以父丧去,召论代之。当是时,严嵩父子用事,将帅率以贿进。南北用兵,帝责中枢甚急。丁汝夔、王邦瑞等,成不得善去。论时已老,重自顾念。一切将帅黜陟,兵机进止,悉听世蕃指挥,望由此损。俺答子辛爱愤总督杨顺纳其逃妾,钢众围大同右卫城效重,城中析屋而囊。帝闻,深以为忧,密问嵩。嵩意欲弃之而难于发言,则请降谕问本兵。论请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合,故为难词,冀以动常。常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国亦寻解。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帝遂削论籍。三十八年复起故官,督蓟、辽军务。把都儿犯蓟西,论厚集精锐以待。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透去。事闻,厚赉银币。寻又奏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须饷银三十余万。给事中郑茂言论奏请过多,请察其侵冒弊,诏论回籍听勘。给事中邓栋往核,具得虚冒状,夺官闲住。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许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B.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C.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D.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明代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甲,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

B.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C.兵部:又称秋官、武部,为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荫子:封建时代由于父亲有功而给予儿子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文中许论之子因父功任锦衣世千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论爱好谈兵,并且知兵。他幼年即随父历览边境,非常熟悉边塞地形,并著《九边图论》呈给皇帝,受到皇帝赞赏。

B.许论领兵有方,屡建功勋。他曾督率将士打败白通事,粉碎吕鹤引寇入侵的阴谋,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城的重重包围。

C.许论曲意顺从,以求自保。严嵩父子当权,他为了自保,所有将帅升降、用兵进退事宜全听严世蕃指挥,声望因此受损。

D.许论虚报军饷,侵吞公帑。他上奏说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需饷银三十余万,结果被查出有虚报贪污情况,因此被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论诮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金,故为难词,冀以动帝。

(2)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遁去。事闻,厚赉银币。

10.(3分)

B(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以及关键词“则”“及”“请”“每”等判断。标点如下: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1.(3分)

C(兵部又称“夏官”。刑部称“秋官”。)

12.(3分)

B(“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域的重重包围”错。根据原文,右卫城解围并非许论本意,也非许论主导,故而不能视为诈论的“功勋”。)

13.(10分)

(1)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每年拨付五十万两银子,故意说得很困难,希望借此打动皇帝。(译出大意给2分;“复”“故”“冀”)

(2)(敌寇)到达后就被游击胡镇打败,于是逃走。事情上报,朝廷厚赏银两财物。(译出大意给2分;被动句式、“闻”“银币”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论,字廷议,是许进的小儿子。嘉靖五年中进士。喜欢谈论军事,幼年跟随父亲历览边境,十分了解边塞的地形险易,于是写作《九边图论》上呈给皇帝。皇帝高兴,颁发给边臣讨论施行,从此凭借懂得军事闻名。适逢朝廷推逸顺天巡抚,许论名列第二。皇常说“这是上呈《九边图论》的人”,当即任命为右佥都御史。白通事率领一千多骑兵进犯黄崖口,许论督率将士打致他们。记录军功,进升为右副都御史。过了一年多,因病免职。俺答过近都城,起用为原官巡抚山西。记录防秋功,进开为兵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出京督察宣、大、山西军务。奸人吕鹤用歪门邪道迷惑人们,派遗他的党羽混出塞外,引导敌寇进犯,被侦察的士兵抓获。许论派兵逮捕吕鹤,并诛杀他的党羽。因功进升为兵部尚书,封荫儿子为锦衣世千户。翁万达任总督。修筑大同边境城墙六百里,在墙内每里建造一座墩台。后来因为兵少,城墙不能防守,全部撒回而防守墩台。许论言:“士兵既然防守墩台,那么敌寇攻墙时,他们就不会尽力守墙。等到敌寇入墙,军队大都惊骇逃散。请求改筑墩台于墙外。每三百步修建一座教台。使弓箭和擂石能够得上。估计工程费用不过九万两银子,几个月就足以完成。”皇帝下诏立即听从他的建议。兵部尚书杨博因为父丧离职,召见许论代替他。当时,严嵩父子当权,将帅大多凭借行贿升迁。南北用兵,皇帝责令中枢十分急动。丁汝夔、王邦瑞等人,都没有善终。许论当时已经年老,深深地顾念自己。所有将帅的贬黜升迁,用兵机谋的进退,全听严世蕃指挥,声望因此受损。俺答的儿子辛爱痛恨总督杨顺收纳了自己逃跑的小妾,率军包围大同右卫城数重,城中拆屋来生火做饭。皇帝得知后,深深地为此担忧,秘密询问严嵩。严嵩心里想要抛弃大同却又难以开口,便请求降旨询问本兵。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每年拨付五十万两银子,故意说得很困难,希望借此打动皇帝。皇帝却立即筹措军饷调发军队,更换设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也很快解去。给事中吴时来弹劾杨顺,顺便论及许论雷同附和,每天昏然酣饮,把边境警报放在一边。皇帝于是将许论革职除名。三十八年,又起用为原官,督察蓟、辽军务。把都儿进犯蓟西,许论大量集鲒精锐军队严阵以待。(敌寇)到达后就被游击胡镇打败,于是逃走。事情上报,朝廷厚赏银两财物。不久又上奏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需要饷银三十余万。给事中郑茂说许论奏请的饷银过多,请求调查许论侵吞贪污的弊端,诏令许论回原籍听候审查。给事中邓栋前往核查。得到许论虚报冒功的详细情况。许论被剥夺官职闲住。不久去世。

长沙市雅礼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财半助边。”乃赐式外徭四百人,式又尽复与官。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元鼎中,征式代石庆为御史大夫。式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上由是不说式。明年当封禅,式又不习文章,贬秩为太子太傅,以免宽代之,式以寿终。

    (节选自《汉书·卜式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

  B.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

  C.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

  D.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上不报/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官,西汉用以称政府、皇帝或朝廷。而一县长官,则称为县令或县长,不称县官。

  B.长者,一般指年长者。也用作对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年岁大而有德行的人。

  C.御史大夫,官职名,西汉时居副丞相之位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偏重于执法或监察。

  D.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敬禅礼佛的大型典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卜式致富有方,性情敦厚。弟弟长大后,卜式从家中分出居住,只取了一百多只羊,田宅财物全给了弟弟,弟弟倾家荡产,卜式又多次分给弟弟财产。

  B.卜式为国分忧,捐献家财。汉匈交战时,卜式捐出了一半家财援助汉,浑邪王等降汉,国家府库出现亏空,他又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以帮助贫民。

  C.卜式牧羊有方,治国有识。卜式担任中郎以后,在上林苑牧羊,成效明显;他对治民的识见得到皇帝肯定,先后被任命为缑氏令、成皋令,政绩显著。

  D.卜式竭忠尽诚,直言遭贬。元鼎年间,卜式为御史大夫后,说四方郡国不适宜实行盐铁专营,而且行船也有征税,可以废除,皇上因此而不喜欢卜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5分)

(2)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5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