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双基目标”到“核心素养”

 老刘tdrhg 2018-04-28
从“双基目标”到“核心素养”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词汇变迁
2018年04月24日 13: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柯柯 

   “核心素养”是时下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词汇。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创新概念(或新词汇),“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彼时,“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核心素养”概念及其体系化实践,正在引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中,研究者大多围绕“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方法改进、教师素质提升以及评价改革等现实主题展开论述。笔者认为,从“词汇变迁”的角度,以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目标的演进为历史线索,对“核心素养”这一“新词汇”在形塑人们的话语体系及行为方式的改进方面进行论述,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新词汇的产生,新词汇表示新事物的引进,新事物包含着新知识,新知识孕育新的话语体系,这些将导致社会的变化”[2]。正如有学者在研究雷蒙德·威廉斯的《关键词》时指出的:“威廉斯的功绩在于他通过一个个实例提醒我们,词汇的使用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它们始终与政治社会利益和合法性问题紧紧相联。”[2]应该说,我国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目标的表述要求都有不同,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等的提出,不同词汇的转换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程的现实需求,也形塑着人们的话语方式和研究主题,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及政策风向。

  “语言是现实的反映,但又并不像镜子那样仅仅被动反映现实,而是会‘能动’地或改变或强化、甚至固化现实。”[3]“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对人的“异化”[4]的救赎,是对教育不断反思的结果,也是在文明薪火相传中培养“完人”,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希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界定“核心素养”时,其逻辑起点定位于“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这就回归了教育的本源,即使人之为“人”,且最终指向人的生存质量与幸福。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核心素养”绝不是语言词汇的转换和一群“无聊之人”的“文字游戏”,而是深刻体现了人作为教育的对象这一主体性养成的不断发现、人的主体性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的价值不断彰显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核心素养”目标提出之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已经历了八次改革。每次改革的实践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理念都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领域中的历次变革都是为了回应和解决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双基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三维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则是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及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提出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诉求。

  “语言是存在的家”,人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通过语言来塑造情感,通过语言促进人的社会化成长。中国基础教育目标改革的历次演变和理念创新,就是通过逐步改变教育实践中不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的旧有模式,致力于有效提高教育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的质量要求,确保“核心素养”这一创新理念的内涵式发展占据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的绝对话语权,进而达到观念变革与教育创新的和谐统一。当然,外在言语表达方式的改变仅仅是一时之变,内在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才是以人为中心的最根本的变革。深处这场改革大潮中的“核心素养”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在系统化教育改革中不断汲取实践智慧,才能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作者简介:李柯柯(1987-),女,河南安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政策、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