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疟疾究竟有多严重?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政二街 2018-04-28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4月25日为“世界防治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准备击败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疟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你需要了解5个事实!

疟疾究竟有多严重?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1.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雌蚊叮咬传至人类。疟疾可防可治。

2.2016年,估计在91个国家中存在2.16亿疟疾病例,比2015年增加了500万例。

3.2016年的疟疾死亡总数达到44.5万例,与2015年的数字(44.6万例)基本一致。

4.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占全球疟疾负担的比重过高。2016年,该地区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0%,占疟疾死亡总数的91%。

5.疟疾控制和消除方面的总筹资在2016年估计达到27亿美元。流行国家政府提供的资金为8亿美元,占资金总额的31%。

疟疾是怎么传播的?

疟疾究竟有多严重?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疟疾的发生和流行必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染媒介和易感人群。传染源即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患者;传染媒介是吸疟疾患者血后带有感染子孢子的按蚊;易感人群即为健康人,被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的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患者,他(她)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蚊子体内。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它的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一个健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

哪些人群是疟疾的高危人群?

一些人群感染疟疾病毒并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比其他人群高得多。高风险人群包括婴儿,5岁以下儿童,孕妇,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以及无免疫力的移民、流动人口和旅客。国家疟疾控制规划需要针对这些人群的具体情况,采取专门措施保护他们免受疟疾感染。

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疟疾的潜伏期因感染疟原虫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间日疟和卵形疟潜伏期一般12~30天,平均14天,有的达6~9个月或更长; 恶性疟一般9~14天,平均约为12天。

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发作前几天,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的发烧,同时伴有疲劳、头痛、腰背痛、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

1.发冷期或寒战期

疟疾究竟有多严重?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此期长约数分钟至1~2小时不等。患者先觉四肢及背部发冷,逐渐漫及全身,同时肌肉及关节酸痛,颜面苍白,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起鸡皮疙瘩。随着冷感的进展,四肢甚至全身发抖,牙齿打颤,虽是三伏盛夏,盖上二三床棉被仍感寒冷难受。

2.发热期

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39~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烦躁不安,可伴头痛、全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妄或昏迷。高热期持续时间约2~6小时,个别可达10小时。

3.出汗期

疟疾究竟有多严重?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高热期以后,先是颜面和双手出现微汗,渐至大汗淋漓,衣被尽湿。此时体温迅速下降,正常或正常以下。发热期的各种症状随之消退,病人顿感轻快,仅感疲劳及头晕等症状,往往就此入睡。此期长约1~5小时。发热低者出汗也少,在天气较冷时,或发热期受大风吹拂时,在体温已在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出汗期可以不明显,数小时后病人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4.间歇期

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间隙期而言,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小时,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初次发作的患者症状较轻,发作二、三次后症状趋重,但在多次、反复发作后症状又渐次减轻,甚至仅出现周期性的微寒、低热伴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

若自己或家人患病时出现了上述症状,有可能感染上了疟疾,应及时到当地卫生院或疾控中心进行血检,确诊后要进行正规治疗。

随着交通的便利,世界越来越近,出国旅游成了很方便的事情。但是,切记:世界那么大别把疟疾带回家!

疟疾究竟有多严重?如何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疟疾?

疟疾的预防包括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是指居住在疟区的居民,或者是由于旅行出差等原因短期进入疫区,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如果短暂进入疫区,在进入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疫区6~8周,可以预防疟疾的发生,同时在疟疾流行季节,要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同时要注意加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群体预防是指在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时间居住的人群。

除了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防止传播,要根据传播途径的薄弱环节,选择经济、有效,且易为群众接受的防护措施,如蚊媒防治,整体性预防用药,环境治理等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