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古城墙叠压在五层古墙上

 zzm1008图书馆 2018-04-28

开封城墙是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也是开封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历经战乱和黄河泛滥,如今的城墙之下叠压着5层古城墙,虽历经多个朝代修复,其规模、格局乃至重要坐标都未改变。

开封古城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墙之一,早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魏惠王为了实现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山西省夏县)迁于此地,并修筑了一座大梁城。它与今天开封城墙部分重合,这就是开封古城墙建筑的起始。

现今的开封城墙,则是除去魏大梁城以外,是中国历史上见证8个朝代盛衰的古城墙。漫步在这古城墙上,远观城垣边上的古树野草,遥想无数先人在这城门洞中鱼贯出入,随着城楼上变换旗帜意味着王朝的更迭,让人心中涌起一言难尽的情愫。

开封城墙,拱卫了中国千百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让人有着无尽的想象力,“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这城内高谈阔论、雷厉风行实行他的变法主张;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见这城内城外柳絮飘飞,脱口吟出“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的名句;宫廷画家张择端以这城门内外的瑰丽风光为背景,描摹了千年不朽的《清明上河图》;老将宗泽在这城楼上指挥若定,“东京保卫战”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例。

千百年来开封城墙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已成了开封人民的骄傲。开封城墙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它连绵古城四周,保存较为完整。

开封城墙还是城中人民的保护神。与黄河为邻的开封,古籍上就有“城在釜底,仰视黄流,其地最可称患”的记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悬河”。据史载,黄河在开封境内决口达370余次,其中直接围困开封城的达15次之多。水入护城堤内,但因城墙之阻而未进入城区的,就有10多次。

今天开封城墙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较康熙元年清代古城,城门升高丈余,城墙加高至高8米,加宽至5米,周长由原20里又190步加长至14.4公里,青砖结构,与东京内城规模大体相近。成为仅次于南京城墙的中国国内现存第二大城垣。

今天的开封,人们认知城墙,心系城墙,维护城墙,成为开封人们的普遍行动。2007年开始,开封市政府计划修建一条穿过西边北段城墙的主要道路。因为工程涉及穿过现存的古城墙墙体,因此工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为保护古城墙人们纷纷献计献策在充分吸取民间方案意见最终于2010年,当地政府制定了道路下沉的穿墙建设方案并于当年完工通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