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身体很“黏人”吗?小心!这都是湿气在作怪!

 无锡红叶杨 2018-04-28



说到“黏人”,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可爱的女孩子,娇滴滴地惹人爱。但有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很“黏人”。口内湿黏,吃东西不清爽,眼屎、耳屎分泌旺盛,舌苔黏腻,大便不成形、易粘马桶,甚至有时连头发都会发黏


如果你有这类症状,那就表明体内的湿气重了!而且你的湿气很可能已经和热相结合,升级为了“湿热”



  • 头发有焦糊味、掉发,脸部长痘痘

  • 眼睛、耳朵、鼻子痒,口舌生疮

  • 两肋胀满,舌苔黄腻

  • 小便短赤,大便黏腻

  • 男性:阴囊潮湿,肛门灼热

  • 女性:白带量大、发黄、发臭,慢性泌尿感染反复发作



湿热在上面引发的疾病

慢性中耳炎

脂溢性脱发

口腔溃疡

慢性鼻炎 痤疮


湿热在中焦引发的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

胃炎


湿热在下注引发的疾病

慢性结肠炎

慢性膀胱炎

慢性盆腔炎

慢性宫颈炎

前列腺炎




去湿热的误区


湿热在体内形成之后,很难去除。医生一般使用清热利湿或者清热泻火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较为复杂,疗效较为缓慢,且易产生误区


误区一:药性越凉,去火越快


体内有热,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凉药去火。此时,一般会使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等清热泻火药物,有时还会加入板蓝根、大青叶、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的药物,以增强药效,加快治疗


用药力度过大、药性太凉,可能引起体内寒热相激,反而使得症状加重,无法好转。所以,用药还需讲平衡、守章法,治疗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心急。



误区二:只用凉药就能去湿热


湿和热结合在一起后,两者难舍难分,湿气不除,热也很难除去。光使用凉性的药物,只会让两者结合更为紧密,不仅无法去火降热,还会加重体内寒气,伤害脾胃


所以要想去湿热,用药中必须要加入温化的药物热化体内湿气,将湿与热拆分开后,凉药才能发挥疗效



误区三:舌苔厚了刮掉就行


舌苔厚腻是体内湿热的表现,体内湿热不除,舌苔仍旧会继续生长,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而且刮舌苔会刺激舌部神经,反而会加快舌苔的生长。刮舌苔还会影响中医对症状的了解与判断,不利于后期湿热症状的治疗。



去湿热的秘方


化舌苔小秘方


功能:适用于舌苔厚腻


配方:藿香10克干姜10克滑石15克炙甘草3克


藿香具有化脾胃湿热的功效。干姜性热,有温通作用。滑石加上甘草就是俗称的六一散,有祛湿功效。



口苦便溏小秘方


功能:适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的患者,出现口苦、便溏


配方:黄芩10克栀子10克干姜10克砂仁6克


一个人既口苦、舌苔黄,又拉肚子、怕受凉,说明体内寒热不一致


口苦一般是胆热所致,黄芩可清胆热,栀子有辅助功效。大便糖稀、不成形一般是脾寒所致,干姜与砂仁有温脾的功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


功能: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宫颈炎、慢性阑尾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泌尿感染


配方:生薏仁30克炮附子6-10克败酱草10-15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生薏仁和败酱草属凉性,有清热利湿功效,炮附子属热性


有时这类慢性病很可能是大量使用清热利湿药物所致。药性过凉,既不能彻底清除湿热,反而加重寒气,使得体内寒热错杂,急性病情逐渐转为慢性,更不易好转。所以要想去除湿热,清热利湿的药物和温性药物需一起使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


功能: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性泌尿感染、前列腺炎


配方:当归10克浙贝母15克苦参10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贝母、苦参具有清热去湿的功效,当归性温,有温通作用。


服用两到三周,待症状有明显缓解后即可停药。服用该药时,饮食上需保持清淡忌油腻和寒性食物



如果你的身体内部也产生了这些“黏腻”的症状,那不妨按照今天所给的方子尝试一下吧~


本文根据《万家灯火》第2018-04-11期节目整理


大家都在看 ▼

☞ 系腰带最健康的位置……原来在这里!

☞ 孩子不听话,你可以试试这个沟通技巧!

☞ 孩子磨叽,做事拖拉?智慧的家长都用这一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