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363季 【湿地双基】李小燕:七年级第一单元朗读指导

 深思的草甸 2018-04-28

七年级第一单元朗读指导 

文/李小燕  

写在前面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特有的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要在朗读中感受到汉语的这种声韵之美,那就应该注意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

新部编教材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提示中都提出了具体的朗读训练要求,但是缺乏具体的、有实际操作性地指导。重庆的李小燕老师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朗读中重音和停连的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咏自然”对朗读的具体要求为: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下面我就主要结合《春》《济南的冬天》等大家谈谈朗读中停连和重音的一些方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停连

(一)什么叫停连

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连续。语音上的间歇叫停顿;不中断的地方叫连接。

(二)什么时候需要停连

停连有时是朗读者为调节气息的需要,有时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有时是朗读者为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有时为了满足听者思考、理解和接受也是需要停连的。

(三)怎样停顿与连接

1.区分性停顿

它是在词与短语间安排的停顿。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停顿。

  • 示例:

  •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说明功夫与希望是存在的,是“有”。)

  •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说明的是一种选择,有的是这,有的是那。)

2.呼应性停顿

强调语句内在联系的停顿。呼应性停顿,必须解决哪个词是呼,哪个词是应。

  • 示例: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是呼,停顿时间稍长,后面几个短语是应。“嫩嫩的”“绿绿的”之间的逗号停顿时间就要缩短。)

3.并列性停顿

几个句子中相应并列的词语间的对应停顿。

示例: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如果并列成分较多,朗读时为了显示并列成分都一样停顿,就会显得机械、呆板。这时,可以把内容相关的词语并为一组,同一组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就要相应缩短。

示例: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坐着”“躺着”是中速运动,将并之为一组,“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可以放在一组,朗读时停顿时间更短,并越读越快,显示出陶醉在春天景色里的样子。)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是说野花的多,将之并为一组;“像眼睛”“像星星”还说了野花的状态,将之并为一组。)

4.强调性停顿

有时为突出强调某个句子、词组或词,可以在这个句子、词组或词的前面或后面停顿,也可以前后同时停顿。

  • 示例: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大的脚步”后面用一个强调性停顿,就把这个用拟人手法写出的东风给读活了。)

  •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强调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的总的观感。)

5.转换性停顿

朗读时为了表达寓意、情感、态度的转变,就要运用转换性停顿。转换性停顿通常用书面语言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可是”“然而“但是”“却”等词)来确定。一般来说,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前面的停顿时间稍长,“而”后面的词语中的停顿时间要相对缩短。

  • 示例:

  •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两句在转折关联词“可是”前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后一句“在北中国的冬天”和“而能有温晴的天气”可连接起来读。)

6.生理性停顿

作品中的人物在说话时因生理原因(如语噎、哽咽、生命垂危时的叮咛、气喘吁吁的报告、个别人物的口吃等)造成的语流不畅、断断续续等,朗读时必须学会运用生理性停顿。但这种停顿只给以必要的、象征性的表现,不强调夸张,以免做作。

  • 示例:

  •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7.回味性停顿

在那些需要展开想象或进行思辨、回味的词语后进行较长的停顿。

  • 示例:

  • 我想/你该走了。

  • 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以上几种停顿在朗读中经常交错使用。朗读的停顿除了以上几方面需要注意外,还要遵循按标点符号要求予以适当的停顿。标点符号停顿时间长短的一般规律为:顿号<><><>

朗读的作品是复杂的,也不是见到标点符号就停顿,在实际朗读中,停顿的处理应该比标点符号更细致、更灵活。比如有的有标点符号也不中断、不休止,而有的地方看似停顿,却要做到声断意连,或者是声断气连,这就是朗读中的连接技巧。

连接又有直连曲连之分。

1.直连

一般用于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顺势连带,不露痕迹。

  • 示例: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朗读两次“盼望着”时,中间的逗号不停顿,声音逐渐上扬,表示盼望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2.曲连

似停非停,达到声断意连,环环紧扣的感觉。这适用于一句话、一段当中的连接,也用于没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需要有所区分的地方。

示例:

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此句中的几个顿号就需要声断意连。)

重音


(一)什么是重音

重音是指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音节或词语。

朗读中的重音如果表达准确、恰当,语意就会鲜明,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就会增强,感情的起伏就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二)怎样来确定重音

确定重音可根据朗读作品的中心、表情达意的需要来选定。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通常只有一个主要的重音。重音越少越明确。


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强调重音、感情重音。


1.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 示例:

  • 朗润起来了,水起来了,太阳的脸起来了。(一般短句中,谓语读得重一些。)

  • 我喜欢,无论什么季节。(动宾结构钟的宾语应重读。)

  •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定语比中心词要稍重些。)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朗读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 示例:

  • 知道你会这样做的。(别人都不知道)

  • 知道你会这样做的。(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 我知道会这样做的。(别人不会)


3.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 示例:

  • 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喜欢。(“无论……都”这个连词重读,表明这种喜欢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更是”强调夏天的雨别有一番风情。)

  •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从三方面,表现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如何来表达重音

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重音的表达方式,切不可以“加重声音”来代替重音。

重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加强音量”的方法,把要强调的词或短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

例如:就是冬天的济南。也可是“增加音长”的方法,把要强调的词或短语的读音拉长。


  • 示例:

  •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没的。(永远的读音要拉长的。)

还可以是“重音轻吐法”,控制音量,把要突出的词语或短语轻缓而有力地读出来,以达到与内容相和谐一致的效果。


  • 示例:

  •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沙沙”要读得轻而缓慢。)


朗读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朗读过程中不断地锤炼。如果朗读时能把重音与停连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朗读效果就会立体多了。这是我的一点点想法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致  独一无二的你


作者
简介

李小燕,重庆市梁平区合兴初级中学教师,语文湿地栖居者,一个追求简单宁静生活的女子。喜读闲书,痴迷朗读,喜欢用文字流淌生活,用相机留住美好。爱臭美,爱美食,喜山水,亲自然,常呆呆看雾,痴痴赏云。努力做一个蔡澜书中将生活咀嚼得有滋有味的柔情女子。


制作:包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