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群专栏】《红星照耀中国》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学生作品

 深思的草甸 2018-04-28


陈群

一、    课前预热:播放黑鸭子乐队的歌曲《红星闪闪》

二、    课堂导入:齐声背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师: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有这样一本书,使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使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毅然奔赴抗日前,这个人就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

三、    作者简介:(指明学生朗读)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四、  学生默读名著导读(八上语文课本64页),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这本书的问世有何意义?

3.如何理解书名的含义?

五、阅读指导: 

1. 整本书阅读指导:

知作者---解标题---读序言---读目录---读正文

2.简单讲解序言

书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可以在文的前面,也可以附后,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书序分自序和他序。

3.浏览目录,猜读这本书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在保安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长征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4.从子目录中摘录出关于红军的章节,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默读,并做读书卡片:

造反者(45)              贺龙二三事(54)

红军旅伴(61)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彭德怀印象(269)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红小鬼”(339)         关于朱德(355)

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写在读书卡片上) 

附读书卡: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卡      填写人

人物


主要经历


令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5.分享交流卡片内容

六、课堂小结:

回顾阅读时所用的方法:

速读法、猜读法、选读法、做读书笔记法

七、制定阅读计划:

阶段

任务

要求

第一阶段

(第1-3周)

阅读全书

边读边画,寻找谜底。

第二阶段

(第4周)

1.“长征”专题阅读

2.“共产党人”专题探究

1.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依次写下牺牲人数、重要事件,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

2.搜集某一共产党员的相关资料,探究其成长环境及其性格特点等,完成探究报告或小传。

第三阶段

(第5周)

 

举行读书汇报会

 

1.选择一个主题发言:

①我最喜欢(敬佩)的红军;

②我心中的长征;

③我所了解的苏维埃;

④难忘的西北之旅;

⑤探究报告文学的艺术魅力。

2.写一篇读后感。

八、结束语:世界由无数的谜团组成,斯诺用不停地行走与采访解开了心中一个又一个谜团,现阶段,请大家以读书的形式不断去发现吧!

发现历史指引未来

发现天地寻找真知

发现众生洞悉世界

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请生长在红星照耀下的新中国的我们,在这本书中去发现未知的世界吧,除了让人惊奇的事,让人敬仰的人之外,还有关于精神与信仰的内容,阅读要与思考同在!

学生专题报告: 

“领导人”专题探究

初一六班 徐光旭

 探究方面:领袖人物毛泽东

 1、人物外貌:“他是个面容消瘦,看上去有些像林肯的,个子高出一般人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看似与常人无差别,甚至还有一些消瘦,然而从炯炯有神的双眼中,我读出了他的健康,对革命前途的壮志满怀,甚至像作者所说有一种无明所为的力量,他平凡的外貌,带着一种不凡。

2、言谈举止:在我看来,毛泽东虽身任大职,但毫无官架子。他甚至身旁无哨兵,随意与普通老百姓交谈,他举止随意大方,哪里像正襟危坐的大官。他说起话来爽朗明亮,就像乡下田头的农民唠家常一样,不带任何的讽刺与轻薄,完完全全的质朴简单。我觉得哪一党派的领袖也不能再及毛泽东如此的朴素了。从毛泽东身上,我总能感觉到毛泽东不屑权贵,真真正正为无产阶级战斗的良好风尚。

3、童年:毛泽东的父亲在人格而论是一个简朴且勇敢奋斗的人,他的父亲毛顺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由一贫如洗一直到了较宽裕的生活。但论父亲而言,我觉得他算不得是一个好爸爸,因为脾气暴躁而常常打骂毛泽东和两个弟弟,也正是父亲的打骂激起了毛泽东内心的反抗精神。在上小学堂时,毛泽东也对国文教员有恐惧与憎恶,但他仍然坚持读完了老师所认为的“禁书”,他从书本中看到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一个个平凡人的怒吼,给他未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并且毛泽东在儿时所看到听到的一件件老百姓深受压迫的事,完全激起了他内心的愤怒,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4、受教育情况:毛泽东八岁曾入过一个家乡的小学堂,16岁到五十里以外的学堂读书,在那时便可写得一手好古文,颇受老师青睐,后来至长沙进了一所中学,待了半年,在长沙学堂里因愤怒而剪下自己和同学的辫子,以示对清朝的抗议。后来他自己听过一次演讲后毅然参加黎元洪的革命军,这是毛泽东发起反抗的第一步,虽历时不长,但对毛泽东意义十分重大!后来他退出起义军后,毛泽东上过几所学校,但终不如他所愿,退了几所学校后,开始了自学,收获颇丰,但因生活窘迫,只得考进湖南师范学校开始学习,五年后获得毕业文凭。在这一段学习期间,我认为毛泽东所获得并非知识,而是一把武器,用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使得他在以后的革命中为党一次次出谋划策。 

5、参加革命的起因:毛泽东参加革命的理由是多方面的,儿时的他亲身受苦,让他明白,要摆脱这种苦难,除了反抗,别无他法,这是他为自己争取一份“民主”的反抗;毛泽东青年时的所见所闻,让他有了争取自由公平的所感,因此毛泽东当时也许就有了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想法,为他以后的革命提供了动力,引出了方向。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为全民族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自由,毛泽东一九二一年五月出席了在上海的共产党成立大会,并在十月成为共产党湖南省支部的委员。在此之后,湖南发生了多次罢工,工人力量在共产党的号召与支持下到了空前的地步。之后毛泽东担任广州《政治周报》的主编,并成为负责训练农暴动的组织成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用自己的睿智与对党的忠诚,不断在证实与刷新这句话。在南昌起义过后,毛泽东又在长沙组织了秋收起义。在一九二七年后,毛泽东几度守住井冈山根据地,并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军在井冈山后,粮食冬衣一度匮乏,但我相信已身为党代表的毛泽东一定不会比一个普通的战士好过多少,毛泽东在参加共产党以后,家人一度遭逮捕,他的妻子和妹妹也被杀害了,也许他也曾有过难过与愤怒,但眼前越发有希望的革命告诉他,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毛泽东与共产党中农红军开始长征,见证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宏伟历程,也是他自己的一次磨砺。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现代诗歌: 

啊!红色中国

初二六班张北疆

啊!红色中国。

五千年的历史把你载起

四万万的人民为你献礼

数千里的黄河流淌着你的血液

入云天的珠峰挺起的是你脊梁

 

啊!红色中国

两万里的长征你百折不挠

茫茫雪山  白雪皑皑

无垠草地  一片荒芜

金沙江上  大渡桥横

铁索寒寒  让人生畏

 

啊!红色中国

八年抗战使你英勇不屈

英雄烈士  舍生取义

中华儿女  前仆后继

淞沪战  太原战

屡出奇兵  屡战屡胜

啊!红色中国

国共间的内战你无所畏惧

忠肝义胆  铁血军魂

解放祖国  进藏跨海

红色中国  终得统一

中华人民  站起来了

 

啊!红色中国

作为你的子女

我们骄傲  我们自豪

让我们 

携起手来  一同创建

红色中国光辉灿烂的

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