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雄嚣张单挑十八路诸侯, 张飞为什么不主动请战? 原因很简单

 思明居士 2018-04-28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96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因为故事精彩,毕竟其中虚构成分极少,大部分情节符合史实;也不仅是因为文笔精妙,毕竟古往今来,文笔精湛的作品,数不胜数。它之所以能够在华夏文化之中,脱颖而出,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脱不了干系,毕竟,演义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例如刘备的仁,曹操的奸,关羽的忠,刘璋的懦,等等,都能够跃然纸上。

  不过,小编认为,在整部作品中,最深入人心的形象,还要当属张飞。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若奔马”,性格也非常直率,非常冲动,而且无所畏惧。就算遇上骁勇无敌的吕布,他也敢叫嚣着,与对方大战三百回合,不服诸葛亮,更是不藏着掖着。相较于他,虽然关羽也非常的傲气,却更能顾全大局,——关羽有不留情面的时候,例如在拒绝与东吴联姻时,直言“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但更多时候,他则会为了顾全大局而隐忍,例如吕布辕门射戟的时候,他便压制着张飞,不许张飞胡闹。

然而,如果细读演义,我们就会发现,张飞也有主动“低调”的时候,关羽也有比张飞更冲动的时候,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董卓乱权说起了。董卓入京之后,开始祸乱朝纲,迫害贤良,于是曹操发布檄文,聚十八路诸侯,结成了讨董联盟。原本,十八路诸侯,可谓雄纠纠,气昂昂,结果董卓仅是派出一个华雄,就杀鲍忠,败孙坚,斩祖茂,之后又秒杀俞涉、潘凤,让诸侯失色。面对华雄之威,一向冲动的张飞,没有冲出去教训对方,相对比较理智的关羽,却主动请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想起,正史上斩华雄之人,是孙坚而非关羽,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提高关羽的地位。的确,作者将他人的功劳,安排了关羽身上,是为了显示他的勇武。可是作者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表达拥刘反曹的思想,张飞与关羽一样,都是刘备的部将,这一功劳安排在张飞身上,也没有什么影响。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请战之人,是关羽而非张飞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

如果细读小说,我们就会发现,在作者的安排中,张飞的忠,是对刘备之忠,张飞之义,是对兄弟之义,他鲁莽,却也简单,不会考虑太多。而关羽的忠,则既有对刘备的忠,又有对汉室的忠,格局比较大。斩华雄一事,是为国诛贼,是为诸侯出力,安排关羽出场,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另外,在古代,长幼有序,就算罗贯中要捧刘备手下的人物,也要一个一个来,既然关羽是张飞的义兄,那么再让关羽大逞威风,也是应该的。

再者说,就算张飞看不惯华雄的猖狂,也不可能规规矩矩的请战,反而会直接冲出去。这些诸侯,虽然被华雄吓破了胆,却还端着架子,如果张飞大喝一声,大呼着自己要去会一会华雄,场面一定会陷入混乱,反而达不到原来的效果了。而关羽虽傲,却能顾全大局,能谦虚的自称小将,能按照流程请战,能顺利的斩杀华雄,从而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站在书中的角度考虑

张飞虽然冲动鲁莽,从不怕事,却也不会主动惹事,在整部小说中,他主动请战的次数,少之又少,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不服气,或者对方做了什么自己不能忍受的事情。例如,救公孙瓒于危难,例如在古城兄弟相会时,他误会关羽降曹,长坂坡之战时,他误以为赵云投敌,再如葭萌关大战马超,等等。让十八路诸侯失色的华雄,虽然骁勇,在他眼中,却并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对手,所以他不会主动请战。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面对华雄,鲁莽的张飞异常低调,更加理智的关羽,却忍不住请战,并不是一个BUG,更不是作者无意的安排,这一小小的细节,体现了他们的形象差异,以及性格特点。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