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讲] 天坛医院江涛: 脑胶质瘤科研心路历程 伯瑞替尼I期临床试验结果惊喜 | 第一期Chini...

 昵称54856258 2018-04-28

神外前沿讯,3月28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期“China-INI名家讲坛”在宣武医院China-INI学术会堂举行。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江涛教授及团队作为第一期演讲嘉宾,围绕着脑胶质瘤的科研与临床前沿课题,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组精彩的学术报告。

江涛教授演讲要点如下:

1、脑胶质瘤靶向药物I期临床试验结果喜人

谈到科研,我们有一个做了近十年的科研工作就是发现了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靶向基因-PTPRZ1-MET融合基因(ZM融合基因) 。(详见报道链接)

我从2004年回国之后就选择了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方向,进行长期观察并通过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现在已经投入近4000万资金了,还将继续投入。我们发现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12%存在ZM融合基因,近十年我们积累了109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其中37例存在ZM融合基因。

展开剩余83%

现在我们找到了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干预,目前基于此研究的新药伯瑞替尼已经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效果是很惊人的。有两个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有三个患者的肿瘤完全缓解、肿瘤缩小,这让我们很受鼓舞。现在我们正在准备二期临床试验。

这是中国第一通过基因组学大数据找到靶点,将靶点通过细胞学和动物学验证、临床前和I期临床验证的最有希望治疗复发胶质瘤的一个药物。

2、脑胶质瘤科研上的三个方向

科研上我们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带团队,团队三个研究方向,第一、影像基因组学;第二,寻找分子分型;第三,在分子分型的亚组上找到干预因素,无论物理干预如TTF,还是药物干预如化疗和靶向药物、免疫治疗。

目前我们主要做靶向药物研究,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正确的研究方向。

3、希望在年轻人 未来五到十年会有重大产出

说到科研的感想和心路历程,我觉得未来的希望在团队中的年轻人,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培养团队和年轻人。在不久之前在长沙召开的中国脑胶质瘤第二届学术大会上(详见报道链接),参会人员近千人,我们在会议上也设立和颁发了青年科学家奖,4位35岁以下的年轻人获奖,这就是中国脑胶质瘤研究的希望。

2004年我刚回国时,国内在《neuro-oncology》杂志发表的文章只有1篇,现在我们团队就接近15篇,国内在《neuro-oncology》杂志发表30余篇,这点就能看出中国的科研条件在逐步改善。

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充满希望的就是我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北京市神外研究所每年招聘7-8人,从天坛医院角度看未来五到十年一定会有重大科研产出,一定会对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有重大的推进。

4、学生培养模式

我喜欢从硕士开始带学生,这样五六年时间就能培养出初步的能力。我们的博士毕业后转年一般都能拿到一项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因为我们有实验室,一般也会配一位硕士或博士来辅助科研,因为我很多年轻人三年做青年基金很难做下来。学生做完青年基金再申请面上项目就比较容易了,做完面上项目就可以评副教授了。

5、脑胶质瘤基因数据库从CGGA到AGGA

目前的研究都可以使用我们的数据库CGGA中国脑基因组图谱计划,我们把标本做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把结果提供给大家进行研究,包括国际上也在用。我们通过建立平台、资源库和人才团队,保障团队有效发展。

CGGA数据库我们已经扩展到亚洲脑胶质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AGGA),包括韩国、中国香港等,目前已经达到1500个数据量,在国际上东亚人种的数据我们是最多的。

我们的数据库也对国内研究人员开放,同时也在和国际上的数据库进行交流,通过数据库最终提高脑胶质瘤研究的整体水平,未来一定会产生重大研究成果。

6、临床医生如何做科研

科研分两种,一种是基础科研,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研究成果,但需要长年积累。作为临床医生更需要做的是集成创新的科研,就是利用别人已有的成果,跨平台、跨学科、跨模式用到研究中。

比如现在的抗癫痫药物针对的都是原发性的癫痫,为什么IDH1突变的脑胶质瘤发生的癫痫比例高,很可能现在药物控制不好的原因是不对路。那么能否研究一个针对IDH1突变的癫痫药物?这都是很接近临床的科研,如果忽略了这点,治疗癫痫的没有效果就总是不停换药。

江涛教授研究团队成员三位博士王引言刘幸王政分别介绍了脑胶质瘤中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胶质瘤继发性癫痫的影像组学研究、脑胶质瘤与PD-1、PD-L1的关系研究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很多独辟蹊径的研究思路,让现场听众很受启发。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鲍遇海俆庚教授分别作了点评,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教授最后做了会议总结。

演讲者简介

江涛 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首任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组长,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负责人。主持制定了脑胶质瘤术中唤醒手术专家共识,主持编写了《CGC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diffuse gliomas》,《中国脑胶质瘤分子病理诊疗指南》,《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指南》。国家863科技计划及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精准医学“精准医学研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计划等项目。发表SCI收录文章100余篇,主编、副主编论著4部。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一等奖3项等。多本国际杂志如《neuro-oncology》 《plos one》 《Current Signal Transduction Therapy》等杂志编委,学术编委,或主编。

相关报道:

[年度回顾] 2017年脑胶质瘤400篇报道分类汇总 | 开栏寄语 | 神经肿瘤周刊第1期

一吃生冷油腻就胃痛?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