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缘由 2017年8月,上海大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我科技”)在公司官网发布维权声明,指出苏州泛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普科技”)的面世产品侵犯了大我科技专利号为ZL201520080953.3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特有图案也被国内外同行效仿。随后,双方就侵权纠纷一事展开激烈争论和调查取证。 众所周知,泛普是纳米触控膜的发明企业,拥有业内唯一纳米触控膜PCT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236716.2)。但在大我发布起诉声明后,泛普并没有立刻回应,一时引起各方猜疑。时隔半年,在记者采访中,泛普终于就“大我起诉侵权”事宜作出正式回应: “对个别企业的无端指责,我们深表遗憾。大我科技于官方网站发布我司侵犯其新型专利权文件的行为,严重损害我司的正当利益且对我司声誉造成极大影响。泛普已于2017年底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诉讼,积极配合南京法院工作,并成功申请无效本次涉案的大我新型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20080953.3),最终取得胜诉判决。 未来泛普将继续坚守初心,勇于创新回报社会,不负社会对泛普的关心和期待。” 宣告原文 在遭大我起诉侵权后,泛普组织团队专家,就涉案专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17年9月30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复审委员会(简称“专利复审委”)提出无效请求。经过6个月的证据搜集与审查,2018年3月30日,专利复审委审查决定:“宣告201520080953.3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项目,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这就意味着,权利要求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特征,如果上述区别特征可以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其他实施例、其他现有技术以及公知常识中获得改进的技术启示,那么该权利要求是显而易见的,不具备创造性。 在结合泛普所提供的证据,对涉案大我专利进行审查中,专利复审委发现:大我所具备的“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其核心技术“导电线网格结构的导电膜”有迹可循,来源于“申请公布号为CN102750029A”、“授权公告号为CN103152893B”、“申请公布号为CN103389843A”的专利技术,为“结合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衍生出新产品,但不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最终,专利复审委审查决定,涉案201520080953.3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 因涉案专利已被无效,“大我遭受侵权”的事实已不复存在。4月15日,南京市中级人民驳回了原告上海大我科技有限公司的起诉。 法院驳回判决书 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是难免的,这也是企业参加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环节。无论孰是孰非,肯定的是任何企业都有保护自家专利的责任和义务。在法制化进程中,企业特别是知名龙头企业不仅要有依法办事的意识,还要有依法解决纠纷的能力。法治生态下,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权益,也一定是更加常态化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