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苑妙品:宿松县博物馆藏宋瓷品鉴/张振华

 夜黑心明 2018-04-29


瓷苑妙品:

宿松县博物馆藏宋瓷品鉴

文/张振华

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期间,由国家文物局、第二十九届奥委会以及相关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向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国朋友,介绍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从历史文化的多个角度立体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随后,参展文物被收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首都博物馆主编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所有参展文物都是从全国各地精心挑选出来的,是中国各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无疑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在参展文物中,有三件安徽省宿松县出土的江西产宋瓷精品,其中两件为酒器,一件为焚香用具,现分别介绍如下:

青白釉仙人吹笙壶,北宋瓷质酒器。通高19.3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9.5厘米,为女仙吹笙造形。取材于《列仙传》王子乔吹笙凤鸣神话故事。王子乔为春秋时期周灵王之子,擅长吹笙,每当他吹笙学鸟鸣时,便会有凤鸟从天而降,随其笙鸣起舞。该酒壶壶口开于人头发髻顶端,口沿饰羽冠,脑后至肩部以两根飘带并列为壶把。直流,塑成笙状,笙于人嘴之间由一细吹管相连接,双手捧笙以固流。人身以刻划纹勾勒成袍服为壶腹,溜肩,直筒,下端饰两点为双足,人物面目清秀,形态生动。其发髻、笙管、双足处饰黄褐色彩釉,开片。江西景德镇窑烧造。1994年宿松县城东郊天圣三年﹙1025年﹚宋墓出土。

青白釉莲花烫酒壶,北宋瓷质酒器。通高26.5厘米,底径8.8厘米。由注碗和执壶两部分组成一体,用注碗盛热水,将壶装酒置于注碗中温酒。注碗为花口,深腹,由七瓣莲花组成,整个器形似盛开的仰莲。各花瓣边缘刻有简洁的花草图案。圈足外壁饰莲瓣纹一周。执壶呈瓜棱形,直口筒颈,颈底部饰花瓣纹一圈。斜平肩,流置肩腹交接处折角上,扁带状把手,两边各刻棱线一道与流等高。直筒形套盖,盖顶塑蹲狮抱绣球纽。釉色青白略泛黄,开片。江西景德镇窑烧造。

1963年宿松县隘口乡清河村元祐二年﹙1087年﹚宋墓出土。

绿釉狮形薰炉,北宋瓷质燃香用具。通高32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10.8厘米,薰炉下部塑成莲花须弥座,有的莲瓣上特意不施釉,露出黄白色胎体,绿白相映显得形象更为逼真。上部塑成一蹲踞的狻猊狮形坐兽,兽首高昴,张口露牙,两眼斜视,尾巴上翘蹲在莲蓬果上。前足踩在一彩球上,颈间系三枚响铃,姿态雄健,生动活泼。狻猊为传说龙生九子的第五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故香炉多以为盖。胎呈黄白色较松软,低温铅釉,釉色肥厚。江西吉州窑烧造。1963年宿松县隘口乡清河村元祐二年﹙1087年﹚宋墓出土。

从以上三件器物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三件文物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它们都出自北宋中期的纪年墓中,成为鉴定同类文物年代的标准器。从而使其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件器物中有两件酒器是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瓷。青白瓷创烧于五代时期安徽的繁昌窑。到了北宋中、晚期,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瓷已达到最高水平。由于青白瓷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的原因,使瓷器釉薄处为白色,积釉处透青,故其总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可谓白中闪青,青中泛白,青白淡雅,色泽如玉。此类瓷器“光致茂美”,有“饶玉”的美称。宋代的贵族士大夫生活奢华,讲究品茶宴饮。青白瓷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因而深得皇家贵族们的青睐,成为宋乃至元代瓷器中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青白釉仙人吹笙壶可以说是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的经典之作,“此壶制作精致,构思新颖,造型非常独特,展现了古人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有情趣,为罕见的艺术珍品”。1994年被由耿宝昌任组长的国家文物专家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文物中的国宝级文物。先后被收入黄山书社出版的《安徽馆藏珍宝》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其照片被《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作为封面刊登。

另一件青白釉酒器莲花烫酒壶也不同凡响。执壶、注碗是一套酒器,五代时已很盛行,北宋墓中出土较多,但类似这件莲花烫酒壶的精品却不多见。

该器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注碗曲线形的口沿和执壶陡折的肩腹,展示着酒文化中直与曲、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令人观之而回味无穷。淡雅的色彩、简洁的刻划又吐露了宋人儒雅的心境。由于碗内的热水可以随时更换,因此,使用这套酒器可以达到时刻保温的目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宋人对饮酒的嗜好以及其中的诸多讲究之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表现了一千多年前南唐大臣韩熙载举办家宴歌舞行乐的场景。在该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茶几上摆放了二十几件瓷质茶具、酒器,其中就有两套莲花烫酒壶。韩熙载是南唐国的重臣,他家使用的东西,应该说很有可能是皇帝赏赐的,可见青白釉莲花烫酒壶在五代南唐时期就是非常名贵的器物。此壶除了同青白釉仙人吹笙壶一样被收入《安徽馆藏珍宝》、《中国出土瓷器全集》以外,一九八二年其照片还被人民画报作为封四刊登,紧接着又被国家邮电部作为特种邮票向全国发行。

绿釉狮形香薰的名气虽不及上述两件酒器,就其价值而言,却毫不逊色于前者,堪称吉州窑同类器物中的极品。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炉宋时称“出香”。这件出香造型如覆莲座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的莲蓬正好是香炉盖,盖顶的狮形坐兽蹲在莲蓬上,兽张口,炉烟便从此出。寓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香文化之中。此外,该香薰成熟使用低温铅釉技术呈现的绿色,为后来彩瓷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注:本文2009年12月发表在中国核心刊物《南方文物》2009年第四期。

END

本期编辑:唐华栋

>>>>>>>>'诗乡宿松”诚邀您加入>>>>>>>>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