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梢斑螟

 觅书时代 2018-04-29
识别特征
翅展22-28mm。额圆,黑褐色,头顶竖鳞淡黄色。下唇须黑褐色,第二节扁宽,内侧有凹槽。下颚须淡黄棕色刷状,与下唇须第二节等长。雄性触角干基部弯曲,鳞脊宽厚。前翅红褐色,亚基线及内横线银白色向外倾斜,中室端脉斑白色细条纹状,外横线白色弯曲中部向外突出成钝角,外缘线黑色。后翅灰褐色,外缘及翅脉暗褐色。双翅缘毛灰褐色。
形态特征
图片图片

成虫 体长 10-13 mm,翅展约 20-26mm。前翅赤褐色,近翅基有1条灰色短横线,内、外横线呈波状、银灰色,两横线间有暗赤褐色斑,靠近翅前后线则有浅灰色云斑,中室端部有一新月形白斑,缘毛灰褐色。后翅浅灰色,外线晗褐色,缘毛淡灰褐色。

 椭圆形,长径 0.8 mm,短径约 0.5mm。初产卵为乳白色,孵化前变为黑褐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15-22 mm。体漆黑色或蓝黑色,具明亮光泽。头部红褐色。前胸背板及腹部第九、十节背板为黄褐色。体上具较长的原生刚毛。腹足趾钩为双序环,臀足趾钩为双序缺环。

 蛹 赤褐色或暗赤褐色。体长11-14mm,宽 3-4 mm。头及腹末均较圆钝而光滑,尾端有钩状臀棘6根,排成弧形。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在浙江和陕西均为1一年一代,以初龄幼虫主要在雄花序内越冬,也有少数在被害果、消内越冬的。在浙江淳安一带,越冬幼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转移,蛀入马尾松新摊花枝、火炬松嫩枝或逐渐膨大的先年生马尾松球果内取食危害。5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蛹期。5月下旬始见成虫调化,终见于7月下旬。6月中旬至8月初为卵期。6月下旬至翌年6月中旬为幼虫期。在陕西桥山林区于5月中旬开始转移,危害球果及嫩梢,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转移危害盛期。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底7月初成虫羽化。7月中旬孵出幼虫,蛀入推花序或当年遭受过虫害而枯死的光年生球果、当年生枝梢内取食危害,并于其中越冬。 成由多在白天羽化,在陕西以8-12时羽化最多,在浙江则以16—20时最多。蛹壳遗留于原坑道内。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最多1天诱获成虫2690头。成虫寿命7-13天,平均9.4天。卵产在聚生雄花的被害技或虫害果上。据观察,在浙江7月初开始,初龄幼虫取食残存而干枯的被害枝、果,取食量较少,发育较缓,11月后在残存雄花枝坑道中吐丝结网,封住坑道口,并在其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马尾松雄花散粉结束雄花枝生长,先年生球果开始膨大时,3龄前后的越冬幼虫弃残技、果,蛀入新技、果中,形成坑道。转移在夜间进行。蛀孔外覆盖有黄白色薄丝网。雄花枝内坑道平均长3.9cm最长 10.5cm,宽 2.2-4.0 mm。雄花枝仅剩枝皮而弯曲、折断。被害技基当年则萌生 1-3个小芽,平均生长量仅 1.4 cm,短于正常技 4.2 cm;基径 l.9 mm,细于正常枝1.3 mm。树木几经危害,形成小而密的树冠。据在陕西观察,其幼虫主要危害无年生球果,只是在结实不良的情况下,才危害当年生枝、果。幼虫大多从光年生球果下部近果柄基处蛀入,蛀食果轴、种子和果翼,残存果鳞及少量果轴,坑道光滑,略呈“U”字形。幼虫多在夜间爬至蛀孔,啃咬孔口果鳞,孔径约 2.5-5.5 mm。光年生球果受害后,轻者局部组织变褐枯死,果形弯曲,种子量少而质劣;重者则整个球果被毁,种子颗粒无收,仅残存外果鳞,于缩枯死,紧闭不开,严重影响当年采种和天然更新。当年生球果受害后,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的正常供应被切断,球果很快干缩枯死,提早脱落,影响来年种子产量。当年生枝梢受害后,往往形成大量枯梢,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 幼虫老熟后,即在被害的先年生球果或当年生枝梢内化蛹。化蛹率高低因地而异,如在浙江的化蛹率高达 80%,在陕西仅 20-25%,其余幼虫则因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寄生而死亡。蛹期13-25天,平均约20天。 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中、老龄林重于幼龄林;雄花多的植株重于雄花少的植株;阳坡重于阴坡。 天敌 有斑螟大距例沟英蜂、考氏白英蜂、球果卷蛾长体茧蜂,其中以球果卷蛾长体革峰寄生率最高,一般寄生率为20%左右,有时高达35%以上。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球果及嫩梢。嫩梢受害后弯曲、枯萎、倒伏、披头散发;主梢受害,可造成秃顶,丛生呈扫帚状;球果受害可导致畸形或干缩,不能结实。

分布

辽宁、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台湾、广东、四川  

防治方法

1.检疫对樟子松梢斑螟、揪螟应加强检疫措施,以防止其进一步蔓延。 

2.林业技术防治(1)对挑蛀螟应结合疏果摘除虫蛀桃和及早处理越冬寄主,以压低虫口密度。(2)对果梢斑螟在选择种子园时应注意与同一树种的天然林隔开。(3)对微红梢斑螟、樟子松梢斑螟应搞好幼林抚育,促使幼林提早郁闭;同时要加强管理,避免乱砍滥伐,禁牧,修技留桩短、切口平,减少技干伤口,以防止成虫在伤口上产卵;又在越冬幼虫出蛰前剪除被害梢果,及时处理。(4)对揪螟尽可能截干造林,将带虫苗干烧毁。(5)及时松土、除草、割除藤蔓,以破坏油水野螟成虫的栖息环境。(6)于刺槐母树林周围种植花期较刺槐花期为早的其他豆科植物,以诱集成虫产卵,产卵期过后将其他豆科植物掩青沤肥。(7)对赤松梢斑螟以在林冠下营造幼林最为安全,随着幼林成长须保留一定数量的阔叶树将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3以上。(8)冬季深挖土可直接降低竹织叶野螟越冬幼虫的虫口密度。(9)对红脉稳螟应捡拾落地虫果、除去虫穗。

 3.人工防治 (l)在樟子松梢斑螟化蛹前后铲除凝脂团达韧皮部,以消灭其中老熟幼虫及蛹。 (2)结合冬季抚育修剪,除去黄杨绢野螟的越冬虫苞,集中销毁。 (3)冬春对苗圃、幼林及散生树进行普查,发现虫梁立即剪除,集中焚烧。每年进行2次,并且要与毗邻单位联防,以消灭揪螟。 (4)用高校剪剪除缀叶螟虫巢、沤肥或喂鸡鸭。 (5)对红松人工幼林可于春季剪除赤松梢斑蝗虫害枝,集中烧毁。

 4.灯光诱杀对果稍斑螟、赤松梢班螟黄杨绢野螟柠条坚荚斑螺缀叶丛螟沙枣暗斑螟黄翅缀叶野螟的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 

5.生物防治 (1)释放长距茧蜂防治低虫口密度下的微红梢斑螟、樟子松梢斑螟。 (2)对缀叶丛螟可于幼虫入土期于树干基部周围地面喷撒2亿/g白僵菌粉,然后耙松土层,以杀死入上幼虫。亦可招引益鸟除治害虫。 (3)对红脉穗螟在花期或幼果期可应用苏云金杆菌乳剂 100倍液加 3%苦棕油(0204乳化剂乳化)喷雾。

 6.化学防治 (l)对幼龄幼虫可喷射90%敌百虫晶体或50%李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m%杀螟松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磷胶乳油1000倍液。 (2)在 1-2年生幼林对揪螟幼虫可于 4月下旬报施 3%吹哺丹颗粒剂,每株用药 25 g。施药方法:在树干基部周围约 30 cm范围内进行三点理药,人士深 20 cm,每点浇水 500ml,然后封土。对摈榔上红脉稳螟,可在第一批花个别开放时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如与氮磷钾肥混施则可获防虫增产效果。每株树混合施3%吹哺丹颗粒剂O.25 kg.氯化钾0.15kg,过磷酸钙 0.2 kg、尿素 0.05 kg于树冠下深约 1cm、直径 lm的半环沟内,施后覆土压实。如土壤过干,应适当灌水。 (3)应用 40%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 100倍液涂抹被害部位,以毒杀沙枣暗斑螟。 (4)对竹螟蜜源地的板栗及株树可用规%敌敌畏 2000倍液喷雾,以毒杀成虫。 (5)应用 50%甲胺磷乳油注入毛竹竹秆,每株 l-2 ml,可毒杀竹螟。 (6)对樟子松梢斑螟可用磷化锌毒签堵孔。 (7)在落叶松隐斑螟幼虫下树越冬前于树干上涂上澳氰菊酯乳油毒林或捆上毒绳,以毒杀之。 (8)对挑蛀螟成虫可用性信息素诱杀。 [1]

保护及保存现状

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和价值

环保与生态用途

开发利用现状
野生未开发利用
保护建议
不详[2]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节肢动物门(十四) 展开收起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橄绿歧角螟
黄带歧角螟
白纹歧角螟
切翅歧角螟
朱硕螟
葡萄卷叶野螟
阿萨姆梢斑螟
短纹斑水螟
褐纹翅野螟
毛萼肯蚖
细点拟斑螟
柞褐叶螟
天目山巴蚖
稻纵卷叶野螟
黑斑金草螟
双纹金草螟
目纹栉角斑螟
伊锥歧角螟
瘤翅斑螟
长须曲角水螟
白条紫斑螟
黄缘髓草螟
黑斑暗水螟
黑顶暗水螟
黄褐暗水螟
黄翅缀叶野螟
瘤角斑螟
齿斑翅野螟
肯蚖
褐斑翅野螟
回纹斑水螟
松蛀果斑螟
白缘蛀果斑螟
黑缘白丛螟
斑点须野螟
宽带须野螟
白桦角须野螟
白翅角须野螟
秀峰斑螟
日本肯蚖
橙黑纹野螟
竹绒野螟
接骨木尖须野螟
艳双点螟
金双点螟
赤双纹螟
纹歧角螟
绿翅绢野螟
大黄缀叶野螟
金黄镰翅野螟
黄杨绢野螟
黄黑纹野螟
棉卷叶野螟
黑脉厚须螟
赭缘绢野螟
竹织叶野螟
白斑翅野螟
麻楝锄须丛螟
缀叶丛螟
微红梢斑螟
桃蛀螟
松梢斑螟
果梢斑螟
我爱你的眼睛创建,天星甜筒秀江河我爱你的眼睛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