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前县历史文化系列运河文化篇

 昵称53035301 2018-04-29

不该被遗忘的台前大运河

袁冰洁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但濮阳人在为之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免不了有些落寞:作为京杭大运河关键河段之一的台前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台前段),却不在名单之列。台前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河南的唯一一段,由于已经完全断流,正渐渐荒废于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作为曾经京杭大运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前大运河不应该被遗忘。

疑似被遗忘的台前大运河

打开百度百科,输入“大运河”,里面有对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的分别介绍。

在介绍京杭大运河时,百度百科这样说:“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进一步在百度百科键入“京杭大运河”,看到的是这样的介绍:“……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百度百科在介绍京杭大运河时,将京杭大运河中曾经非常重要的一段——台前大运河忽略了。记者又浏览了数篇介绍京杭大运河的文章,里面也都没有提河南,其中不乏有比较出名的专家学者的文章。

对此,由许广州、郭庆杰、杨晓新、李汉川、王忠民、刘旭合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台前大运河》一书,其中也介绍了一幅“元明清大运河在今地图上的路线及流经地区和穿越水系示意图”,并明确指出:“到目前为止见到的所有使用这幅地图的场合,均标注有‘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从此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等文字。这是错误的,就今天的行政区划来说,河南为运河毕竟之地。”

看到此处,不由得又想起了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时的落寞。台前县相关人士介绍说,当时中国大运河申遗时,台前沙湾闸遗迹曾被纳入京杭大运河整体申遗体系,但后来公布的最终名单中,台前大运河却不在其中,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有点沮丧的事情。

百度百科和大运河申遗最终名单同时没有将台前大运河列入其中,大运河地图上的文字标注也没有河南,一些专家学者对京杭大运河的论述中也丝毫不提及台前大运河,这是巧合?还是台前大运河已被人们所遗忘?相关人士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个,一是在行政区划上,大运河所在地区在元明清三代的确隶属于山东;二是京杭大运河台前段目前已经断流,沿途可以看到的遗迹不是太多;三是无论是县里,还是省市,的确存在着宣传不够的问题。无论如何,台前大运河很少被人提及的窘境,值得台前、濮阳和河南重视。

即便是在日渐被人“遗忘”,台前大运河却是一段真真实实的历史存在。拨开历史的烟尘,沿历史长河朔流而上,我们会发现,台前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遗落在河南台前境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不能被遗忘,而且应进一步发掘和保护。

京杭大运河流经今河南的唯一一段

台前与大运河的缘分,起始于元代。

众所周知,中国大运河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不少河段至今都还在使用之中。台前大运河,则是京杭大运河极其微小的一段,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段,还是京杭大运河中唯一流经河南的一段。

虽然一般认为贯通南北的人工运河的第一次开通是在东汉末年或西晋初年,但当时更多是借用东西向的天然河道,因而整个运道相当迂回曲折。大运河真正将南北贯通,应是在于隋代,这也是隋炀帝的一大历史功劳。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调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民工百余万人,开浚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608年,又调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开凿黄河以北的永济渠。公元610年,隋炀帝又下令整修江南运河,将大运河真正南北贯通起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大运河随着历史的河流流呀流,不知不觉就到了元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他率领的蒙古铁骑,让自己的疆域无限扩大。元朝将首都定在北京,相应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因此由西安转向北京。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显然已不能满足当时通行的需要,如何更好、更方便、更广泛地发挥运河功能,成了朝廷的一件大事。

提及元朝的大运河,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力学家郭守敬,他为元朝大运河的开通立下了汗马功劳。忽必烈进入北京后不久,就召见了郭守敬,当时,郭守敬年仅31岁,却已经是国内有名的水利专家了。忽必烈亲自召见,足见郭守敬的才华和大运河的重要。在听取了郭守敬对修复大运河的意见后,忽必烈委任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事”。随后,元中央政府又设“漕运河渠司”,郭守敬任“督水监”。

重任在身,该是郭守敬成就功名的时候了。在全面考察了江苏、山东等地的河渠后,他提出了将大运河舍弯曲直的设想,甩掉原运河从徐州向开封、洛阳、西安拐的大弯,让大运河自徐州往北经济宁至临清,再入永济渠、卫河、南运河。舍弯曲直,让运河航程缩短了近千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对此大为赞赏。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很快拉开序幕,郭守敬亲自参加工程的开工奠基仪式。根据工程安排,先是开凿了从济宁至东平县的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北运物资先由大清河至利津县行漕,出海后行海运。但由于海口处沙滩较多,七八年过后,漕运停摆。在此情况下,又决定开凿汇通河。

开挖汇通河的建议,是寿张县尹韩仲晖、前太史院令边源在元至元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288年提出来的。元廷采纳了韩仲晖、边源议,第二年就开挖会通河。主持会通河开挖工程的,依然是郭守敬。至元二十九年,会通河完工。会通河自安山至临清,流经寿张城东门,戴家庙、十里堡(今属东平县),姜庄、田湾、沈堤、沙湾、夹河、八里庙、董庄(今台前境),穿张秋(今属阳谷县),越阿城、七级(今属阳谷县)、李海雾(今属聊城),过聊城、临清入御河(今卫河),至此,京杭大运河南北全县贯通。

台前,就这样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的500多年,大运台前境内帆影点点,成为中华民族南北融合的一个重要中转点。京杭大运河台前段全长10多公里,南从山东省东平县十里铺村进入,向北进入山东阳谷县的张秋镇,途径夹河、吴坝、打渔陈三个乡镇。

为加强对会通河的管理,元朝专门在今天阳谷县的张秋镇建都水分监,台前大运河也在其管理范围。当时,张秋为往来船商经常停靠的口岸,由于张秋和沙湾相距较近,可以想象,今台前的沙湾在当时也是一派多么热闹的场景。

台前大运河的兴废史

会通河的开通使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但初期的会通河水浅岸窄,再加上疏于维护管理、泥沙淤阻和黄河溃决等原因,到了元末,会通河基本上已废弃不用。

时光很快流失到了明代,明朝统治者同样非常重视运河漕运。明成祖上台不久,就动议重修会通河,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主其事,选30万丁夫大规模疏浚济宁至临清的河道。此外,自山东汶上县袁家口到今天台前的沙湾,又修了一道新河,新河在沙湾处与旧河连接,在此情况下,会通河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大运河的全线通航也得到了保障。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海运,悉由漕运。自此,京杭大运河岁运由元代数十万石,增至400余万石,最高年份达580万石,进入漕运兴旺繁盛期。明成化年间,每年过境台前县的木船有近两万只,运送漕粮400万石左右,运军兵达16万人次。明清时代,台前境内运河两岸百货云屯,大批农副产品通过运河南来北往。

会通河通航需要大量的水源,那么多水量又从哪里来呢?当时基本上采用的是两个办法,第一是通过修建工程利用汶水补充,第二就是在今山东阳谷县张秋镇、台前县夹河乡沙湾村处引黄济运。但是,黄河在为运河补充“血液”的同时,也给运河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黄河携带的滚滚泥沙,让运河的清淤任务变得十分沉重,更为严重的是,频发的黄河泛滥,更是不断地冲毁运河工程。可以说,台前大运河通航的过程,始终有治理淤塞和应对黄河决堤相伴随。

史料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大雨持续20余日,黄河暴溢,决白茅(今山东曹县境内)及金堤北流,泛郓城、寿张等17县。六月,河复决,水漫安民山,泛会通河,沙湾一带受灾达7年。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工部尚书贾鲁率民夫15万、军士2万治理黄河、会通河。

台前大运河中最有名的治理河道的人,是明代的徐有贞。景泰四年(1453)十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有贞升左佥都御史奉命治河,携河防营驻沙湾治水衙署。其考察河道、地形,相度水势后,上《沙湾治河三策疏》,一置水门、一开支河、一浚运河。徐有贞《治水功成题名记》载:此次治河“承命于景泰癸酉(四年,1453年)之冬,经始于甲戌(五年,1454年)之春,收功于乙亥(六年,1455年)之夏,而告成于其秋......昔也,沙湾如地之狱;今也,沙湾如天之堂。”徐有贞治河后,漕河畅行安流30余载无大患。

清代,南北运河的地位更加重要,台前大运河仍为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和关键河段。但是,由于黄河日趋不稳,沙湾、张秋运河段出险越来越多,频发的洪灾致使运河也常常被中断。据不完全统计,自顺治七年(1650)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大改道前的205年间,阳谷、东阿、寿张(台前当时为寿张)三县发生大洪灾28次,其中22次系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沙湾地处运河、黄河交汇处,自然是首当其冲,灾害倍加。为治理大运河,朝廷和地方人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面对一次次袭来的洪灾和不断发生的泥沙淤塞,为保障运河的通行,运河沿线的人民,在朝廷的组织和带领下,同自然展开了一次次的殊死抗争。在治河过程中,有多少台前人因此倾家荡产甚至献出生命,至今没有确切数字,但可以想象,台前人民在保障京杭大运河畅通中,一定是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人定胜天,但有时候面对不可抗力,迂回应对也许效果更好。光绪六年(1880),黄河决孙家码头,沙湾北至张秋南坝头外淤为平地,一时间漕运不通。第二年,朝廷决定自张秋南开挖新河道,绕经陶城铺东,穿阿城,至东昌(今聊城市)。也就是说,自1881年起,运河不再流经沙湾,台前大运河在南北通航中的作用,也就此宣告结束。

从1292年到1881年,从开通到废弃,台前大运河的兴废史,是元明清一代代人民,同黄河泛滥作斗争的历史,黄河一次次决口,人民一次次治理。而今,当年的喧嚣归于沉寂,点点帆影早已远去,曾为大运河补充“血液”的黄河依然流经台前,但运河却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唯有沿岸点点陈迹,诉说着曾经的热闹和喧哗、血汗与泪水。

在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地位

从台前大运河的历史可以看出,其之所以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跟黄河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正是黄河的一次次决口,加大了运河的治理力度,最终运河不得不改走他道,告别台前。

虽然贵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历史上的黄河,在其中下游尤其是下游地区一点也不安澜,她携裹着滚滚泥沙,奔流而下,“善淤、善决、善徙”。而台前大运河正好处于黄水北决的要冲,易受黄河之害,同时又处于大运河的最高河段,水源不足,这两者共同决定了黄河对台前大运河影响甚巨。

一方面,由于台前大运河地势高,又缺乏水源,经常发生运河水位太低无法兴运的情况。水源不足,大运河必取黄河之水,否则运河就会因为水浅而失去通航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本为济运的黄河水,又常常坏运,为运河带来大量泥沙,使运河淤塞。更为要命的是,黄河一旦泛滥决口,运河必遭灭顶之灾。人们要完全驾驭如黄河这样巨大的自然力,谈何容易。

可以说,台前大运河存在的500多年,运河对黄河的感情,用爱恨交织来形容并不为过。对于运河而言,黄河是其水源的重要“源头活水”,要靠黄河水的输入来补充自己的“血液”,有时还直接让黄河协助自己承担了通航功能。但是,黄河巨大的能量和桀骜不驯的性格,也让运河深受其害。黄河屡屡决口,使得台前大运河显得极其脆弱,随时会被黄河水冲断。正因为如此,台前大运河从修通那天起,几乎就伴随着不间断的治理,由此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实在难以概括和形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从一开始起,台前大运河就注定了必将废弃的命运。但是,纵观台前大运河的兴废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在京杭大运河中有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豪不夸张地说,台前大运河特殊的地里位置和地形特征,决定了其曾经在京杭大运河中的地位也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台前大运河畅通,整个大运河就畅通,台前大运河受阻,整个大运河就受阻。作为最易出现问题的一段,台前大运河在元明清三代运河漕运史上,尤其是运河漕运史上,常常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成为国家经济命脉的承载着着,成为大运河治理的重中之重。

台前大运河不该被“遗忘”

大运河的开凿、维护和长期的漕运功能,不仅在台前县沿运河地区留下了丰富的运河遗迹与文物,而且还形成了宝贵的区域历史文化。他们,无论是中国大运河,还是对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2014年夏天,笔者曾经到台前大运河沿岸的吴坝乡、夹河乡和打渔陈乡进行走访,发现从表面上看,夹河、吴坝、打渔陈三个乡镇,已经和黄河沿岸其他村庄没什么两样,大运河河段基本上已经踪迹难寻。但在不少地方,依稀可以看出大运河留下的遗迹和文物。比如,在夹河乡沙湾村,有一个“沙湾闸遗迹”碑,是台前县人民政府近些年树立的。在夹河乡八里庙村北,有一处大河神祠遗址,遗址上有一个“大河神祠”碑,是河南省文物局在1993年拨款修建的。

除了部分留下来的运河印记和文物古迹,因运河而生的运河文化,至今依然流淌在运河沿线台前人的血脉里。这些文化,体现在地名、语言、地名、民族、文学等各个方面。

在地名上,台前县的夹河乡、吴坝乡和打渔陈乡,很多村庄的地名,具有明显的运河特色。这三个乡的村庄名称中,常带有“堤”“湾”“河”“坝”等与水有关的字眼,而同样是台前县的其他乡,因为没有运河经过,因此村庄中带有上述字眼的就很相对少了很多。

语言方面也特别有意思,虽然同为台前县,但运河流经的台前东边的夹河、吴坝、打渔陈三个乡镇,其方言与山东临清、济宁非常相似,与台前县西边的诸乡镇则差别较大。同时,山东济宁、临清一代的方言,又与典型的齐鲁口音也有一定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推测,这是因为山东临清、济宁与夹河、吴坝、打渔陈都是运河流经的区域。因为运河通航的原因,这些区域人们的口音,在一定程度上更糅杂了其他地方的口音。

受运河文化的影响,台前的民族分布也比较有趣。回族是台前县的第二大民族,台前县的回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最靠东的三个乡,也就是吴坝、夹河和打渔陈三乡,再具体一点,主要分布在这三个乡的堤头村、侯庄村、崔庄村、许庄村、八里庙村、西杨庄村、王堂村等,而这几个村庄,全部都在运河流经的线路旁。众所周知,我国的回民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正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才加深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台前大运河泱泱七百年多年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学艺术。2007年,河南省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队在台前县夹河乡,发现了几名大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并对船工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整理。此外,历代文人还留下了很多歌颂运河、反映运河治理的诗歌,而今,运河已经断流,这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这些诗文作品,却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让这段大运河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当雄壮的黄河号子再次唱起,我们心中,会否荡起对台前大运河当年热闹的点点骄傲记忆?

2009年4月20至23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岩土文物与遗址研究所所长葛川等一行三人,前来考察台前大运河。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台前大运河虽短,但十分重要。有关省、市、县政府要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强化文物保护,以造福子孙后代。但是,大运河遗产如何保护?大运河文化内涵如何挖掘?大运河又如何再次为沿线人民造福?却是一个深刻的课题。但可以肯定,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台前大运河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不能仅仅沉睡在属于自己的历史里,也不应该被遗忘,因为台前大运河不仅代表着台前,更代表着濮阳和河南。而作为濮阳人,我们有责任,不让这条断流了一个多世纪的河流,也断流在国人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袁冰洁,濮阳日报社资深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