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前县沙湾段运河考/崔彩云

 zqbxi 2019-08-12

2014622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八年申遗,终于梦圆。台前县沙湾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河南省的唯一段运河。沙湾段不仅是古运河治理和漕运之要地,还拥有明代徐有贞治河碑、镇河铁犀等文物遗存。沙湾段运河代表河南申遗,是河南之骄傲。

沙湾村始建于元代,地处黄河与运河交汇处,系京杭大运河咽喉地带。元明清三代史书,出现沙湾之名达百次。数位皇帝于治河敕书、口谕中提及沙湾明廷重臣王永和、石璞、徐有贞、刘大夏白昂等曾先后于此治河,并于村中建治水衙门。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河工多次过往该村,可见其在运河史上之重要地位。我的故乡是台前县沙湾村,家宅西乃运河故道,余听着运河故事长大,对此心有千千结。喜闻大运河申遗成功,热泪纵横。仅以此文献给默默无闻付出的京杭大运河保护者、申遗志愿者,并祝贺申遗成功。

 

             台前县沙湾段运河考

                         

          台前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崔彩云 

                                                                                                                                                                                          

今台前县夹河乡沙湾村始建于元代,原名三湾,因大运河于此转弯三道而得名。后因黄河屡冲运河沙淤,形成一道曲线,村民沿运河堤筑屋而居遂易名沙湾。

    该村曾隶山东省东阿县、寿张县,1964年起先后属河南省范县、台前县村踞京杭运河咽喉要津、黄河东流北泛地带运河研究专家杨广勤史国强先生在《京杭大运河申遗,濮阳市责无旁贷》一文中指出千里运河,难在台前段。台前段通则千里运河通,台前段活则千里运河活。台前段实则指沙湾段。沙湾乃北河治理重地,元明清三代朝廷重臣曾躬于此治河,建闸、桥、堤、堰等多处河防与调控设施。沙湾与运河、黄河息息相关,其历史乃是一部可歌可泣之治河史。

至元二十三年(1286),寿张县尹韩仲晖、前太史院令边源建言,开挖安山至临清运河,“比陆运利相十百”。 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廷采纳韩仲晖、边源议,开挖会通河。《元史·河渠一》载:“开河置闸,引汶水达舟于御河,以便公私漕贩。省遣漕副马之贞与源等按视地势,商度工用,于是图上可开之状。诏楮币一百五十万缗、米四万石、盐五万斤,以为佣直,备器用,征旁郡丁夫三万驿遣断事官忙速儿(猛苏尔)、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等董其役。首事于是年正月己亥,起于须城安山之西南,止于临清之御河。其长二百五十余里,中间闸三十有一,度高低、分远迩,以节蓄泄。六月辛亥成。凡役工二百五十一万七百四十有八,赐名会通河。”此河自安山至临清,流经寿张(今梁山县寿张集)城东门,戴家庙、十里堡(今属东平县),台前境姜庄、田湾、沈堤、沙湾、夹河、八里庙、董庄等村,穿张秋(今属阳谷县),越阿城、七级(今属阳谷县)、李海雾(今属聊城),过聊城、临清入御河(今卫河),初步完成京杭大运河沟通工程。但因会通河岸狭水浅,难负重载,海运不罢。新开京杭大运河全程1700公里,较之隋唐时航程缩短900公里。

会通河开挖后,张秋镇由寿张、东阿、阳谷三县分辖。运河东隶属东阿县;运河西以西关至谯楼(鼓楼)东西大街为界,南属寿张县,北属阳谷县。由此而始,历元明清三代。东平县以下、东昌以上运河岸亦由三县分管。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兖州府志》载:“由东平而北入寿张县境,县在漕河西三十里。应管河岸,南自东平之戴家庙、北至东阿之沙湾,长二十里......由寿张而北入东阿境,县在漕河东六十里。应管河岸,南自寿张之沙湾、北至阳谷之荆门上闸,长二十里......由东阿而北入阳谷县境,县在漕河西五十里。应管河岸,南自东阿之荆门上闸、北至聊城之官窑口,长四十里,入东昌界。”时沙湾村属寿张县辖。“寿张在运河西岸,沙湾五空桥北至张秋,皆其境也。邑无洪川大泽,所记诸水旧迹湮沦,多不可考。大率济水北流故道,其后为黄河决流耳。”(明万历《兖州府志》)

元明清时期,运河管理机构健全,有些重要管理机构驻剳张秋镇。其中有都水分监、工部都水分司、布政分司、都察院分院、捕河通判衙署等。寿阳阿三县管河主簿厅,亦分驻张秋镇。“明景泰初,濒河州县各设判官主簿一员。寿张、东阿、阳谷三县,濒河设主簿,分署张秋镇。至嘉靖十年,裁东阿主簿并入寿张。国朝因之。”(清光绪二十六年《寿张县志·官师志》 治河衙署(治河指挥部),俗称武衙门,设于沙湾,驻有河防营及临时治水官员。沙湾北距张秋5公里,张秋系运河重镇,沙湾为治河要地,治河史书多将张秋、沙湾并提。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五月,大雨持续20余日,黄河暴溢,决白茅(今山东曹县境内)及金堤北流,泛郓城、寿张等17县。六月,河复决,水漫安民山,泛会通河,沙湾一带受灾达7年。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工部尚书贾鲁率民夫15万、军士2万治理黄河、会通河。七月河道,八月决水故,九月舟楫通行,十一月诸埽堤成,水土工毕,河复故道。元末,会通河因年久失修而淤废。

明初会通河,为元漕故道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黄河决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黑羊山,注长垣、濮州、范县、寿张,溃沙湾运堤,村聚为墟,会通河淤,济宁至临清舟楫不通。洪武中,沙岸冲决河道淤塞故于陆路置八递运所,每所用民丁三千,车二百余辆,岁久民困其役永乐初屡有言开河便者 上重民力未许至是济宁州同潘叔正言会通河道四百五十余里其淤塞者三之一浚而通之非惟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明太宗实录》卷一一三)

成祖永乐九年(1411)二月,明廷采纳潘叔正言,命工部尚书宋礼总领疏浚会通河。调山东丁夫16.5万,清挖河深4.3米、宽10.6米。并将汶上袁口(今属梁山)至沙湾段河道废弃,改线东移10公里,开新河60公里,两头接旧河。宋礼纳汶上老人白英言,建南旺分水工程,于汶河下游筑戴村坝,截汶水至南旺高地分流南北。刑部侍郎金纯开复黄河故道,南起黄陵崗,引黄河支流过沙湾闸入运河以增水源。至六月二十二日疏浚完功,会通河复通。永乐十三年(1415),罢海运,悉由漕运。自此,京杭大运河岁运由元代数十万石,增至400余万石,最高年份达580万石,进入漕运兴旺繁盛期。

宣宗宣德十年(1435)九月,攒运粮储总兵官和各地巡抚以及廷臣会议,次年治河事宜其中一款道:“沙湾、张秋运河,旧引黄河支流自金龙口入焉。今年久沙聚,河水壅塞,而运河几绝,宜加疏凿。”(《明英宗实录》卷九,宣德十年九月壬辰。英宗正统元年(1436)疏浚沙湾西南旧引黄故道(赵王河),作斗门。

    正统二年(1437)九月,黄河决濮州、范县,沙湾运河决口,境内洪水为灾。正统十三年(1448)七月,黄河决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溃沙湾东堤,穿运河夺大清河(原系济水、汶水合流故道,后为东阿县鱼山以下黄河故道)入海,漕运受阻。上遣工部侍郎王永和前往治理。“永和至山东,修沙湾未成,以冬寒停役。且言河决自卫辉,宜敕河南守臣修塞。帝切责之,令山东三司筑沙,趣永和塞河南八柳树、疏金龙口,使河由故道。明年正月,河复决聊城。至三月,永和浚黑洋山西湾,引其水由太黄寺以资运河。修筑沙湾堤大半,而不敢尽塞,置分水闸,设三空放水,自大清河入海。且设分水闸二空沙湾西岸,以泄上流。而请停八柳树工,从之。”(《明史·河渠一》)三分水闸通小盐河大清河分支),位于沙湾村北沙湾运河西岸分水闸,筑于赵王河(灉河)入运口,址于今沙湾村西南、夹河乡政府驻地南200米路西。1958年,开挖沙湾西南取石修黄河坝头,于闸两旁挖出石镇河水兽各一,长约1米、宽0.4米、高0.45米。此兽名谓虫八 虫夏(音八夏。八、夏二字左,各加一虫字),传说龙九子之一,擅水性,喜吃水妖。故雕其像于石上,置桥闸两旁以镇水。

代宗景泰二年(1451),敕山东、河南巡抚都御史洪英、王暹协力合治,务令水归漕河。“时议者谓‘ 沙湾以南地高,水不得南入运河。请引(济宁)耐牢坡水以灌运,而勿使经沙湾,别开河以避其冲决之势。’或又言:‘引耐牢坡水南去,则自此以北枯涩矣。’甚者言:‘沙湾水湍急,石铁沉下若羽,非人力可为。宜设齐醮符咒以禳之。’帝心甚忧念,命工部尚书石璞往治,而加河神封号。“璞至,浚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而沙湾决口如故。乃命中官黎贤、阮洛,御史彭谊协治。璞等筑石堤于沙湾,以御决河,开月河二,引水以益运河,且杀其决势。三年五月,河流渐微细,沙湾堤始成。乃加璞太子太保,而于黑洋山、沙湾建河神二新庙,岁春秋二祭。”(《明史·河渠一》)明代治河中,凡河决重灾区,皆请建河神庙祠,开工前或竣工后举行祭祀典礼,祈祷或答谢河神之庇佑。

景泰三年(1452),石璞请建八里庙(今属台前县)太河神祠,即大河神祠。《明景泰三年诏建太河神祠遣官祭告文》载:“制曰:兹者河流泛溢,自济宁州以南至于淮北,民居田亩皆被垫溺,所在救死不赡,朕每伤切于怀......专俟感通,以慰悬切,谨告”。景泰六年(1455)六月初三,“皇帝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徐有贞奉香币、牲醴之仪,专祷祀于朝宗顺正惠通广济大河之神”。(八里庙村北《卫黎祭文》碑。)万历四十一年(1613该祠重修,工部都水司郎中(北河郎中)谢肇淛撰《重修太河神祠碑记》。清顺治九年(1652)再修大河神祠,钦差临清砖厂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霍叔瑾撰碑文。1949年,该祠被拆毁。

景泰三年(1452)六月,大雨浃旬,黄河泛濮州决沙湾,掣运河之水直冲大洪口。“大洪,在兖州沙湾之东。盖河自雍而豫,出险隘之夷旷,其势既肆,复由而之兖土,益疏水亦肆。沙湾之东,适当其冲,是为大洪口,旧尝决焉。(明杨宏、谢纯纂《漕河通志》) 上命山东巡抚洪英督有司修筑,复敕中官黎贤、武艮,工部侍郎赵荣往治。九月,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奉命前来治河。先于八里庙大河神祠祭祀河神,祭文曰:“景泰三年岁次壬申,九月庚寅朔,初三日壬辰,皇帝谨遣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祗捧香帛币,以太牢致祭于朝宗顺正惠通灵显广济河伯之神......”运河研究专家牛建强先生《明代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与河神信仰》云:“王文来后,效果似乎不佳。河伯神祭祀后的效果既然不甚显著,那就不妨试试其他神灵的收效,甚至连铁牛也搬了出来,真是病急乱投医。景泰四年二月初一日,(帝)命山东巡抚薛希琏、河南巡抚王暹分祭东岳泰山神和境内应祀的河渎诸神,希望对治河有所帮助。十一日,景帝命‘京厂给铁牛十八、铁牌十二。铁牛于治河有何作用?古人认为:牛,黄色,属土,可克水,故铁牛被用来镇水。”八里庙大河神祠置铁牛两只,各重500公斤。

景泰四年(1453)正月,运河“复决新塞口之南,诏复加河神封号。至四月,决口乃塞。五月,大雷雨,复决沙湾北岸,掣运河水入盐河,漕舟尽阻。帝复命璞往。乃凿一月)河,长三里,以避决口,上下通运河,而决口亦筑坝截之,令新河、运河俱可行舟。工毕奏闻。帝恐不能久,令璞且留处置,而命谕德(官名)徐有贞为佥都御史耑治沙湾。”(明史·河渠一) 

    景泰四年(1453)十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有贞升左佥都御史奉命治河,携河防营驻沙湾治水衙署。其考察河道、地形,相度水势后,上《沙湾治河三策疏》,一置水门一开支河一浚运河诏从其言。有贞于是大集民夫,躬亲督率,治渠建闸,起张秋以接河、沁。河流之旁出不顺者,为九堰障之。更筑大堰,楗以水门,阅五百五十五日而工成。”(《明史·徐有贞传》列传第五十九徐有贞《敕修河道功完之碑》载:臣有贞乃经营焉作治水之闸疏水之渠起张秋堤之首西南行九里而至于濮阳之泺又九里而至博陵之又六里而至于寿张之沙又八里而至于东西影塘又十有五里而至于白岭之湾又三里而至于李之涯由李而上又二十里而至于竹口莲花之池,又三十里而至于大之潭乃逾范暨濮又上而西凡数百里,经澶渊以接河沁河沁之水过则微则利,故遏其过而导其微,用平水势。既成,名其渠曰广济,闸曰通源渠有分合而闸有上下凡河流之旁出而不顺者,则堰之。堰有九,长袤皆至丈万(疑有误)九堰既设,其水遂不东冲沙湾,乃更北出,以济漕渠之涸。

徐有贞《治水功成题名记》载: 此次治河“承命于景泰癸酉(四年,1453年)之冬,经始于甲戌(五年,1454年)之春,收功于乙亥(六年,1455年)之夏,而告成于其秋......昔也,沙湾如地之狱;今也,沙湾如天之堂。”此后,漕河畅行安流30余载无大患。徐有贞撰文并书丹《敕修河道功完之碑》,民国期间倒地,1949年黄河决口枣包楼时淤没。1990年3月该碑出土,重立于八里庙村北大河神祠遗址。          

 沙湾感应祠,此亦值得一提。徐有贞在《治水功成题名记》中云:“铸玄金而作法象之器,建之堤表大河、感应二祠之中,以为悠久之镇。”大河祠,即八里庙村北大河神祠。感应祠,又称大感应庙,亦称大王庙,址在沙湾村南。该祠为何取名感应? 缘于徐有贞一梦。民国二十三年《东阿县志·杂记》载:“景泰中,徐武功(徐有贞曾被封为武功伯)治河求发源地不得,乃投以物试之,凡数处不受。武功曰:‘水流则不受物,源不在是。’一再投之他所物,乃受。曰:‘此水源也。’百计塞之不效。梦一高僧受简曰:‘至人无欲。’乃悟。曰:‘此下殆有龙窟。龙所欲者,珠也。’于是铸长铁柱贯锅底而下焉,水始受塞。盖铁汁能蚀珠,龙爱珠,故去耳。”因此梦灵验,徐有贞特请建感应祠。谢肇淛《北河纪·河灵纪》载“感应祠在沙湾,祀大河之神。景泰间敕建,仍加封朝宗顺正惠通灵显广济大河之神。其左祀护国金龙四大王及平浪侯晏公、英佑侯萧公,以春秋二仲及起运,运毕凡四祭。北河郎中主之。”万历三十九(1611)年至四十四(1616)年,谢肇淛任北河郎中。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铜瓦厢北冲沙湾,感应神祠被冲圮几尽。后又修复,先后有僧人虚蓬(音)和道士苏教田、住持该祠。20世纪30年代感应祠被黄水冲毁。

英宗天顺八年(1464),山东按察佥事刘道自沙湾村南大感应庙起至沙湾村北修石堤一道,长160丈。宪宗成化七年(1471),山东按察佥事陈善于沙湾村北(今夹河乡第一中学北)建积水闸。明万历《兖州府志》载:“曰沙湾闸,在旧黄河口,成化七年佥事陈善建”陈善又自沙湾起至张秋荆门驿修石堤一道,长1903丈。明山东学道毕瑜《按察副史陈公政绩碑》载:“凡役于官者悉听民隙采石以纳,不五载沿堤垒石鳞次以里计之。张秋东岸十二里有奇、南旺湖西岸八十里有奇,而凡窊(同洼)者培之、高浅者浚之、深塞者疏之,通沙河达临清,植柳数百万,盘根环堤,浓荫蔽路,自是河不为患。”1958年,开挖积水闸石头黄河坝头挖出方石一块,上刻“积水闸”三个大字

孝宗弘治二年(1489)五月庚申(初三),黄河决开封及封丘荆隆口(又称金龙口)。其中一支泛水经曹州,由沙湾入运河北冲张秋金堤。九月,上命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为户部侍郎治河。白昂奉敕“会同山东、河南、北直隶巡抚都御史督同三处分巡、分守、知府等官,自上源决口至于运河一带经行地方,逐一踏看明白制定治河方案。发夫卒河南5.3万、山东11万、南北直隶9万,北堵南分、上浚下疏、修堤筑坝,以防黄河北冲,以卫沙湾、张秋要津。弘治三年(1490)十一月竣工,水患稍息。
     弘治五年(1492)七月,黄河复决荆隆口,由黄陵岗趋沙湾入张秋。八月,命工部左侍郎陈政兼都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同工部员外郎陶嵩、署员外郎主事张谟前往治河征河南丁夫8万,山东丁夫五5万,凤阳、大名二府丁夫2万,地兴工,分官督役。治未果,陈政卒。

弘治六年(1493)二月丁巳(二十二日),升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刘大夏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治河。霖雨大溢,黄河暴涨决荆隆口,溃张秋南运河东岸,夺汶水入海。沙湾上下大水浩淼,民舍尽没。  弘治七年(1494)五月甲辰(十七日),平江伯陈锐、太监李兴奉命会同刘大夏,率河南、山东夫卒12万治河。夏,河复决,溃沙湾东堤入海,至漕水尽去,舟楫鳞集。夏半,乃于张秋南上流西岸疏月河三里,先恢复漕运。“相地于旧决之南一里,用近世减水坝之制,植木为杙,中实砖石,上为衡木,著以厚板。又上墁以巨石,屈铁以键之,液糯以埴之。坝成广袤皆十五丈,又其上甃石为窦,五梁而涂之,梁可引缆,窦可通水。俾水溢则稍杀冲啮 ,水涸则漕河获存,庶几役不重费而功可保。”(明大学士李东阳《张秋镇减水石坝记》)俟冬水落,于十二月堵塞张秋南东岸90余丈决口。弘治八年(1495)二月,治河竣工,孝宗赐名张秋曰安平镇。自此,百余年间漕运畅通。或有漫溢,皆及时治理。

副都御史刘大夏所建五窦桥,即五孔桥。明万历《兖州府志》载:“五空桥,在张秋城南,运河东岸,于沙湾相对,即减水石坝也。弘治四年(误,应为弘治七年),都御史刘公大夏既塞张秋河决,乃建减水石坝,广袤各十五丈。又于其上甃石为五窦,以泄漕渠余水入之小盐河。”

弘治九年(1496)春至弘治十三年(1500)春,自荆门驿南筑石堤。“长以步计者二千二百八十有四,高以层计者十有四”,每数十丈设有石阶以登降。明大学士谢迁《安平镇石堤记》载:“堤必甃之以石,庶可以障湍激之悍,。沙湾石堤无恙,此明验也。”此次修堤,乃借鉴沙湾筑石堤之法。

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工部郎中徐九思治张秋,筑沙湾北旧黄河口减水闸桥。徐九思爱民如子、刚正廉洁、不畏权贵。严嵩党羽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察东南路过此地,徐九思因河务繁忙未出迎,惹文华谩骂而去,因此结怨嘉靖三十六年(1557)二月,徐九思遭赵文华陷害被罢官。《明史·循吏传》载:“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时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师东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赍牒往谒,文华嫚骂而去。会迁高州知府,文华归,修旧怨。与吏部尚书吴鹏合谋构之,遂坐九思老,致仕。”

思宗崇祯七年(1634)八月,黄河决荆隆口,溃沙湾东堤,挟汶水夺大清河入海。

清代,黄河日趋不稳,沙湾、张秋运河出险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顺治七年(1650)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大改道前205年间,阳谷、东阿、寿张三县发生大洪灾28次,其中22次黄河决口泛滥成灾。加之内涝,水灾惊人。沙湾地处运河、黄河交汇处,首当其冲,灾害倍加。

清代(具体时间不详),于今吴坝镇西董村南、运河东岸建闸一座,全部采石于东平县金山。1955年,开挖董庄取石筑张秋金堤闸。

顺治七年(1650)八月,黄河“决荆隆口朱源寨,直往沙湾,溃运堤,挟汶由大清河入海。”(《清史稿·河渠志一》)境内洪水漫流、居民溺死、田舍荡然,逃亡者过半。是年,工部都水司主事阎廷谟奉命治河,于《张秋决口行漕说》中述道:“顺治七年,谟承乏来兹,正值河伯扬波,荆隆突溃,泊天巨浪横奔运道,其浩湍激裂之势,盖百年未尝有者也......又西岸之道人桥,至十里之沙湾,则两岸俱一派汪洋,泛溜弥漫......直至八年(1651)新运邳州头帮粮艘到,亟事催僭,工方歇焉。斯时也,运舟云集沙湾,魂神具丧。以沙湾地居洼下,势若建瓴,且沙则土脉疏而易崩,湾则水势横而难行。兼以西岸万壑冲溜,若群虬横战,万马邪腾,少失手人船辄没,溺不可救,运粮官蹙眉莫骋。谟乃相视地形,探测水机,见西南一土高耸,一闸颓废,其方向形势可据以施挽拽,往经营而葺补之。亟于高土之决涯间,连船为桥,复钉以巨桩,横以大梁,著以厚板,连以钩铁。渡此口则为废闸,石以颓者整之,木以朽者易之固以灰,键以铁。渡此闸又筑一高台,台週护以桩,台上立以关,维舟而系挽焉。依此而由沙湾以趱运北上者十之三四。至五月,水大涨急,浪益汹,桥崩闸颓......道经五空桥,桥頽圮不可以引缆,而舟至此又稽矣。遂急力修葺,爰琢爰甃、爰砌爰键,先鸡而兴、既星而休,日夜仅十周,而崖削砥平,混如天成,冠以飞梁,偃如卧虹,千航万缆,连进。”此颓闸即沙湾村西南两孔闸,正统十三年(1448)王永和修筑;此圮桥即沙湾北五孔桥,弘治七年(1494)刘大夏修。明刑部主事宋祖乙撰《重修五空桥碑记》,将阎廷谟修桥经过及用工用料详述之。

顺治九年(1652)七月,荆隆口复决,溃沙湾堤、断运道,境内成泽国。工部都水司主事阎廷谟云:“七年之患又见于九年七月矣。” 顺治十二年(1655)十二月河塞水退,田地淹没冲塌仅存十之二三。

顺治十一(1654)六月甲子朔,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乘舟北上京都。九月庚寅(二十七)过安山闸至戴家庙,次日过沙湾北。其《北游录·纪程》载:“辛卯,发二十四里,折入五孔桥,桥对沙湾。汉文帝时,枣溃即此景泰四年徐有治沙湾决命曰广济渠口通源闸。自大感应庙至沙修百六十丈自沙门驿修二千九百三丈。順治庚寅(顺治七年,1650年)九月决仪隆口。壬辰(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决□朱源寨,具冲会通河之长堤,溺人畜算。至今平被水或露確突或露杨枣,有江河口下之桥北六里入秋城。”顺治九年(1652)泛水冲垮沙湾一带运河防护设施,此时尚未修复,故谈迁过戴庙闸入大清河转小盐河,穿沙湾北五孔桥洞入运河继续北上。

顺治十二(1653)三月谈迁由京都南归,四月初七途经沙湾。其《北游录·后纪程》云:乙卯行二十里秋城。先城北大水今舟出厓下如壑文昌、三元宮並傑出,则河伯之吐......沿城南挂剑台,走上流西岸之月河,则五空桥,修十五丈窦,弘治九年大夏。登桥读东阳,记往大水舟行之左其左仍右行矣多石。南二里有庙,舟人云:安大河千戶某,运粮,沉于河。迨舟抵京,则运先告竣漕卒神之。因立,卫,惜碑刻未及也。又十里寿张县之十里舖。”此时,张秋镇南一段运河河道尚未修好,谈迁绕入月河,南行三里,出月河再入运河。沙湾段运河已通航,谈迁在沙湾瞻庙睹碑后,经十里堡继续南行。

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圣祖为漕运之事,南巡视察河工。三月由水路返京过沙湾。三十八年(1699)正月圣祖南巡,五月返京舟过沙湾。四十二年(1703)正月南巡、三月返京皆过沙湾。四十六年(1707)正月十三起南巡,二月初舟过沙湾,黄河岸有数千河工发生骚乱,府、州、县官吏无策,寿张县儒学训导王洪前往劝解,民众贴服,上下安然。五月圣祖返京,复经沙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八月,黄河决武陟詹家店、马营口,注滑县、长垣,由沙湾夺运河趋张秋溃东堤,由大清河入海。大学士马齐奉命治河,于十二月成功。

世宗雍正四年(1726),“修筑沙湾铁心坝,长61丈,中心镶垫28丈。”(2012年版《张秋镇志·大事记》。)雍正六年(1728),礼部员外郎阿哈里、户部主事刘祚长督修筑沙湾大堤,长136丈。清礼部给事中王曰高《沙湾筑堤碑记》载:“往予癸岁卯(雍正元年,1723)奉命校士江南,过沙湾,见一带漕渠于此,独汪汪成巨浸,几于湖等......再考景泰中黄河泛溢,其支流冲击沙湾,后虽经徐武功之治,然此湾地故低洼,平衍急流则易淹,缓流则易淤,加之皇朝顺治中黄河复决荆隆口,东兖咸受害,而沙湾最被啮,潴成大潢......乃兹乙卯(雍正十三年,1735)夏,距予前过时且一纪。从舟抵都者咸告予,沙湾之堤成矣,牵挽者不复惊其浩淼而纡回矣......今阿公、刘公复于南岸更为堤,长百三十有六丈以束之。往时势如弓背,今则直若张弦。”

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六月二十八日,黄河决阳武十三堡大堤。经濮阳、范县、寿张,穿沙湾坏张秋运河东堤。七月二十日,挂剑台漫口300余丈,溃水夺大清河入海。山东巡抚鄂容安等董率筑坝补堤,堵复决口。

乾隆二十三年(1758),沙湾村北积水闸处筑滚水坝一道。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立碑一通,碑正面右上书“乾隆二十三年蒙皇恩建造,宣沙、赵(王)二河西来坡水,并运、汶异涨由盐河归海,以利运道,以益民田”;中间书大字“滚水坝”;左下书立碑年月。碑背面书“滚水坝估修长宽尺寸”,详载坝之结构、尺寸,及坝上木桥长宽。

乾隆三十六年(1771) 二月高宗南巡,四月返京舟过沙湾 。乾隆四十一年(1776) 三月高宗南巡,返京时由济宁乘舟过沙湾。                           高宗南巡期间,曾视察沙湾溢流堰。乾隆四十三年(1778)春夏大旱 ,运河沙湾段干涸。

仁宗嘉庆八年(1803) 九月十三日,黄河决封丘衡家楼。注范县、寿张,溃张秋运河东岸,由沙湾北夺盐河、大清河入海。沙湾至东平戴家庙一片汪洋。山东巡抚铁保星夜入奏,兵部尚书费淳奉命前往张秋、沙湾勘治。于张秋西岸加宽裹头,东岸加高长堤,以防溜势北掣南口趁汶水北注之势,引归河身;北口自大溜迤北,分导流,以资挽运并仿南河刷沙法,制混江龙铁篦船以疏淤。次年五月竣工,粮运无阻。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七月二十四日,黄河兰阳(今河南兰考)、祥符(今河南开封,后武陟堤决、马营坝溃塌,水漫濮阳、范县、寿张,经沙湾北减水坝,注大清河。分为两道,一经大清河由青城归利津牡蛎口入海,一经徒骇河由沾化久山口入海。此次河决,清政府未行有效措施以致酿成咸丰五年(1855)黄河大改道。

文宗咸丰五年(1855)六月十九日,黄河决兰阳(今兰考)铜瓦厢。水行三分汇沙湾冲张秋,夺大清河入海,漕运受阻。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军,决口长期未堵,运河被冲毁、淤塞,断航10余年。时濮、范、寿尽淹,东平、汶上、平阴等州县,凡系运河及大清河所经之地均被波及,山东省有5府20余州县受灾,鲁西南、西北地区黄水横流。自此,黄河结束南流夺淮入海之历史,改道流经台前境。因无固定河道,在境内漫流20余年,每岁春夏泛滥成灾,沙湾因地势低洼受灾尤重。

同治十一年 (1872,整修山东运河堤,巡抚丁宝桢督挑运河河道。沙湾至张秋民众挑浚运河淤积,并培修运河大堤。时会通河淤垫及水源不足,岁运漕粮10万石,仅占全漕四十分之一。同治十三年 (1874),丁宝桢督山东沿黄州县筑堤,沙湾至张秋一带民埝亦加固。

德宗光绪元年(1875)三月,巡抚丁宝桢督修东明谢家庄至东平十里堡南金堤。五月堤成,长125公里。光绪三年(1877),山东巡抚李元华自濮州至东阿修筑河北堤(临黄堤)75公里。自此,沙湾以上两岸堤防形成,黄河主流沿大清河至利津入海,形成今河道。

光绪六年(1880),黄河决孙家码头,正溜趋十里堡,沙湾北至张秋南坝头外淤为平地,漕运不通。七年(1881)正月,东抚押运同知张上达、东昌知府程绳武督修陶城铺运河口,开新河至阿城闸,长6公里。漕船经十里堡、陶城铺、阿城入运河。自此,运河不再流经沙湾。纤歌飞逝,帆影远去,台前境沙湾段运河500余年之治理、漕运历史结束。

2009年4月20--23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岩土文物与遗址研究所所长葛川等一行三人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前来考察京杭大运河台前段专家们对此段运河走向从南至北进行考察,并实地察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里庙治黄碑刻及沙湾闸遗址等文物古迹。认为京杭大运河沙湾段虽短(自东平县十里堡入境至阳谷县张秋镇出境,仅10余公里,但十分重要。不仅代表台前,更代表濮阳,代表河南。有关省、市、县政府要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强化文物保护,造福子孙后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