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是版画艺术家创作的限量艺术品!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4-29

余厚君收藏藏书票



余厚君收藏藏书票


藏书票艺术起源于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至20世纪发展为繁盛时期,日前已逐步扩展到亚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区。欧洲最早的藏书票是用木板刻制的,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版画家都参与过藏书票的设计、创作。所以,藏书票可说是版画创作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是与版画艺术共同发展的。藏书票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从30年代开始,中国也有许多版画家投身于藏书票的创作。


余厚君收藏藏书票


最早的藏书票上趴着一只刺猬!

1470年,世界最早一帧藏书票在德国一个修道院的藏书中被发现,这枚叫“刺猬”的书票,画面中一刺猬嘴衔野花,踏落叶而行,上悬的缎带上写有德文“慎防刺猬随时一吻”,以显示书籍珍贵,警示偷书之劣行。


刺猬藏书票

德国·1470


欧洲早期藏书票多为贵族族徽,也称纹章藏书票。有与“刺猬”同时代的德国勃兰登堡家族使用的“天使”藏书票。作为纹章藏书票的鼻祖,该木刻版画票面简洁,一位展翅天使手捧纹章,上面无任何文字。据记载,勃兰登堡家族曾赠书与某修道院,专印制该枚藏书票,天使所捧正是这一显赫家族的纹章。



天使藏书票

德国·勃兰登堡家族


西方早期藏书票的主流就是这类纹章藏书票,它们是当时贵族对门第身份重视的缩影,故而多采用贵族族徽为主体,再配以寓言故事、动物、花草的花纹和少量字母作点缀。



纹章藏书票

乔治·华盛顿


纹章藏书票

罗斯福夫人


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中国最早的藏书票当属“关祖章藏书票”。目前这枚书票共发现2枚,分别贴在国家图书馆馆藏的1910年出版《京张路工摄影》集和台湾出版人吴兴文收藏的1913年出版《图解法文百科辞典》中。该藏书票画面为一古代书生在满室书卷中夜读的情景,具有浓厚的书香之气和中国古典文化神韵,是一枚构思巧妙、与藏书主题紧扣和契合的藏书票。关祖章为广西赴美留学人士,归国后曾在交通部任职,他热爱西方文化并制作这枚藏书票供自己使用。


关祖章藏书票

关祖章


作家叶灵凤的“凤凰”藏书票也是中国早期著名的藏书票之一。这枚书票是叶灵凤1933年亲手绘稿刻印的。他思想进步,和郁达夫积极推介西方文化包括藏书票,并亲手制作了这枚书票,印出后,他寄赠书票给日本友人太田临一郎等。后来李桦、赖少其等一些青年木刻家积极制作藏书票,也是受到叶灵凤等人的影响。此外,北大著名戏剧学教授宋春舫的“褐木盧”藏书票同样是民国珍品。



凤凰藏书票

叶灵凤



褐木盧藏书票

宋春舫


“小黄图”大师拜劳斯


中国读者们最熟悉的藏书票作者,当属奥地利画家拜劳斯了。拜劳斯(1866—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版画家和插图家,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出现使得比亚兹莱所开创的这一派风格如蜡烛般延迟燃烧了整整25个年头。不仅继承了比亚兹莱画派的神韵风采和颓废情色主义,拜劳斯特有的唯美化洛可可风格使自己又独成一派。



拜劳斯藏书票



拜劳斯藏书票


拜劳斯一生共创作了2000多幅插图作品,300多幅藏书票。其绘画作品主要在一小部分群体间以私密的形式发表、传播,属于地下艺术传媒。拜劳斯在藏书票设计上的艺术造诣,独到的艺术感受,坚实的美术功底,诗人的感性,智者的聪慧,给人以卓然超群的境界和气度。



拜劳斯藏书票



拜劳斯藏书票


他的藏书票,鲁迅都说好

藏书票登陆中国以来,亦不乏大师佳作。李桦就是我国藏书票的代表画家。李桦生于1907年,广东人,生前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当时日本的木刻藏书票后,将其引进中国,而后在广州成立“现代版画会”,师生共同研究创作藏书票,作品于1935年在《现代版画》上发表,受到新兴版画运动的导师鲁迅先生的赞赏。


李桦的自画像



《玩具》

李桦·1956



《梨花》

李桦·1968



《夜来香》

李桦·1968


1979年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览上,李桦先生创作的四帧藏书票展出,在全国引发创作热潮。李桦先生认为藏书票于方寸之间,创作者可以自由施展才华,从而创作出极富情趣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在李桦先生的旧藏里,大量中外书籍中都附有先生创作藏书票,独具大师的审美情趣,使书籍与藏书票完美统一,堪称是对原书籍的第二次艺术创作。



《奔马》

打动你的人群



《鲁迅》

李桦



《仙鹤》

李桦


责任编辑: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