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 #风格迥异# #光怪陆离# 拥有这样标签的城市 你猜猜它历史几年? —— 答案是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 除了上面的标签外 它还拥有 #荷兰第二大城市# #欧洲第一大港口# 连接美澳欧亚非五大洲的 #重要海上枢纽#等标签 这座拥有“欧洲门户”霸称的 古老欧洲城市 就是鹿特丹(Rotterdam) 欧洲城市历史上大多都难逃战争的魔爪,鹿特丹也不例外。 它曾在二战时期几乎被夷为平地,大部分城区被炸得只剩下一片瓦烁。 整个市中心和东部广大地区完全被破坏,包括建于15世纪的圣劳伦斯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物被炸毁。鹿特丹的瓦尔港机场(欧洲第一民用机场)也遭到破坏。只有市政府、邮政总局、股票交易所、波伊曼斯博物馆等建筑残留下来,幸免于难。 战争是残酷的,但浴火之后的鹿特丹,华丽地重生了。 战后重建的鹿特丹成了艺术家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许多新锐艺术家选择在此地落地生根,使鹿特丹化身成为了建筑怪才们趋之若鹜的“现代建筑试验场”,各种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步入鹿特丹宛如置身于一座新兴的大城市。 建筑家们在这有限的空间里 满足他们那无限脑洞的创作 空中立体方块屋 小孩堤坝看风车 像素大厦飘若云 ...... 你准备好在这里 开启你的“脑洞之旅”了吗? 脑洞一:立体方块屋(Cube House) ▲ 鸟瞰视角:连接鹿特丹和海尔蒙德的Cube House ▲ Cube House的内部视角 “在城市的屋顶上定居” “在城市中建立一个乡村” Cube House建筑师Piet Blom提出了这样的建筑理念 来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空间 由38个立体方块组合而成的高密度建筑群 每一个方块代表一棵树 而这些方块群变成了城市中的“森林” 人们惊讶于立体几何结构群独特的魅力 除了地板保持水平之外 可以从不同倾斜角度欣赏河边风景 仿佛置身于几何缤纷的万花镜中 Tips: 朋友圈旅游打卡的不二之选 Cube House有三楼 只有固定的小方块才对外开放 脑洞二:Kinderdijk(小孩堤坝) ▲ 黄昏日落下的小孩堤坝 想要体验荷兰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 位于鹿特丹东南10公里处 搭乘地铁、巴士、轮船都能到达小孩堤坝 感受50年代怀旧的风车情怀 日落时分 漫步于河堤边 对岸吹来徐徐的微风 夹杂着青草的泥土气息 一幅安静悠然的田园油画呈现在眼前 轻轻摇曳着的风车 三三两两的鸭子或在河面上游泳 或在河岸上散步 戴着草帽姑娘的裙摆随风飘扬 你还不心动吗? Tips: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16:00。 门票:成人:€8,00;儿童从4岁到包括12岁;€5,50; 4岁以下的儿童:免费 游览方式:步行、单车、旅游船 脑洞三:Timmerhuis ▲ 雷姆·库哈斯领衔的OM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城市综合体Timmberhuis 2015年竣工完成 Timmberhuis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厦 坐落于鹿特丹市政厅后方 由OMA重新设计赋予它新的活力 演变成了一座像素化立面的玻璃建筑 这座建筑物只依靠两个点和地面连接 仿佛十空中一朵漂浮着的像素云 脑洞四:WORM 走在鹿特丹街头,随便让路边的人推荐几个年轻人喜欢的去处,得到的回复选项中一定会有一个WORM——鹿特丹最火的复合空间。WORM的属性远远超过一间常理上的night club,它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文化基地。 WORM除了和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博物馆夜等Events有密切的合作 还会策划各种小众音乐现场、实验电影放映 组织新媒体艺术节 有自己的独立唱片、电台发布 还包含有多媒体实验室 有驻场的实验艺术家..... ▲ 滚筒洗衣机带着圆形透明窗的门则被安在了一个移动的Espresso Bar上。 这不是简单的废物利用,而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 洗手间里,透着白光的容器,是蓄水的水箱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鹿特丹人打开世界的大门 让这座城市对“天方夜谭”的包容性无处不在 他们用那股强大的创造力和突破天际的脑洞 让这里像是“兔子洞”,也像“乌托邦” “这里就像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境” 这是一个有些“Crazy”的城市 在这样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城市中 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追求、去寻求 “生活的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