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特丹的建筑森林

 笑熬浆糊糊 2013-05-10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兰第二大城,仅次于首都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亦是著名的“欧洲门户”,在中学地理课上,我们都读过,她曾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海港。教科书成书的年代,鹿特丹确实很风光,这大抵解释了为什么在鹿特丹有很多中国人特别香港人,人数之多,足够带旺一座城的中餐,赢下“欧洲粤菜之都” 的称号;但从 2005 年起,随着对华贸易的腾飞,上海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后边跟着新加坡和香港,鹿特丹的集装箱吞吐量慢慢跌出了世界前五。所以今时今日的上海新加坡香港,摇身变成非常国际化的城市,到处是外国人和外国菜,我想和当年鹿特丹是相似的。这个可以笑称是“舌尖上的经济学”。

游客到访鹿特丹,一般是去小孩堤坝(Kinderdijk)看风车。从鹿特丹火车站坐车或坐船过去,大约一个半小时。小孩堤坝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共有 19 座源自 1740 年的风车,是荷兰最大的传统风车阵。夏天时部分风车会开放参观,游客也可以租自行车游览这片地区。我们在鹿特丹的那天,阴雨寒冷,小孩堤坝的风车磨坊又尚未开门,就想想作罢。冒雨在湿地看风车应该也蛮无趣,在此谨借国家地理图片一张。

  鹿特丹的另一看点是现代建筑。二战时德国为了迫使荷兰投降,地毯式轰炸了这座城市。不见了几百年的历史,亦造就了城市重生的契机。1980 年代往后,随着市政府积极推进城市规划,鹿特丹一时间新建筑四起,变成现代建筑师的乐园。现在连官方旅游中心,都有出版一份建筑步行地图

  我们沿着地图走过大半条路线,印象最深刻的始终是“方块屋”Kubuswoningen,相比下玻璃幕墙的摩天楼总是多几分理性,却少一丝浪漫。方块屋源自建筑师 Piet Blom“活在都市上”的构想,把起居空间集中建在高处,留出底层作为公共用地。每座方块屋连着柱子代表了一棵树,方块内三层共一百平米,刚好一家生活;而一片方块屋建在一起,就是一个社区,象征一片森林。一般照片可能只能看见森林一隅,从 Google 航拍图上看,社区小树林的感觉就出来了。

  2009 年荷兰青年旅馆 Stayokay 将三个大方块改建成青年旅馆,所以现在游客再不用参观那个平淡无味的博物馆,而可以直接住进去。

  青旅房间非常基本,再加上斜屋顶和诡异的布局,生活起来其实很不方便。而且更古怪的是大方块屋的内核部分有一个几乎和外墙平行的倾斜内墙,隔出电梯间,于是所有房间就夹在各种竖墙和斜墙间,可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

  除了空间狭小,金属屋顶不隔音不隔热,方块屋“森林”还偏偏建在一条公路上,晚上汽车声轻轨声伴随着寒风从小窗户漏进来,就打散了最后一丝舒适的幻想。又因为窗户斜向下开,即使是这么袖珍的玻璃窗,重量还是很惊人,要费力才能拉起来。所以方块屋外表确实一鸣惊人,实际居住是妥协很大,值不值得就见仁见智了。

  我想起 Vitra 家具厂的系列建筑,Ghery 抽象潇洒,Zaha 出位怪诞,H&dM 朴实低调也不缺冒险。哪一座适合居家? 或许哪一座都不适合,但我仍然很感谢有人愿意去实践这些疯狂的概念,有人愿意出大钱买单,有人愿意真的去使用这些并不舒适的建筑,因为它们给社区创造了梦想,亦时刻提醒我们,生活除了舒适安逸,还应该有更多更多。

  “每一个伟大理念,最初听起来都是狂想,换来的总是一片残酷的嘘声 ……
  就是因为人有梦想,所以我们会相信:有一天,黑白隔离政策会结束;有一天,柏林围墙会倒塌;有一天,人类会在月球上漫步;所以我们永远不应该怀疑,一小群有梦想,又肯为梦想付出的人,是又能力改变这世界的。”
  (彭浩翔《青春梦工场》)

  除了鹿特丹,Piet Blom 还在荷兰 Helmond 建了类似的方块屋,同样是建于 1977,但规模远没有鹿特丹的大。后来,有建筑师在加拿大建了三个款式相近的方块,向最初的方块屋致敬。

  走完建筑之旅,我们碰巧路过“太湖居”,就在里边吃了顿久违的点心。八九十年代的装饰风格,一张纸自己划勾的菜单,服务员间粤语交头接耳,满目都是童年的回忆。回来查资料才知道“太湖居”很出名,最厉害的是性价比:大点如鸭丝卷也不过 4.50€,虾饺新鲜爽口 4€,菜肉包飘香,拉肠粉细滑,两人撑死吃 23€,在荷兰中餐里算很便宜。

  鹿特丹是荷兰之旅的最后一站,随后我们就乘车南下比利时。 著名博物馆如 Boijmans Van Beuningen,就只能留到下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