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春秋战国时代,不得不提到一个国家齐国。齐国的祖先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姜子牙,在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于齐地,即今天的山东。齐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再加上姜子牙治国有方,齐国很快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 到了齐桓公时期,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国力再次取得飞速发展,成为当时的霸主。齐灵公时期因为被以晋国为首的十二家诸侯联合击败,无力称霸。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依然是一个大国。 按理来说,齐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但是齐国出了一个作死的君王。齐闵王为人骄横,好大喜功,不思进取,仗着祖上传下来的基业,经常欺负周边弱国。 战国后期,各国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一直处于相互制衡状态。 秦国由最初的小国寡民,变成和齐国比肩的大国,其他几国实力相对弱小,这就造成了秦和齐的争霸之心。 当时还有一小国,虽然军事实力弱,但是经济发达,富得流油,成为七国垂涎的肥肉。但是七国相互制约,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谁都不敢独吞这块肥肉,各国想平分,又没有达成利益上的协议。 齐闵王在这时耍了个花招,齐国计划联合五国攻打秦国函谷关,齐国表面攻打函谷关,背地里趁着五国无暇顾及宋国的机会,灭掉了宋国,独吞宋国土地。其余几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损失很多军费,因此多有不满,但是又畏惧齐国的势力,不敢提出异议。 齐国虽然暂时取得灭宋的胜利,但却失信于天下。其他国家渐渐统一战线,抵制齐国。燕昭王在大将乐毅的建议下,计划联合其他国家攻齐。看着齐国一家独大其他几国早有瓜分齐国之心,于是很快大臣协议。齐国不仅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军事上也完全处于劣势地位。 公元前284年,乐毅见伐齐时机基本成熟,就在获得燕昭王授权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发起攻齐之役。他以燕上将军职,佩赵国相印,统帅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齐地挺进。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下齐国70余城,使齐国几乎濒临于亡国的边缘。 燕军攻入齐国都城临淄时,齐闵王仓惶出逃。齐闵王首先逃亡到了卫国,卫嗣君因为惧怕齐国,对齐闵王毕恭毕敬,但卫嗣君手下的大臣们认为有失尊严,于是赶走了齐闵王。 在万般无奈下,齐闵王只好前往邹、鲁等地,因为以前常欺压别人,邹人和鲁人也赶走他,最后流落到了莒国。 由于齐闵王向来都和楚国关系非常好,因此楚顷襄王得知齐闵王流落到了莒国时,便派淖齿带领数万援军救护齐闵王,可淖齿无心救齐,却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结果淖齿发动政变,抓住了齐闵王。 淖齿抓住了齐闵王后,对他用了最惨无人道的酷刑:淖齿把齐闵王的筋给活生生抽出来,当做绳子把齐闵王悬吊在房梁上,一直吊到次日黎明,才活活疼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