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人物 | 郑新文

 z030cn 2018-04-29

郑新文






四月人物

香港教育大学兼任教授




夏季正悄然而至,郑新文教授在不久前刚刚参加完到甘肃农村“服务学习”的项目回到香港。问及已经在艺术管理从业39年的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次“七天不洗澡”的体验时。他告诉我们,因为喜欢探索,所以即使在已经尝试过了多种转变后,还是希望自己退休之后的日子能成为人生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四月 · 寄语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通过艺术管理找到自己的人生动力


就像郑教授所说,“艺术管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它“没有标准答案,但永远有挑战和学习”。

现在的郑教授也正加入着“斜杠”的队伍,探索着更多的兴趣与课题:参与志愿者项目、体验农村生活、坚持长跑、练习书法……不断走出自己曾经的舒适区。




郑新文

香港教育大学兼任教授

美国艺术管理学会

AAAE董事

郑新文教授曾担任多个香港艺术机构的主管,包括香港艺术节首位华人行政总监、香港艺术发展局秘书长等。后主要从事顾问和教学工作,2005-08年任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系主任。2012年加入香港教育大学为兼任教授,2013至2017年担任“艺术管理及文化企业行政人员文学硕士”EMA课程联合总监。

郑教授现在是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AAAE董事,曽担任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场地伙伴计划委员会主席、香港艺术行政人员协会主席等。著有《艺术管理概论:香港地区经验、国内外案例》。




无论在资历还是学识上,郑新文教授都已经有所成就。但他却依然还怀揣着那颗敢于探索的心,继续去学习、去经历、去享受。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来听听郑教授怎么说。



Ⅰ. 从艺术管理业界到学界

关键词:记忆


Q1


您在任上音艺术管理系系主任期间定下了沿用至今的系训,关于系训您还记得几个? 还记得制定系训时的初衷吗?

「积极、考究、坚忍、双赢」。还有两个字:「真诚」。

当时上音的艺管系,除我之外还有陶辛大师、王勇老师和秦尚修老师。而系训并不是我个人定的,只是我先提出这个想法的。我觉得在本科阶段学习艺术管理,「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或技能,而是培养一个能够影响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与做事态度」。同样,到今天为止我也有这样的信念。所以当时提出要制定系训,也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些指引,「让系训成为对艺管人的要求」。「艺管人做事时应该要积极、考究、坚忍、双赢。」但是系训中还有两个字:「真诚」。当时有同学向我们提议:希望在原系训的八个字中再加上自己的体会。这令我非常感动,便让同学们投票选举,最后的结果是选出了“真诚”二字。这也就浓缩出了「艺管人所需要具备的5个要求」。



Q2


您在上音艺管系时期,有没有一些事情是让您直到如今也记忆深刻的?

有很多。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年有一个班级的同学在我上第一课的时候就主动和我说“郑老师,您可否用英文来给我们上课”。而那一次不单只是PPT用英语,讲课也是用英语的。我一方面觉得很惊讶;「另一方面,学生的优秀和主动也令我非常感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




Ⅱ. 艺管教学那些事

关键词:想法



Q3


现在谈到“艺术管理”,您会最先想到哪三个词?

资源 ; 传播 ; 追求完美



Q4


您觉得当今的艺管人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哪一点?

我认为你们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这个社会变得太快了。当8年前我所著的《艺术管理概论》出版时,并没有“社交媒体”,但你能想象今天的营销是没有社交媒体的吗?所以你们的「综合能力」,如应变、分析、独立思考、表达等,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你们拥有了这些能力,便知道如何去学习,做到真正的自我提升,同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老师并不能教你,只能给你一些指引。但我想,你一旦拥有了这个能力,便没有人能够抢走它了。以后,当你在做课题时,也就知道了如何有效地去查询资料、分析案例。「在那时,无论这个社会怎么变,你也都会坦然地觉得:我可以面对这个挑战。」



Q5


您认为艺术行政中方法原理与动手实操哪一点更为重要?为什么?

当然,两个都很重要。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把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只做实践的人,即使已经有过去的经验,但却未必比只做了一次的人做得更好。因为无论是从态度还是技能方面,我们都需要在做完实践后进行一次自我的总结和反思。所以,「反思和总结就是将知识、实践两者结合在一起的重要过程」。如果你提出进行反思的问题越多,那么你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大,会产生更多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那么,在下一次的实践中,你就会有自己的判断,也使实践的效果不断提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当你们做完实践项目后,还需要通过总结汇报,深化你们所学到的东西。



Q6


您觉得在本科阶段学习艺术管理专业有哪些优势或劣势?

纯粹从艺术管理的学习来说,它与你是否是本科生或研究生都未必相关。但如果对于管理从业员来说,「能否对事情做到举一反三,一个人的阅历经验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我上课时分享同样的案例,此时本科生就会因为缺乏经历,与已在社会上工作过的人相比时,缺少了对此更有深度的解读。

但是,本科学习艺术管理还是有一个很具体的「优势」。一般来说,如果你在本科时很认真地学习艺术管理,并对它产生很大的兴趣,那么在你未来工作时就会「投入得更快」,在其他同事仍然在探索这个行业是否适合自己得时候,你「可以很快地在专业上提升自己」。

同时,在本科阶段可以「更早地把艺术念好」。艺术管理要学习很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其中有很多你可以慢慢地积累。但是对艺术的理解是关键性的,在艺术的学习上,你的艺术修养早一天提高,它就会成为你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



Q7


您如何看待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建议吗?

「更早地明确自己将来想干什么、做好个人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道路,因此需要理解自己的强项和兴趣。」

因为我的父母经历过战争,所以在我进大学前,他们希望我去学未来职业生涯较稳定的医学,我高中时念的是生物班。「但当年的我并不想走一条康庄大道,而是更喜欢走自己开出来的路。」所以我先去读了音乐,后来选择了艺术管理工作。我觉得艺术管理很适合我,在做不同项目的同时也就是完成了不同的理想。虽然最初母亲很担心,但是她后来还是选择了支持我。

我也曾要求我的本科生写下将来毕业之后最想去工作的岗位,从而据此写下20个想去的实践机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尽快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喜好,不管是什么职业,你都会做得很起劲、很开心。「这样你的人生才是为你自己而活的。」





Ⅲ. 艺管教学的继续拓展

关键词:分享


Q8


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在香港教育大学开设的(艺术管理及文化企业行政人员硕士)EMA项目?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有分为MBA和EMBA,EMBA一般要求学生有最少七到十年的工作经验。我个人修读EMBA 的体会是觉得学习成效特别高,所以希望把类此的模式用于艺术管理学习。当时通过我做的一些调研发现,世界上仅有一到两所学校开设类此EMBA的艺术管理课程。所以后来在香港教育大学,我就设计了这个针对中高层艺术管理人员培训的EMA课程(Executive MA)。

开始的3年,我们吸引了来自7个城市、各自有着不同却丰富的经验的艺术管理者。「这些拥有着至少五年艺术管理从业经验的同学,通过朋辈学习,即使是互相交流也会产生许多合作的项目。」EMA也就成为了高层次的学习和交流和学习平台。但它也存在具备相关条件的市场非常小的挑战。



Q9


您所编撰的新版《艺术管理概论》(修订版)即将出版,为何这次选择加入“中国文化政策”、“艺术法律”、“节目制作”、“社交媒体”、“项目管理”这五方面的内容呢?

因为这五方面内容都非常重要。在这本新书中,我的角色已经改变了。不是像原版时的唯一作者,而是「作为这十一名作者中的其中一名,也是整本书的编者」这一身份。在新增的这五个章节中,有四个章节都是由我的朋友来撰写。同时在其他的章节中也加入了一起合作的朋友,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案例,更加丰富了这本书的内容。

我觉得这本新书对我来说,最有意义、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它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或说法,而是综合了多个艺术管理行业中,特别是现在正在行业前线进行工作或教育的人的观点。」



Q10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写书的过程与初衷吗?

编这本书的过程是挺「辛苦」的。这本书的一些章节由我和另一位作者合著,而这对我和作者双方来说都是需要适应的。相信对那些作者来说会比我更“痛苦”,因为他们需要在我曾写好的章节的基础上更新。那么哪些内容要修改、哪些内容要增加,都需要大家一起去协调和商量。但对我个人来说,在“痛苦”的同时,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一个让我不断学习、更新我的知识的过程。

初衷很简单。老版的《艺术管理概论》还在继续销售、许多大学的艺术管理课程也依然用它来做教材。但这本书2009年出版的时期与现在相比,其年代已经截然不同了。那么我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不管它,让它自然地“死去”;另一个则是给它“新生”。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本书会有那么多学校拿来做教材,也有很多业余艺术管理人来购买、使用它,在市场上已经售卖了一万本。「所以在我很感恩的同时,我认为我也有责任,不让它“死去”。」所以,我便选择了再版。





小编感想

采访郑新文教授的过程是生动而有趣的。作为我们老师的老师,他乐于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不同经历,同时也总会让我们对曾在课上学到的观点产生更深入的理解。郑教授的对话内容简单直白,这也使我们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在言语背后那对艺术管理、甚至对生活的真挚与热情:不断地去探索,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与享受。

采访结束后,如果问我,是什么让郑教授一直保持着那颗敢于探索的心?我想,应该是他“开放”的态度。去接纳新的事物、去追求自己所爱,去为自己而活……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生活中寻找挑战,在充满挑战的艺术管理中寻找自己的人生动力。


文字 / 15

排版 / 15

责编 / 朱晶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