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商平台还是广告公司?解密阿里巴巴背后的商业逻辑!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04-30

阿里巴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一个电商公司,从阿里巴巴批发网开始到后来的淘宝,再到天猫和新零售,看起来阿里巴巴一直都在买和卖平台和中介两个维度忙活,外界也把阿里巴巴定义为电商平台,而且称其为“电子商务霸主”。如果单纯的看阿里巴巴的发家业务或许这个定义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细细看看阿里巴巴的营收构成,或许你就会怀疑,到底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商平台还是一个广告流量的二道贩子!

2018财年阿里巴巴财团的营收为830.28亿人民币,其中核心的电商业务是收入是732亿,看起来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商公司没有什么异议,而且阿里巴巴核心的产品淘宝和天猫app的月活也已经突破5.8亿,整体的GMV也在快速增长,各方面的业务看起来都不错。然而,到底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怎么赚钱的呢?

要理解阿里巴巴是怎么赚钱的,我们就先给大家看一个数字,天猫双十一的时候,阿里巴巴对外宣布自己的一天成交额是1207亿,也就是这一天阿里巴巴平台的交易额是千亿级。如果其他的时间交易额没有这么多,那么一个季度的时间加起来,阿里巴巴的整体营收应该也会超过2000亿,但是为什么这么多销售额的背后却只给阿里巴巴贡献了830亿的营收呢?这里面的数字存在一个差异,那就是商家的销售额不是阿里巴巴的营收额,因为商家只是在阿里巴巴平台卖东西,赚到钱并不属于阿里巴巴,而是人家卖家自己。阿里巴巴真正从商家赚钱的地方是租金、抽成和广告费,其中广告费是个很奇怪的存在!

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业务中广告费和佣金占据80%,其中广告费占比更高,为什么一个电商平台真正赚钱的却是广告费呢?这或许就是阿里巴巴自己的业务模式的关系了。

阿里巴巴在外部看起来是一个电商平台,平台上有无数商家,大家在平台卖东西然后给佣金,于是有人把阿里巴巴比喻成为一个超级大卖场。但是,显然阿里巴巴和大卖场不一样的在于,其掌握着流量的分配权。线下的大卖场没办法精准化的掌握到底消费者要去哪里,但是阿里巴巴可以!把谁的店铺排的靠前一些,把谁的活动宣传一下,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好处就是可以从分配流量中牟利,对卖家而言则可以通过更多的流量赚钱。而阿里巴巴还专门成立一个事业部——阿里妈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更好提高这些流量的变现能力!

其实如今的阿里巴巴的经营模式早就变成一个广告联盟,通过阿里妈妈和各种平台建立的联盟关系,阿里巴巴把自己的广告投放到这些网站或者是APP上,吸引用户点击跳转到自己的平台上,再把吸引过来的流量进行分配,阿里巴巴则再分配流量的过程中赚的脑满肠肥!5毛钱一个点击吸引过来的流量,在阿里巴巴内部平台转化贩卖到1块钱,其中的差价都是阿里巴巴的利润!

这是阿里巴巴营收和卖家销售额之间的关系,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就是靠着这些流量贩卖和变现后的抽成赚钱,所以与其说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商平台,还不如说是一个广告公司。而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他不只是可以把流量价值提高,还能够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避免很多广告风险,比如在今日头条和百度因为广告问题而焦头烂额的时候,阿里巴巴则因为自己的广告在内部平台宣传而安安稳稳赚钱,直到这一次出现所谓的“包生男孩”的广告宣传彻底触犯我们底线!

那么到底在阿里巴巴系的平台上还有多少类似的广告宣传呢?有多少我们以为的网红产品和网红店,其背后都是阿里巴巴广告的效果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