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

 风儿视觉 2018-04-30
【地理·见证】杭大新村/文化之城的灵与肉/在杭州松木场西溪路上有一个幽静又显“沧桑”的小区,门口只有一个路牌:西溪路56号。这个小区名叫杭大新村,如今看起来不起眼,当年却曾是学者云集,入住过大批学术界的泰斗,被称为“浙江学术的圣地,新西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国家旅游地理纪录片
【国家旅游地理-地理探索,浙江杭州4月28日】标题【地理·见证】杭大新村——文化之城的灵与肉
在杭州松木场西溪路上有一个幽静又显“沧桑”的小区,门口只有一个路牌:西溪路56号。这个小区名叫杭大新村,如今看起来不起眼,当年却曾是学者云集,入住过大批学术界的泰斗,被称为“浙江学术的圣地,新西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记忆着新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教育报国历史的小区院落闹中取幽
杭大新村占地近60亩,大约1957年左右初现面貌,当时这里还是西溪的一部分。现在的杭大新村住户不足百户,大部分房子都处于空置状态。但走进小区里面,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优雅。树木林立,郁郁葱葱,青藤上楼,紫薇爬廊,鸟雀声不断,松鼠吱吱叫着从枝头一跃而过。
小区内的建筑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当时是专为照顾老杭大的教授们所建,有两三层的小楼,也有五六层的高楼,大约有二三十幢。附近居民如今依然通俗地把这些小楼称为“教授楼”。杭大新村的房前屋后都有一处庭院,住在这里的学者们把各自的庭院打理得颇有自家特色,如今的庭院因无人管理,杂草林立。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众浙大学者搬迁至此。那时杭大新村大师如云,星光璀璨。一代词宗夏承焘;国学大师姜亮夫;我国化学史和分析化学研究的开拓者王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动物学家董聿茂都曾在在此居住;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敦煌学的蒋礼鸿、研究古文献及现代汉语的任铭善……在浙江大学评出的“百年文科名家 五十多人中,就曾有其中十多位在杭大新村居住过。
蒋遂是语言文字学家蒋礼鸿先生之子,幼年随父母搬迁到杭大新村,至今已在杭大新村居住了60年。
自2000年后,居住在杭大新村的教职工陆续搬出,曾经的谈笑和论道都渐行渐远,现今,这里只剩下70多户。曾经的杭大已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与杭大新村仅一路之隔的是浙江大学的西溪校区。包括的23、24幢在内为代表的杭大新村二十多幢老式公寓住宅群,2008年被杭州市政府列入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如今杭大新村建筑群这块石碑依然矗立在这两幢小楼一侧,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蒋遂是语言文字学家蒋礼鸿先生之子,幼年随父母搬迁到杭大新村,至今已在杭大新村居住了60年。
包括的23、24幢在内为代表的杭大新村二十多幢老式公寓住宅群,2008年被杭州市政府列入第四批历史建筑名单。
杭大新村内保持阅读习惯的老人。
出品人/监制:詹晓东 /视频/图文/吕聪 /编辑:马新 祁铎才 /签审:习楠
(国家旅游地理-地理探索,记录传播人文。欢迎订阅关注国家旅游地理,转载请注明国家旅游地理-地理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