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礼仪在韩国'?有多少人被这场花街巡游的秀误导了...

 徒步者的收藏 2018-04-30

一个天天升起八卦旗却叫嚣去中国化的国家,还大声对别人说:“看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得多到位!”难道不觉得讽刺吗?


近日,曾经战云密布的半岛终于迎来了实现彻底和平的曙光,可就在大家密切关注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一则针对韩国仪仗队的消息,却是着实把人恶心了一回。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韩国仪仗队的“古色古香”,无疑证明了“大明礼仪在韩国”,看看人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再看看咱们,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事实上,这类言论早已有之。2014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韩国时,这套言论就曾被某些人狠狠炒作过一回,而且着实唬住了不少国人。



说起来,会出现这种情形并不奇怪,毕竟,很多国人对明朝礼仪的印象都是得自书本和影视剧作品,所以猛一看扮相极其酷似“明朝锦衣卫”的韩国仪仗队,难免会对号入座,进而形成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


不过,只要我们能沉下心思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类“大明礼仪在韩国”的说法是多么可笑。


首先,仪仗队中军人的“斗笠形帽子”,准确的说这并非明代礼制,而是承袭了高丽王朝的旧制,具有鲜明的蒙元时期风格。中国明朝初期之所以也有类似的“斗笠形帽子”,不过是因为元代遗风尚存。换言之,不论是明朝的斗笠帽子,还是韩国的斗笠帽子,其实都是对中国元代礼仪的继承。所以,单单凭帽子相似这一点,是无法证明“大明礼仪在韩国”的。




至于仪仗队军人所穿的“礼服”,那就是朝鲜族自己的传统服饰,虽然里面亦有不少中国文化元素,但这些元素更多来自于中国汉唐时期,自然谈不上“明朝礼仪”。


说完打扮,咱们再来说说仪仗队的规制。


某些人之所以一再坚持“大明礼仪在韩国”,其最大的依仗,无疑就在这里。


严格来讲,韩国的复古仪仗应该算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仪仗。作为以程朱理学为统治理念的国家,朝鲜王朝从建国伊始,就非常注重建立国家层面的礼仪制度。到了朝鲜成宗(1470-1494 在位)朝,基本编纂完成了规定国家礼仪制度的法典《国朝五礼仪》。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韩国仪仗,其规制都可以在《国朝五礼仪》的《卤薄》章中找到。而这两部典籍对明朝礼仪的借鉴非常多,比如印有青龙、朱雀、白虎旗、玄武的“五方旗”,明朝军队中就曾广泛存在。



但刨掉“五方旗”后,剩下的那些旗帜就非常“有意思了”。


像“六丁旗”,就是朝鲜李氏王朝独创的。即丁丑旗, 丁卯旗, 丁巳旗, 丁未旗, 丁酉旗, 丁亥旗六种旗帜。六丁为道教神灵,是真武大帝的部将,丁丑神将赵子任、丁卯神将司马卿,丁巳神将崔石卿、丁未神将石叔通,丁酉神将臧文公、丁亥神将张文通。


 

如果说“六丁旗”还能跟崇信道教的“明朝”挂点边的话,那么“黄龙旗”的存在,相对于“明朝礼仪”就真的是“大逆不道”了。


原因很简单,黄龙旗不是明朝的旗帜,而是清朝的旗帜,黄色及龙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推翻满清王朝的不是革命党人,而是明王朝的后继者,那么当他们恢复“明朝礼仪”时,又怎么可能把“黄龙旗”加到仪仗之中?估计要是真这么干了,朱元璋就算活过来,也会被再次生生气死!


所以,韩国仪仗队中“黄龙旗”的存在,就是对所谓“大明礼仪在韩国”最大的讽刺和否定!



另外,相对于明朝礼仪,韩国仪仗还有很多细节都做了“改动”,比如卤薄,也就是天子出行时的车马仪仗。按儒家的礼制,朝鲜王朝作为中华朝贡体制下的藩属国,显然不能使用天子的卤薄,而只能使用诸侯王的卤薄。同理,朝鲜王朝的仪仗只能用“四爪龙”,而非代表天子的“五爪龙”。


当然,这种改动亦很正常,毕竟,随着朝鲜脱离中华朝贡体制,以及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如果仍以中国藩属的身份自居,显然不再合适。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虽然韩国复古仪仗队借鉴了相当多的明代礼仪,但仅凭此就下结论认为“大明礼仪仍然保存在韩国”,这是非常草率且错误的。

在我看来,韩国复古仪仗队,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和朝鲜传统文化“糅合后”所诞生的独特产物,它既代表不了明朝礼仪,更代表不了中华礼仪!


至于“通过韩国复古仪仗队的存在,可以看出韩国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比中国做得更好”这种说法,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众所周知,韩国的国旗,以及前面所提到的仪仗队旗帜,都有着浓厚的儒家和道教色彩,但根据201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韩国的基督徒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五成,换言之,韩国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至于道教,则早已不是主流。


一个基督教国家,却天天升起道教的旗帜,而且大声对别人说:“看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得多到位!”大家难道不觉得这一幕非常讽刺吗?


 


事实上,对于传统文化,韩国此前并非在保护和传承,而是在拼命摒弃。


比如把首都的名字由“汉城”改成“首尔”;比如废除了汉字的传承,结果搞得当下的韩国人几乎看不懂自己的史书等等。


要知道,经过千百年的熏陶,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然融合了太多中国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拼命搞“去中国化”,何尝不是一种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疏离和背叛?


而一个不断搞“去中国化”,不断否定自己传统文化的国家,又怎么可能特意去保有“大明的礼仪”?


韩国为何要保有复古仪仗队?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就能知晓答案。


二战结束后,半岛亦迎来了光复,但这时的半岛高层因为理念的不同,还有利益上的矛盾,随即分裂成了两派,并先后建国。如此一来,“正统身份”对两个国家来说也就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


而韩国继承“李氏王朝”的仪仗,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才是最正统的那个继承人。


所以,尽管韩国从前“去中国化”搞得如火如荼,但始终都没有拿“仪仗队”开刀。说穿了,不是韩国不想剔除“仪仗队”里面的中华元素, 而是他真的没法动!因为一旦他动了,也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了那个正统身份。



我知道,现在很多网友都纠结于“为何中国没有自己的复古仪仗队”,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如此。


不可否认,华丽复古的装扮和旗帜可以让仪仗的受关注度大为增加,但在我看来,这么做根本就是“舍本逐末”,因为仪仗的真正主角只要一个,那就是——战士。回首过去,当中美建交,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我们的仪仗队战士穿得可谓朴素的不能再朴素,但他们身上那种“无所畏惧,坚毅不拔”的气质,却是那么震撼人心!透过那些年轻而充满自信的面孔,每一个看到他们的人都会深深意识到:中国人虽然依旧贫穷落后,但这个民族不可欺辱,更加不能轻视!


 


反观韩国的复古仪仗队,花里胡哨的确吸引眼球,但又有多少人注意到那些战士?主角变成了配角,配角反而变成了主角,这样的仪仗不要也罢!


仪仗这种国之大典,小国真的没法和大国比,特别是底蕴深厚的大国。

而说起仪仗队,不是我们针对谁,而是蓝星的诸位……美俄还算有气势的,其它么都是渣渣。



这样的仪仗,这样的自豪感和气势磅礴,就问还有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