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成为皇帝的保镖?不仅武艺高强长得帅,还得会点乐器!

 浩然文史 2021-12-29

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我们常能看到英国人在迎接外国首脑或是皇室出席大型活动时,身着红色制服、头戴熊皮高帽的皇家卫兵也会带着鼓笛参与其中。皇家卫队既体现着皇室威仪,又代表着军队风貌。我国古代帝王也有类似的出行排场。皇帝的仪仗队是传统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滥觞于先秦,除了保护皇帝安全外,更重要的是凸显皇帝的尊贵地位以及维护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到了宋代,皇权进一步加强,象征着帝王权力的仪仗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英国皇家仪仗队

一、宋以前天子的出行仪仗

起初的皇家仪仗作用很纯粹,就是为了“防未然而灭不轨”,保护天子人身安全。在西周时,每当周天子出行,都会有八百虎贲随行护卫。到秦始皇时,帝王仪仗中出现了属车。据《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东巡时,路遇猛兽,因为仪仗队中的一名武士头戴白色狸皮帽,吓退了猛兽,此后,“狸皮白首”就成为仪仗制服,以达到“以威不虞”的目的。

秦汉天子出行仪仗有统一称呼,叫作“卤簿”。如蔡邕《独断》云:“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卤是橹的通假字,意为大盾。而簿指的是册簿。卤簿简单来说就是把皇帝出行时使用的车马、卫兵数量和规模记载下来。汉代天子在出行或拜祭宗庙时用规模相对较小的法驾和小驾,郊祀天地时则用大驾。估计现在说的“大驾光临”就是这样来的。大驾需“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另有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规模相当壮观。项羽就是因为看到始皇帝出行的排场,太过震撼,才喊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之后也努力地把这句口号变成了现实,体验了一把项氏“霸王”出行套餐。

何润东版项羽

魏晋时期的天子仪仗和汉代大体一致,但在细节上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西晋皇帝使用的中朝大驾卤簿,除了规模更大之外,马车也变成了牛车,在仪仗队中得到广泛应用。《晋书·舆服志》还说皇帝仪仗出现了五牛旗,即把五色旗插在牛背上,青色、赤色在左,黄色在中,白色、黑色在右。

唐代天子仪仗制度更加周密。天子仪仗被分为衙和驾。衙供皇帝上朝使用,分为五仗:一是供奉仗,立于左右拱卫皇帝;二是亲仗,由皇帝亲卫担任;三是勋仗,由勋卫为之。其他两种分别是翊仗和散手仗,其中的散手仗卫士,佩刀拿仗,列坐于东西廊下。

影视剧中的汉代天子仪仗

二、宋代天子出行仪仗

宋代和唐一样,天子仪仗分为两种,只不过改了下名字,分为在建筑内使用的殿庭之仪和皇帝外出用的驾行之仪。殿庭之仪的使用场合主要是在宫殿中的殿、庭之上。在这里使用的仪仗器物通常是树立摆放,仪仗队的成员犹如工具人般一动不动装点门面。殿庭之仪从高到低分为四种规格: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和黄麾细仗。

麾是旗帜的一种,而黄麾则源于“黄帝振兵,设五旗五麾,则黄麾制自有熊始也”。汉代卤簿中就有使用黄麾仗的习惯。宋代的黄麾使用绛帛制成,当作仪仗中的绛引幡,它代表着仪仗的门面,因此不同的仪仗规格会用不同的黄麾仗加以区分。

黄麾大仗用于最高级别的大朝会,大朝会是宋代每年在正旦、冬至和五月一日举办的用来进行大庆、册封、受贺和受朝等活动的礼仪性会议。宋徽宗时,整个黄麾大仗需要5075人。而级别最低的黄麾细仗则在大庆殿、文德殿给后妃、宗室发册受命时使用。北宋时,仪仗人数是1402人,南宋时,仪仗人数在100到500人间不等。

宋代仪仗队中的随行官员

驾行之仪分为三种:宫中导从仪卫、行幸仪卫、卤簿。导从仪仗可以说是天子所有仪仗中规格档次最低的,使用也最频繁,这也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场景。宫中导从人数不多,主要仪仗器物是辇,配以伞、扇,不用幡、麾等,人员主要是内侍和女官。

阎立本《步辇图》

皇帝如果要离开皇宫,到大臣家中,就要用上行幸仪仗。行幸仪仗主要承担清道和护卫工作,一般有2400人,其中主要成员是禁军诸班直和皇城司随驾亲从官。

在宋代所有天子仪仗中,规格最高的依然是皇帝祭祀天地时使用的大驾卤簿,北宋时总计2万多人。整个仪仗环节极多,有拿着象、纛负责导驾的官员、手执白泽旗和槊来清理街道的金吾卫、指示方向的前队殳仗、使用刻漏计时的司天监等。南宋孝宗时,因国家财政困难,将仪仗人数削减至6889人。

三、成为一名皇帝保镖的自我修养

宋代皇帝仪仗队成员大致分为两类人:一是负责护卫和举着仪仗的仪卫人员。二是随驾官员,数量不等。

仪卫人员大多出自环卫和卫尉寺下面的左右金吾仗司、六军仪仗司,卫尉寺要提供羽仪、节钺、金鼓、棨戟等礼仪器械,履行清道、徼巡、排列和奉引仪仗的职责。

除了这些专业的礼仪人员,还有一大批临时性质的仪卫人员,他们主要来自禁军、亲从官。皇帝的亲卫殿前诸班直和精锐上四军,平日除了侍卫皇帝和保卫汴京外,还有在举办大型典礼前参与编排的职责,他们是卤簿仪仗的主力。在长长的大驾卤簿队伍中,位于最中间守护皇帝的便是禁军中的上四军之一的捧日军。

天子出行

不同的礼仪活动使用不同的仪仗音乐,因而奏乐人员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殿庭仪仗中要用朝会乐,节庆日朝贺、招待外国使节时用燕乐。这些音乐由教坊司下面的乐部乐工演奏。在驾行仪仗中,行幸用乐乐手由钧容直担任;卤簿鼓吹乐则由鼓吹局负责。

想成为皇帝仪仗队伍中的一员,一是可以报名加入禁军。如果足够健壮骁勇或是屡次立功便有机会从普通禁军升入上四军。若想再进一步成为班直稳稳加入仪仗队的话,还要材貌魁杰,由皇帝亲自挑选录取。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但又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建议到南宋时报名参加仪仗乐人在民间的海选活动。因为绍兴末期,教坊司的撤销让仪仗队常缺演奏人手,朝廷不得不向民间招募技艺精湛的乐工,倘若被选中,集训20天后就可以在典礼上演奏了。

除了以上这两种方式还有就是关系够硬成为皇帝的亲从官。亲从官受皇城司辖制,属于皇帝亲兵中的亲兵。这些人在仪仗队伍中承担“契勘巡察”的工作,系皇帝安危于一身。成为亲从官门槛很高,首先必须根正苗红,是诸班直军人家中的子弟。其次年龄要在35岁以下,武艺也要经过考核。此外,身高也有限制,要在五尺九寸一分六厘(约合今1.85米左右)以上。以今天的标准来说,就是妥妥的“高富帅”。至于要想成为仪仗队中的随驾官员,那更简单了,先参加科考吧!由此来看,在宋代想加入天子仪仗队还是有难度的。

文史君说:

在古代社会中,礼仪制度是构建等级秩序的重要一环。在宋代,皇帝和一至三品官员都有相对应的仪仗级别,轻易不可逾制。皇帝作为等级社会的制高点,自然享有更加繁琐和庞大的仪仗。尤其是在祭祀天地这等与苍天沟通的国之大事上,2万多人的大驾卤簿意义更是重大,一方面可以突出军队的强盛和皇帝统治的稳固,另一方面仪仗队钟鼓齐鸣、万众附和,也能彰显皇帝统治的合法性和民心所向。

参考文献

1.刘瑞玲:《宋代皇室仪仗队研究》,南昌大学2020硕士学位论文。

2.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作者:浩然文史·天上白玉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