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考点丨考点20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恶猪王520 2018-04-30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地貌

初期A

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

沟谷不断加深,横剖面形成“V”型谷

发育期B

侧蚀为主,下蚀减弱,泥沙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侧蚀和泥沙堆积为主,下蚀进一步减弱

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如何分析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

若河道平直,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即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若河道弯曲,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2.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特别提示 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图文拓展

1.洪积冲积平原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2.三角洲地貌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