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考点丨考点2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恶猪王520 2018-04-30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

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CO2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O2的平衡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O2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所示: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功能失调的例子。

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


图文拓展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氮、氧主要来自生物作用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绿色植物改善生态环境。


2.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变化,并将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