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乡愁2-1郭亮村:自强不息

 追梦一往无前 2018-05-01

 

 

河南省辉县太行山深处的一所中学里,

学生们正在朗读课文《愚公移山》: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声音震耳欲聋。

课文描写的正是孩子们所处的南太行山区,

一个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故事,历代传颂。

 

在距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朴清秀的小山村;

在这里,生活着一群被称为现代愚公的人们。

据辉县县志记载: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曾在此驻扎,

村庄因此得名郭亮村

明清时期,大批郭亮村先人为了躲避战乱,到此生存;

在险峻的绝壁边缘,用石头建起了一百多座房子,

于是,郭亮村有了绝壁上的村庄的名称。

几百年来,人们居险守峻,

在将近1200米的山崖上,过着遗世独居的人生。

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

这描绘了郭亮村人的生活情景。

郭亮村先民们用几百年时间,建造了当今的郭亮村,

显示了郭亮人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太行山区自古就有行路难 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翻越太行山时,曾写下诗篇《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在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这诗句形象而真实描述了太行山的巍峨险峻。

为了方便与外界的沟通,郭亮的先民们冒着生活的危险,

一锤一凿,日积月累,在绝壁上开出一条出山的路径。

这是一条垂直高度近百米,宽不够一米430多级的绝壁天梯。

以前的郭亮人下山,只能背负一点点东西,不敢过于负重,

像猴子一样,沿着石阶,抓着树木、藤条,攀援上下,手脚并用。

 

由于生活不便,年轻人找对象困难,普遍换亲;

如果没有姐姐妹妹的话,只好打光棍。

任何改变这种状态,让后人过上好日子,生活安稳?

这一直是郭亮人祖祖辈辈的梦。

 

20世纪70年代,郭亮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他们要在百米的绝壁上,把通往山外的隧道打通。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郭亮人就凭自己的一双手,

发誓要把通往山外的隧道打通;

10年修不成,就干20年;这辈人老了,还有子孙。

当年的郭亮村劳动力不足90人;

村里强壮的青年人自发组成了“13壮士突击队

1972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开山炮轰隆。

从打响开山第一炮开始,

郭亮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动员、行动,

依靠最原始的技术和工具,手工凿洞。

没有钱买工具、炸药,他们就变卖家产换物资;

第三年,没有钱、没有粮,只好暂时停工。

然后,到山西陵川搞副业,挖坑造林。

一天挖坑10来亩,一亩5元,格外艰辛。

有了一点钱,继续开工。

手上磨出血泡,受了一点伤,照样劳作,一刻不停。

 

憋在闷气的石洞里,时刻面临塌方的危险,

但为了改变命运,造福后人,

他们没有退却,宁叫砸死,也不叫吓死,如此英勇。

经过5年的时间,

终于把通往山外的1250米的隧道打通。

这隧道(郭亮洞)宽6米,高4米,有35个天窗凌空。

郭亮人终于把外面的世界联通。

后来有人统计:

打通郭亮洞,一共清理了2.4万方石渣,

仅制作钢钎等工具,耗费钢材12吨,

用坏铁锤2000多个,让人难于置信。

 

今天,郭亮洞被誉为:

世界上最险要的十条路之一,

全球最奇特的十八条公路之一,

世界第九大奇迹

它像写在万丈红绫上的诗篇,

向世人讲述着郭亮人的坚忍不拔和顽强英勇……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亘古以来的民族精神。

郭亮人用自己的实践,用自己最原始的工具,

创造了人间奇迹,格外动人。

在当代社会,郭亮人的行动,

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核心内容。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说的是人们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进取,弃旧图新。

打通郭亮洞后,外面的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

郭亮人又有了新的梦。

 

66岁的刘看福老人,开凿郭亮洞时只有23岁;

他是村里的石匠,很有名。

郭亮洞修好通车后,他和村里的其他石匠到外面打工。

1990年,为了发展旅游,

很多到外面打工的郭亮人又回到了家乡,

投入到新一轮的建设之中。

当时,已经40多岁的刘看福自告奋勇,

和弟弟一起,承建一段陡峭而艰难的开路工程。

当时,村里只给了200元工钱,

这只是他外出务工一半的薪水;

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村;

吃干粮,喝河水,一天到晚,干个不停,

把一吨多水泥,一袋一袋背到了山上使用;

一边开挖平整阶梯,

一边到附近山坡上开凿石条,每块石条200多斤。

兄弟俩最终花费两个月时间,

铺设好432块石条,修好了108级台阶

这就是郭亮村的好汉梯,很出名。

 

几百年来,大山深处的郭亮人,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繁衍生息,顽强生存。

先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早已融入他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刘看福55岁的那一年,村里的基础建设完成。

他放下手中的钢钎和铁锤,

又开始创业:养中华本土蜂(野蜂)。

10多年来,老人先后经历5次失败,

每一次都会损失到一无所有,财富归零。

但生性倔强的刘看福,

经历住每一次惨重损失对他的打击,无比英勇。

刘看福每天围绕着50多箱中华本土蜂,

起早贪黑,随机分群,呵护细心,最终成功。

 

郭亮洞打好了,郭亮的交通改变以后,

在刘看福的身上,

体现了郭亮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

当年的13壮士,如今还有六七位建在,

有的还在做着石匠的苦工;

他们虽然年事已高,

但他们没有因环境的改善而享受安逸的生活,固步自封。

自强不息的精神,

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性格;

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郭亮村的后辈们。

 

46岁的申建青,是郭亮村出名的能人;

他的父亲是当年十三壮士之一。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申建青勤劳能干,点子多,

村里人给他一个点儿长别称。

修成郭亮村之后,他们还很穷;

为了生计,为了过上好日子,申建青开动脑筋,

第一个把药材背到新乡市卖,第一个把木材卖到林县,

第一个向辉县信用社贷款,第一个招工用人,

他曾养鸡鸭、养猪等等……

他不怕吃苦,敢想敢干,只要想干的事就坚决完成。

郭亮村发展旅游业以来,申建青积极参与;

村里每一步的发展,都有他点子和良苦用心。

他建议开办山村农家乐,

并建设了郭亮村第一个吃、住、游于一体的郭亮村宾馆。

为了升级换代,把旅游品质提升,

他又购买了两辆观光旅游车,至今有13辆;

几年前,他投资100多万元,在郭亮洞对面的绝壁上,

把公共观光台和新一代农家乐崖上人家建成。

 

住一晚崖上人家”100元,几乎星期五、六都能住满。

近年来,在申建青的引领下,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开办了山村农家乐;

旅游旺季时,游客挨肩接踵,生意红红火火。

在申建青的身上,

我们感受到第二代郭亮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由于地处偏远,为了防止盗匪的侵扰,

在历史上,郭亮村人有一直习武强身、保卫家园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表演武艺却成为游客的看点,成为风景。

郭亮村人的性格:一直敢想敢干,争强好胜。

女人们也不敢落后,勤劳坚韧。

 

在开凿郭亮洞时,村里的女人们也自发组成突击队,

手持铁锤钢钎,干着与男人的力气活,不分伯仲。

直到今天,郭亮村的女人们仍然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创造未来的生活,勇敢打拼。

2012年,41岁的王春莲发现:

贫瘠的山地无法支撑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活;

像村里大多数媳妇一样,也开起了农家乐,很称心。

王春莲的父亲王怀堂,当年与其他13壮士开凿郭亮洞,

负责设计、测量,有土专家之称,

也是唯一把生命献给郭亮洞的人。

郭亮洞开工后,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轮换的队员,

所有的工程大方向由他决定,所有活,他牵头带领。

就在工程结束前一年,

王春莲的父亲不幸牺牲,当年只有32岁的年龄。

按照当时郭亮人前仆后继、世代开路的约定,

王春莲的叔叔又补进了专业队,

当年王春莲只有4岁,对大人的事朦胧不懂。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王春莲,16岁初中毕业,

辍学到新乡,开始了打工卖水果的营生。

有人劝她从此离开郭亮村,在新乡市嫁人,

王春莲说,郭亮再穷也是家;

她回家乡与乡亲一起自力更生。

 

前几年,王春莲农家乐的房子盖起来了,但缺硬件设施的费用;

于是,自己到山上摘果子卖,丈夫就到煤窑打工。

自己的农家乐饭菜不可口,

王春莲就去帮别人打工,学做饭菜,格外用功;

客源不好,她一大早就到郭亮洞入口,当义务导游,

打动游客到她家食宿,还可以了解他的老公公:

郭亮创始人申明信。

在她的农家乐,有介绍申明信的宣传画,好把游客吸引。

 

打开郭亮洞,离不开全村人家家户户的参与。

今天,郭亮村的每一个年轻人,受父辈的影响很深。

父辈们的血脉传续和耳濡目染,

培养了后辈们的吃苦耐劳的性格与精神。

今天,郭亮洞已经成为中国人自强不息的代名词;

它名扬海内外,令人肃然起敬。

同时,郭亮洞又打开了这个封闭很久的小山村,

把外界的信息与风尚吹入其中。

郭亮村人的视野开阔了,他们开始走出家乡,闯荡世界。

今年29岁的申院青就是其中一人。

 

申院青是上海远洋公司的一名高级海员。

2002年,虽然郭亮村慢慢富起来了,

但他却毅然决定:到外面世界去看看风景

开始出海,他天旋地转,呕吐不停;

出海的寂寞,也让他更加思念亲人。

性格坚毅的他,对于疯狂的大海,终于慢慢适应。

在自己的心中,他筑起了好汉坡,这也是心灵中的一道风景

 

今天,已经是二副的申院青,

利用休假时间,回到了家乡,见到了亲人。

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处走走,

用手机拍下郭亮洞,拍下家乡的变化,

要把郭亮村的美景带给他的同事和外国人,

让他们记住:这个叫郭亮的小山村;

也让孩子永远记住自己的根。

这里,有他们萦绕不去的浓浓的乡愁,无法忘怀的乡音。

在申院青的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郭亮人的胸怀和眼界,

可以感受到在郭亮人身上,永远存留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郭亮村的游客中,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金发蓝眼睛的外国人。

他们除了惊叹、震惊,还充满感动。

 

在河南省辉县太行山深处的一所中学里,

学生们又正在朗读课文《愚公移山》: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读书声震耳欲聋。

《愚公移山》的故事,继续被当地的学生们传颂;

郭亮村,正是这篇文章在新时期的最好注解,

它以百折不挠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巍巍太行山上,书写着无数的传奇;

在岁月的更迭之间,也书写郭亮人自信幸福的笑容!

 

作者:追梦1979

2016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