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有种蘑菇可以抗癌?——《食品科学》带您揭开羊肚菌抗癌的奥秘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5-01



  什么是羊肚菌?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MEP)是一种医食两用的真菌,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常见的羊肚菌有尖顶羊肚菌、黑脉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粗腿羊肚菌、宽圆羊肚菌。羊肚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菌、抗疲劳、保肝、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研究目的  

羊肚菌多糖是羊肚菌的主要活性物质,Fu Lihong等研究发现羊肚菌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活性,还能显著抑制D-氨基半乳糖小鼠模型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形成,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来自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西南大学国家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李谣、陈金龙、王丽颖等人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以下简称为MDA)为模型,研究了PMEPMD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羊肚菌多糖功能食品或药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  

01

研究中,对照组中MDA细胞生长良好,相邻细胞连接紧密。随着羊肚菌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MDA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密度降低,培养基上层有明显的死细胞漂浮,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充分说明羊肚菌多糖能显著抑制MDA细胞生长,表现出良好的抗增殖活性。



02

对照组中,MDA细胞染色均一、细胞结构清晰且细胞排列紧密。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羊肚菌多糖处理后,MDA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且细胞轮廓模糊、细胞体萎缩、细胞间隙增大、染色质凝聚、细胞核破裂、细胞膜出现空泡,表现出多种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在对照组中,凋亡细胞占MDA细胞总数2%,随着羊肚菌多糖质量浓度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当多糖浓度为0.32 mg/mL时,细胞凋亡率达到18%,是MDA细胞对照组的倍。所以,羊肚菌多糖能诱导乳腺癌细胞MDA发生凋亡。




033

2α-羟基熊果酸通过调节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MD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现有研究表明,Bax蛋白和Bcl-2蛋白除了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来调节细胞凋亡外,还能与其他蛋白作用参与细胞凋亡。


  结  论  

该实验以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模型,研究了PMEP的抗增殖活性和促细胞凋亡作用,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1)羊肚菌多糖对MDA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其EC50值为0.096 mg/mL,且经过羊肚菌多糖处理后,MDA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密度降低,说明羊肚菌多糖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

2)经过羊肚菌多糖处理后,MDA细胞体萎缩、细胞间隙增大、染色质凝聚、细胞核破裂、细胞膜出现空泡,表现出多种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同时随着羊肚菌多糖质量浓度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说明羊肚菌多糖能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发生凋亡。

3)羊肚菌多糖能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同时增加Bax/Bcl-2蛋白表达比值,且呈现出明显剂量依赖效应,说明羊肚菌多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凋亡有一定促进作用。


内容来源于《食品科学》201621期文章《羊肚菌多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研究》。作者:李 谣,陈金龙,王丽颖,张月巧,吴素蕊,明 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