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新东方绘本馆CEO潇姐。 最近,群里有位妈妈问我: 看了这位妈妈的信息,我想说的是,不只是十岁的孩子,我见过很多学英语十几年的孩子,仍然无法独立观看原版电影、电视节目,看不懂原版书籍和新闻报道,不能流利交流。 其实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的就是“说”。 我们这代成年人,当初学英语,普遍用的办法就是根据汉语释义背单词,之后练句型、记语法。 这种适合应试的学习方法,只是一味地储存在大脑的“知识记忆区”,而并没有储存在“语言区”。再加上没有语言环境,听说练习短暂,一度造成语言匮乏、语言瓶颈。 可是相比于成年人,孩子们不同,他们学习英语有很大的优势孩子的母语系统还没有那么强大,概念的建立可以不通过母语,直接输入大脑的“语言区”,将来可以快速调用。积累一定时间后,就可以用英语思考了,即建立了英语的思维。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孩子能不能在英语环境中无障碍的交流。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即使成绩再好,不能交流,也是走错了路。 下面潇姐就针对于以下几个问题,和家长们好好聊一聊。
我将3-12岁的孩子大致分为启蒙阶段、扫盲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提高阶段四个阶段。 启蒙阶段 3-5岁对于孩子来说,3岁是一个起点。在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就是听,家长如若有条件,建议尽量让孩子浸泡在英语语言环境中,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启蒙,听多了再说。 在这一阶段,不提倡阅读、认字,更不要学教材、背单词、背课文。这么小的孩子,用成人的方式来学习语言,会大大磨灭孩子的学习兴趣,且效果并不好。 扫盲阶段 6岁这一阶段属于提升阶段,在孩子达到一定程度的听力词汇量后,建议让孩子阅读一些简单的图画书,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单词,达到听说能力同步提高。 全面发展阶段 7-9岁7岁时,孩子的逻辑思维已经萌芽,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在这一阶段,我建议让孩子保持大量听、读的基础上,开始泛读一些原版分级读物。 提高阶段 10-12岁儿童在10岁以后,认知方面会有大幅飞跃。这一阶段的重点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量、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启蒙阶段中,有4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 说:家长如果语音语调标准,可以尝试在各种场合,和孩子说符合情境的,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如果是会教孩子的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亲子互动小游戏。 看:每天固定看原版动画片20分钟,听一些原版童谣。 读:家长如若发音标准,可以给孩子读分级读物,如果对自己的语音不是很有自信的话,可以给孩子听一些故事音频,听的过程中,最好能有相配套图片供孩子理解。 听:听英文故事、歌曲,还可以提取动画片的音频给孩子听。开车出门时,也可以拿童谣当背景音乐放,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唱。 扫盲阶段在孩子6岁这一年,继续保持听读练习。家长们可以尝试为孩子报一个班,系统学习自然拼读。通过自然拼读的学习,将听力词汇量迅速转化为阅读词汇量。 全面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建议家长给孩子报一个好的补习班,学习一套综合教材,正式开始读写的历程。由于孩子听说已经很好,脑海里已经由大量的句子,学起语法来已经有总结的感觉,会比只学教材的孩子理解的更快。并且让孩子开始精读和泛读。 提高阶段家长在为孩子选取听、读材料时,要致力于挑选能带给孩子智力上的挑战、批判思维和逻辑启蒙的东西,并着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一些家长犯了愁。
其实,资源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在原汁原味、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资源里面,孩子自己喜欢的就是好资源。 在这里,我推荐给各位家长的方法是让孩子多听多看,在情境中学语言。如何做到这一点,并且让孩子迅速爱上?对于有些大孩子,从小没有英语的语音积累,在中文强势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用原版动画来提高他的兴趣。 资源选择的标准有二
孩子观看适合该年龄段观看的原版动画,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好的吸收。 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对应,可以构成孩子的口语基础。为什么很多孩子口语不好?原因就在于看的东西太少。 我们所给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只有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外在的资源才能内化成能力。家长要放弃自己的功利心,才能点燃孩子的兴趣,并且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驱力。 英语本身的趣味性,应该足以让孩子爱上它。 如果孩子对家长提供的资源方法,反而觉得是负担,那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家长的目标和方法有待商议。 对于看动画,不能仅仅让孩子一味的看画面而看,而要看句子,听语音语调。最好再配有原版配套绘本,长期磨合,动画片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层,让孩子乐在其中。 从这一点来看,它更像是甜点。但事实上,阅读才是正餐,想要真正提高孩子的英语能力,关键还需要靠阅读。 想看更多精彩干货内容,点击上方红字关注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