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管理:越活越值钱的人,都用这三种方法处理情绪

 冬天惠铃 2018-05-02

曾经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

到爱地巴很老的时候,他的房地已经很广大。但当他生气时,还会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跟房子走上3圈。他的孙子问他:“阿公,你已经年纪大,这附近地区的人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您为什么还要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3圈?”

他说:“年轻时,我若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3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又问到:“阿公,你年纪老,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3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气就消了。”

当时并没有想很多,认为这只是一碗浓浓的鸡汤。直到最近读了一系列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才猛然察觉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那些越活越值钱的人,都是处理自己不良情绪的高手。

情绪就像一条生命的河流,蜿蜒曲折地流经我们的人生,穿过我们的生活。能够和情绪做好朋友的人,生活往往是轻松、愉悦的;无法和情绪做好朋友的人,生活的小船往往遭遇激流暗礁、狂风暴雨。

历史上,一代名相张居正死后被万历皇帝鞭尸,撤销全部张居正去世前安排的政策,让几十年来大明王朝呕心沥血的改革毁于一旦,加速了帝国的灭亡。

究其原因,占主要的竟然是万历帝气不过,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皇帝竟然总要听张居正的指挥。年少轻狂,争勇斗狠。

然而等他情绪发泄后,竟又暗自后悔,又部分地恢复之前的大政方针,万历帝的一时情绪放纵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忧患。

历史上,也有位懂得情绪管理的皇帝忍耐成事。

乾隆末年,和珅把政,连在任的嘉庆皇帝也要让他一头,凡事以和阁老为准,还给和珅写诗赞颂,故意处处袒护和珅。一国之君,做的如此委屈,嘉庆帝内心的小宇宙不知道爆发了多少回,看见和珅不知道内心锤爆他了几百次。

但是,他忍住了一时的情绪冲动,大丈夫能屈能伸。等到乾隆逝世后,去相、削官、处死、抄家做得行云流水,个人意志终得伸长。

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时的情绪爆发会给我们带来数不清的后患。

特别是在今日这个变迁的世界中,日常生活的压力与紧张,已经让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以某种方式与之共处。

细细比较牛人大咖们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这三种方法最实用,最接现代人的地气。

一、积极转念法

刚刚考完驾照跟几个狐朋狗友体验新鲜感上路开车时,总会遇到一些后面的车辆嫌我们开的慢加速绕到我们前面的情况,有好几次都差点擦到我们的车身上。

开车的朋友恰巧是一位暴脾气,嘴上一直骂个不停,特别是有的车超完之后,还鸣笛示意,更是让他火冒三丈。他总会不由自主地踩下油门,让我们这些“乘客”十分惶恐。

幸亏是关着窗户,不然双方彼此骂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我坐过一次这位朋友父亲的车,论车技,两人不相上下,但论安全感和心态,姜还是老的辣。当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他父亲会小声地嘟囔几句,迅速转移话题,问一些我们大学生活的情况什么啊。

愤怒是最难控制的情绪,对惹我们生气的事情琢磨的时间越长,会让怒火燃烧得更旺。

生活中许多争端的起源都来自于小事,就是因为自己一直憋在心里像个不停,最后觉得这件事很大很大,做出冲动的行为。

有事别憋在心里,说出来吐槽几句,或者快点转移注意力,让不良情绪消失。

二、自律训练法

劳逸结合这种生活方式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每天我要学习8个小时以上,等到下午下课,大脑里已经是充满了毒素,看见字就烦。

此时我往往会选择出去转转走走,冬天太冷,夏天会去打会篮球,出一身汗,回来冲个冷水澡,哼着小曲,又是满状态复活。

心情不好时,打打球,登登山,散散步,跑跑步,总有一款适合你。

读书写作是我大学以来养成的全新生活方式之一。有时候情绪处于低潮期,光凭运动解决不了,这时我会读一些东西,写一些东西,把字句搞通畅了,自己读上一遍,心里会有满满地成就感。

在写作中,我会表达嫉妒、悲伤、焦虑、愤怒等各种情绪,接下来用几天时间进行自我反省,从创伤或痛苦当中再造生命的意义。

写作让我体察了自身,改变了思维方式,少了很多痛苦,思考了更多未来。情绪不好时,朋友,写下来,顺着自己的情绪,或许这是你自我觉醒的一个转机。

主动进行社交活动。高中时期在外求学,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会跟父母聊一聊这周发生的事情和最近的困惑。

人是有精神需求的,精神也需要定期健身。在大学对比了一下高中,发现跟家人联系的少了,便想做出改变。

跟亲人聊聊天很减压,让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进行社交活动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把话说出来,把烦恼告诉你的亲友,不要有任何顾虑。话说畅快,把压在心头的烦恼释放出来。

有烦恼,去诉说,自己主动点,少矫情。

三、自我管理法

这个方法可用一句顺口溜儿概括:“一吸二离三好玩,第四回来再沟通”。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跟别人发生争执后,把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物转向他处,接着离开争执发生地,去一个能激起你积极情绪的地方,比如说美丽的公园或者喧哗的购物中心。在新环境中找一些能激发你好奇心的事物投入进去,等玩够了、情绪发泄的差不多了再回去跟争执方沟通。

总结与反思

人人都懂大道理,却难以控制小情绪。不成功,不是因为懂得少;做不成,往往是因为缺乏控制力。

我们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被它支配,任它破坏自己的生活;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用理性替代它为我们的情感导航。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对成人来说最幸福的生活是什么”,一位同学的父亲只简单写了12个字,这位同学忐忑不安地交给了老师,最后这短短十二字成了最佳答案。

这十二个字是:

“吃得下饭,睡得好觉,笑得出来。”

很平常,很普通,却很难做到。懂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附:想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从书中学习怎么行?田宝精心为你准备了情绪管理方面相关的电子书十几本,动动小手,在评论区添加田宝微信,免费共享海量资料,与田宝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