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验方

 赵清河 2018-05-02

15

难治性贫血型


【药物组成】生炙黄芪各15g,党参15g,太子参15g,沙参30g,丹皮15g,麦冬15g,蒲公英30g,莪术10g,郁金10g,蛇舌草30g,半枝莲30g,苦参15g,当归10g,香橼皮10g,熟附块5g,生地12g,黄芩10g,鹿角片10g,山萸肉10g,炒杜仲15g,淮牛膝10g,白术10g,生白芍15g,菟丝子15g。


【功用】益气补肾,调治阴阳,泻肝清热


【适应证】难治性贫血型。证见右胁疼痛,肝肿大,脉弦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按语】难治性贫血以气阴虚损为多见,而以脾肾阴虚为主,但大多合并肝火伏热,故病人初诊用药是在三才封髓丹、大补元煎、一贯煎基础上加减。取三才封髓丹补气养阴泻火,大补元煎补益气血、养阴滋肾,一贯煎养肝阴清肝木之火,其中用温阳药,则阴虚用阳药,治阴必补阳,以得阳中求阴之功。 



原始细胞增多型


【药物组成】太子参15g、党参15g、炒白术10g、仙鹤草30g,旱莲炭15g、茜草根15g、生白芍15g、苏梗10g、生槐花10g、干茅根10g、炙甘草10g、茯苓20g、陈皮10g。


【功用】益气健脾,滋肾清肝,泄热解毒


【适应证】原始细胞增多型。证见鼻衄,刷牙时出血,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按语】原始细胞增多型多系脾气肾阴亏虚,肝热邪毒内蕴,治疗宜益气健脾,滋肾清肝,泄热解毒,用血虚Ⅲ号方,其组成为太子参、党参、炒白术、茜草根、生白芍、苏梗、生槐花、干茅根、炙甘草、茯苓、陈皮。其中太子参、党参、炒白术、茯苓等健脾补气;茜草根、生槐花、干茅根清泻热毒,凉血止血。血止后则在大补元煎基础上加入清泻肝火,泄解瘀毒之品,如蛇舌草、虎杖根、羊蹄根、蒲公英、炒黄柏、以获良效。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药物组成】生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0g、制首乌10g、生白芍15g、黄连10g、炒丹皮10g、补骨脂15g、仙灵脾10g、陈皮10g、麦冬15g、旱莲草15g、鹿角10g、半枝莲30g。


【功用】健脾温肾,滋阴养血


【适应证】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证见神疲乏力,口角糜烂,大便次数多,右上半身疼痛,舌淡白胖、苔薄,脉细无力。


【加减】大便溏薄,加炒白术15g,炒黄芩15g,考虑肝木犯脾所致,健脾泻肝治疗。大便如常后,加熟地15g,肉桂3g(后下),熟附块5g,生龙牡各15g,以加强温阳效果。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按语】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表现为成熟的单核细胞增多,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都降低,白细胞中粒细胞也降低,所以此型据中医理论仍属虚证,大多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病久则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阴阳俱虚,但以阳虚为主,在治疗上健脾补肾,益气补血,以温阳为主。血虚Ⅰ号方则是以健脾温肾药为主,其组成是生黄芪、党参、当归、制首乌、生白芍、黄连、炒丹皮、补骨脂、仙灵脾、陈皮。其中生黄芪、党参健脾补气,当归、制首乌、生白芍、补骨脂、仙灵脾温肾养血,炒丹皮既有滋肾泻肝作用,又有活血之功,补血止血不留瘀,黄连在方中起清心火作用,以取“母病泻子”的作用,另外大量的滋补药中加入陈皮主要是取其理气醒脾作用,使全方温阳滋补而不刚燥、不滋腻。并加麦冬、旱莲草、熟地加强滋补肾阴,阴中求阳的作用;鹿角、肉桂、熟附块以加强温阳补血作用;龙胆草、生石膏、炒黄柏清肝降火以达固护真阴之功。



瘀毒内阻型


【药物组成】生黄芪30g、当归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卷柏30g、锁阳15g、制何首乌15g、熟地黄15g、仙鹤草3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鸡血藤30g、茜草15g、补骨脂10g、紫河车10g、辛夷10g。


【功用】补肾健脾、化瘀解毒


【适应证】脾肾亏虚、瘀毒内阻型髓毒,证见:乏力、皮肤瘀斑、鼻塞,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加减】皮肤感染加苦参,有口疮加石斛,口服益肾生血片与青黄散胶囊、司坦唑醇。增强填精化血,化瘀解毒功效。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按语】MDS髓毒与髓劳并见,虚实夹杂,治疗应扶正与解毒兼顾,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应根据髓毒与髓劳的偏颇,扶正与解毒有所侧重,方能收效。对于病史较长患者,多见正气亏虚,治疗当补益脾肾,兼化瘀解毒。方药取当归补血汤合二至丸加味,配合益肾生血片填精化血。待输血量减少、正气较前恢复后,再于补肾健脾的基础上加入化瘀解毒之品,青黄散胶囊隔日服用,用量很少,以免重伤正气。针对病机正虚邪实的特点,先扶正,再祛邪,以获疗效。



巨幼细胞性贫血型


【药物组成】红参9g,茯苓15g,炒白术12g,炙甘草6g,熟地黄30g,当归9g,川芎15g,白芍15g,生黄芪30g,肉桂3g,阿胶珠10g,鹿角胶10g,制巴戟天10g,陈皮15g。


【功用】温补气血,滋补肝肾


【适应证】巨幼细胞性贫血型,证见贫血貌,面色晄白无华,少气懒言,气短心悸,口唇、爪甲色淡,睑结膜苍白。舌胖大淡黯,舌下有瘀点,脉沉细弱。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同时服用成药“复方皂矾丸”(代“伐木丸”意)每次1.8g,一日三次。


【按语】巨幼细胞性贫血一派气血亏虚之象。治以益气补血,兼从“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及“精血同源”出发,酌加补肾益髓、以助健脾生化之力。方中红参大补元气,熟地益肾养血。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白芍、当归养血合营、滋养心肝。川芎活血理气,使熟地、白芍、当归补而不滞。阿胶补血养阴,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取《内经》“形不足者,补之以味”。肉桂补火助阳,温经通脉。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此外方意也宗《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之旨,略事加减而成。


另“伐木丸”,方源自《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仙传方》。取苍术1千克(米泔浸二宿),黄酒曲120克(同苍术共炒为赤色),皂矾500克(酣拌晒干,入瓶火煅)。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桐梧子大。每服30~40丸,好酒、米汤任下,每日二至三服。功用为燥湿运脾,泻肝消积。主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心腹胀满,肢倦无力,能食而不消化。肝五行属木,其气盛则乘脾,而致脾土更虚。本药健脾燥湿,酸敛肝气,伐过盛之肝木而救脾,故曰伐木丸。方中皂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其源则自张仲景用矾石硝石治女劳黄胆方中变化而来;苍术、黄酒曲健脾燥湿,消积和胃,合皂矾以扶土伐木。三药合用,肝得疏泄,脾得健运而积滞得消。因伐木丸无成药,故代之以复方皂矾丸,方用皂矾、西洋参、海马、肉桂、大枣(去核)、核桃仁。味甜、微苦、微涩。其功用亦为温肾健髓,益气养阴,生血止血。正可用于各种骨髓增生异常疾病证属脾肾不足、气血两虚证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