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自带能量的人,才会收获美好的人生

 曹雪南 2018-05-02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幸福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无论在社交网络还是办公室,我都喜欢更多的分享。很多加我微信的朋友,对我朋友圈最初的印象是「不靠谱」,后来越看越有趣,逐步从弱关系变成了熟人。


喜欢主动分享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回报」,比如我在朋友圈问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得到很多积极的回复,还有很多朋友会主动推荐我关心的内容。甚至,我也因为朋友圈的持续分享而获得了工作上的好机会。这些都远远超出我最初的预期。本周末的会员语音,我打算再次深入讲一下这个话题。



做一个自带能量的人,才会收获美好的人生

作者:Windy Liu

来源:自言稚语(ID:selfgrowth-handbook)


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有一些微妙的连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似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但却总是会被各种机缘巧合牵引着,然后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演绎出风格迥异的悲喜剧。


每个人的舞台剧,有时候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但更多的时候,是和别人的对手戏。


《社会动物》这本书里说过,一个人想要拥有幸福的生活,往往需要跟自己,他人以及外在环境构建一个和谐的关系。


而这种和谐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具有积极能量的连接,其中可以产生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01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刚出生的小猴和两个假妈妈放在一个笼子里。其中一个假妈妈是用铁丝做的,「铁丝妈妈」这里可以提供奶水,而另一个假妈妈则是在铁丝网外面加了一层绒布,但是不提供奶水。


刚开始,小猴子都围绕在「铁丝妈妈」这里,但是没过几天,小猴子就只有在饿了的时候到「铁丝妈妈」那里去,其他时间都跟「绒布妈妈」呆在一起,因为在那里它能够感觉到温暖。


从中可以发现,即使是猴子,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其实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连接的需求,而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更是如此,与他人产生和谐的连接,不仅必要,而且直接影响着我们内在的幸福感。


不管我们外在如何积极地寻求财富,名利,地位,但我们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爱,渴望被理解,渴望与他人的连接。


我曾经一度以为只要自己工作能力够强,能够独当一面,就可以随性而为,不需要浪费时间跟别人产生过多的连接,更不需要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


所以,我过去倾向于自己独立行事,即使在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也不愿意向他人求助;也常常把别人的诉求当做负担,不愿意给予必要的协助;甚至在私下和同事交流,也喜欢呈现出高冷的姿态,更不会经常去鼓励别人,或是真诚开放地接触了。


结果这种主动地断绝与他人连接的状态,不仅让我工作的效率下降,感受不到工作的成就感,更严重的是我和身边同事之间的关系由此变得很冷淡,导致工作氛围紧张,心情时常很压抑。


失去连接的关系,就像人生的黑洞,反噬着我们自身的能量。


人类从地球上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就在于我们相互之间善于分工协作,从而能够利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梦想中的愿景,而分工协作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产生稳定,和谐的连接。


02 


想要构建和谐的连接,往往需要我们自带能量。


记得过年的时候,路上遇到了一个左摇右晃的大叔。


大叔明显是喝过酒的,揣着脚踏车说我们碰到他了,不让我们走。


第一次摊上碰瓷的人,我一开始态度是比较强硬的,因为觉得这明显就是想要讹钱嘛,还跟他说要打110报警,尽管这时候自己内心是非常忐忑的。


大叔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说他的腿被碰到了,走不动了。


他开始念叨着他的这条腿很早就受过伤,打过钢板,现在都还有钢钉在里面,而我开始辩解我们并没有碰到他,是他自己凑上来的,双方僵持着,互不相让。


冷风吹过,我的脑子渐渐冷静下里,我能够感觉到内心的恐惧,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混乱的状态毫无用处,只会增加更多的误解,那我为何不换一种不怕事的态度,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呢?而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自认倒霉,接受一次教训嘛!


当我放松下来的时候,我开始愿意放下自己的高姿态,跟他道歉,也开始认真去听他到底在说些什么,并且试着去理解他,回应他。接着,他开始拿起烟来抽,我制止了他,跟他说,「抽烟对身体不好,你这还喝了酒。」


我已经想不起来后面又跟他说了些什么,我只记得他开始眼眶泛红,紧揣着脚踏车的手渐渐松懈下来,而当我把他扶到路边坐下的时候,大叔哭了。


他说他的腿很早就残废了,他对自己的人生很失望,我甚至能感觉到他和家人的关系也很紧张,因为当他说起自己家人的时候,他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大叔没有讹我们一分钱,就让我们走了,他还说我们很通情达理,能体谅别人。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剧情只会出现在电视剧里,现在才发现,艺术的确是源于生活。


其实,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有自己难言的痛苦,而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这是人类非常普遍的需求。


当我们有更多的同理心,形成一种非常强大的共情能力,就能够给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赋能,从而改变我们遭遇的困境。


这种强大的共情能力,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同情别人,而是与对方保持在同一个频道,理解并且回应他的内在思想和感情。


一个拥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自带能量,就像一个发光体,源源不断地向外散发光和热,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温暖自己。


03


拥有构建和谐连接的共情能力,其实就是持有一股不求回报的积极能量。


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和事业成就的,往往不是学识,逻辑分析等认知类技能,而是一种叫做「社会兴趣的非认知技能。


这种所谓的社会兴趣,就是对他人总是保持一种合作与建设性的姿态,能够与周围自发地产生和谐的连接。


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给出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兴趣的衡量标准:


  • 是否有合作的愿望?


  • 是否有给予的愿望?


  • 是否拥有共情能力?


其实这三个标准,其底层的逻辑,就是给予 > 索取


就像在一个社群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人,有的人是主动给予者,而有的人是被动索取者。


被动索取者,往往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从来不乐于分享,也吝啬付出,但却很喜欢依赖别人,给自己找各种借口,爱把问题推给别人。


而主动给予者,则是愿意与别人产生和谐连接的人,他们愿意聆听别人,总是试图跟别人保持同频,从而理解别人,给予别人最真诚的反馈。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给予者,那你就是一个自带能量,能够持续制造热辐射的人。


这样的人,不仅拥有难得的共情能力,还能够从别人的视角看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去反省思考,修正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进而不断成长,最终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而这也是主动给予者的反塑作用——你越强大,你就越能积累自身的价值,而你能够为别人提供的价值越多,那你就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那个连接点,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赞赏,从而成就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更在意的是他能不能上名校,能不能赢在起跑线上,但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建立一个人生的不等式:给予 > 索取,也就是要永远让自己的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积极能量的人,不仅能够为别人创造价值,也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


04


其实,我们和别人的连接,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的都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当我们自带能量,愿意给予,用共情能力去理解和关心别人的时候,这正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包容自己,滋养自己,与自己和谐共处。


瑞·达里奥在《原则》这本书中,把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作为自己人生的重大原则之一。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于我而言,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有着和谐的连接,而这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中嵌入给予 > 索取」这个人生不等式,从而进行自我赋能,收获富足的人生。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


有人答,幸福是给予的永远大于索取的。 

作者:Windy Liu,关注自我成长的理性思考者。理性思考,耐心成长,然后,遇见未知的自己。

封面图 by ranganath krishnamani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在我将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看到不少年轻人快速成长的案例。是什么使他们获得了超出同龄人的发展速度?是学历、运气还是努力?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职场习惯。在上期会员语音「职业发展 —— 有关升职、加薪与跳槽和长期发展」中,我和大家分享了我对于「职业发展」的认知。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会员  文东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1.在阳光下吃亏,让老板补偿你;帮助老板得到他的上级的赞赏。关键在于做事要可见度高,易曝光,毕竟拥有能力之后,还必须要让老板知道你拥有能力才能给出升职加薪的机会。鉴于此我反思自己,默默做事的风格亟待改变。

2.沟通。一直以来与人沟通就是我的硬伤,尤其是与上级沟通,我不希望未来当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因为沟通不好而错失良机,因此我要将沟通能力列入接下来的刻意练习计划中。

剩下的是与本期语音无关的感受

昨天在读辉哥推荐的《游戏改变世界》时发觉,自己最近的自学计划有条不紊,实际上是另一种的「玩游戏」。由于计划使得学习目标明确,进度量化,以及自我奖励的存在,再加上番茄钟使得「全心投入挑战」的状态得以实现,实操这样的自学计划与「玩游戏」的定义无异,以娱乐的状态学到新东西,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加入改变自己之后,从《留白时间》那一期会员语音开始,这两个月我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受辉哥启发,我试着计划新的职业生涯,利用留白时间自学,同时开始试着在读书或听语音之后总结反思和分享。辉哥语音中的结构非常清晰,我很喜欢这一点,因此不知不觉间也开始模仿,听多了之后有时候我自己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也变得「第一第二第三」起来。改变自己教给我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将学来的思维方式培养成习惯,用于自己的思考,是我这两个月最大的收获。

感谢语音分享,祝好。


@会员  yolanda

感谢辉哥的分享。辉哥这次提到的很多观点是「反主流」的,不过作为一个听了一年会员语音的人,这些观点或类似理念都听辉哥不止一次提起过,而且随着自己的思考和认知升级,对这些观点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最敬佩辉哥的地方之一就是辉哥对未来的长时段的思考,短期和长期的眼光下做出的选择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总结这次分享的内容,个人觉得可以用「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来概括,即了解自己所长,看到大势所趋,明白他人所想,努力使以上三者相契合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各自的轨道, 为新天地和新众生提供可能性。


现在就加入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