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书,多是人工抄写在竹片上,再以皮革连接装束起来的。 他为了有抄书的材料,就在自家房前房后种满了竹子,形成了一片竹林,并在门前的池塘里种了许多芦苇。 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用来借书抄书看书。 家里一院小房,除了他住的地方外,已经全部堆满了书。 他每年不但要花许多时间把它们都搬出去晾晒一遍,免得被虫蛀蚀,还要翻检看有没有脱落的文字,及时补上。 40多年来,王寿孤身一人过着这种自以为充实的生活,以苦为乐。 由于母亲去世了,王寿要到东周奔丧。 他随身带了五本书,准备途中抽空看看。 王寿已不年轻,五本竹简也够重,结果只走了一会儿就累得喘不过气来,有些走不动了。 他只好坐在路口休息,并随手抽出一册书来读。 这时有个叫徐冯的东周隐士路过,见他背这么多书,就问他;“敢问是王寿先生吗?” 徐冯才告诉他自己叫徐冯。王寿也曾听说过他。 王寿说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并说自己不惜负重,全为了在旅途中读书充实自己。 徐冯听了叹口气说:“无用。” 王寿听得一愣,呆呆地望着徐冯,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徐冯拱了一揖,笑笑说:“书是记载言论和思想的。 言论和思想又由于人的勤奋思考而产生,所以聪明的人评价标准并不是以藏书的多少衡量的。 我原认为你是聪明的人,为什么不去思考问题,形成思想,却要背着这累人的东西到处走呢?” 王寿听了,如梦方醒,立刻三拜徐冯,当场烧了自己所带的书,轻身入了东周。 一个人要学习,更要思考。 书籍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不是目的,学习如何思考,掌握活的智慧,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 文/胥立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