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这其实不是我们现在所惯常理解的,家长们高举着笤帚巴,威逼、呵斥孩子“你学还是不学?”的教训句,而是老子非常肯定、非常执着的一个观点,一个关于学习的观点。因为老子认为,如果说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的话,那么学习就并不仅仅只有一条道;所以,还是去学习那些“不是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的知识”吧! 韩非在解读老子此观点时举了一例。说的是,王寿背着沉沉的书囊负重而行,迎面碰上了正要去周王室的徐冯。徐冯见状对王寿说:“天下之事都是人们所行动而做出来的,而绝非死书上所记载的。万事万物都乃为生于一时,而绝非长久不变!书本上所记载的那些言语,限于当时,或许有效;时过境迁,则就是尘封之藏了。自古,高明的智者立言而不封言,著书而不藏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你还背着那袋重重的书籍干什么呢?王寿听徐冯如此一说,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立刻焚其书而舞之。 所以说,有才智的人不用空言说教,有智慧的人亦不拘泥于藏书。所谓“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又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说的无不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老子》才总结说道:“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现在的我们,能明白这其中的哲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