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多情的唐诗,背后藏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读书狗子 2022-03-04
每天诗词猎奇




唐朝贞元年间,有一年的清明时节,诗人崔护意欲去郊外体味一下盎然的春意。一路漫行,红花翠柳,青山碧水,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知不觉离城已远。

崔护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讨些水喝,却偶见一座毛竹院落,分外别致。心中暗叹:“何等脱俗之人,隐居在这样清幽雅韵的地方。”走近柴门,他轻叩门环。吱呀一声,房门敞开,走出的是一位妙龄少女。

少女布衣淡妆,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韵。崔护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便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

没多久,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见少女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

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持。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我叫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不知不觉,夕阳已西斜,崔护只得起身离去。少女把他送出院门,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头张望,只见桃花与少女相映绯红,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想:不知何日方可再见!

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夜盘桓,绛娘魂牵梦萦,辗转难眠,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赶考在即,只得埋头于繁重的学业之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得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于是,怀着兴奋急切的心情,来到城南寻找埋在心底的梦。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然而,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沙沙花瓣飞舞碰撞的声响,并无应答。

顿时,崔护犹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题都城南庄”:

"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想来想去,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然而,尚未走进茅舍,就听到里面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崔护不免有些讶异,答道:“正是晚生。”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

老汉涕泪纵横,硬咽地述说道:“小女绛娘,年方二八,知书懂礼,待字闺中,可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春去秋来,却总不见你的踪影。时过一年,本已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以为今生不能再度相见,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一病不起。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这番哭诉,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震得崔护不知所措。痴心女子用情至深,又怎能不让人心碎呢!崔护呜咽道:“日前寻访不果,怅然题诗,不料生出这般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而后直奔内室,抱住绛娘,失声痛哭。

或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上天,或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总之,这时绛娘竟然苏醒了过来。绛娘似乎认出了崔护,她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随后,崔护向父母禀明情况,父母十分感动于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行礼纳聘,择日完婚。

婚后,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添香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骛,专心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及第,外任为官,仕途风顺,官至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