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衍生品。它的出现,往往对所处的朝代没有利,只有弊,它的出现,也意味着这个朝代命不久矣的命运。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宦官专权突出的朝代,分别是东汉,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的宦官专权,使得各自的朝廷提早步入了灭亡的道路。面对宦官专权,自然有朝廷官员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唐朝的甘露之变就是一场反对宦官的政变,可它为什么失败了? 第一,策划者争功,改变行动计划。原先计划是郑注在任职凤翔时,挑选几百名壮士,每人携带一根白色棍棒,怀揣一把利斧,作为亲兵。在埋葬王守澄时,由郑注奏请唐文宗批准率兵护卫葬礼,于是便可带亲兵随从前往。并要求文宗派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所有宦官都到河旁为王守澄送葬。到时,郑注下令关闭墓门,命亲兵用利斧砍杀宦官,全部诛除。可是李训觉得这样诛除宦官的功劳就全部归于郑注,于是决定先郑注一步发动计划。而他们准备不足,导致计划泄露。 第二,将领准备不足。在宦官仇士良去观察甘露时,李训急忙召见郭行余,王璠两人,可王璠竟“股栗不敢前,独行余拜殿下”,连他的士兵都是“独东兵入,宁兵竟不至”。在仇士良察看甘露时,韩约紧张得浑身流汗,脸色十分难看。仇士良都问他为什么这样,后来起风了,听到了很多执兵器的士兵,于是生疑跑出门,并向唐文宗报告兵变。这些将领就跟荆轲刺秦王的秦武阳一样,平时显得一副侠义样子,但关键时刻掉链子。 第三,唐文宗的懦弱无能,地位低下。当仇士良要求唐文宗回宫时,唐文宗竟不阻拦,并训斥李训,自己甘愿受到宦官的要挟。要是唐文宗不让仇士良带他回宫,可能金吾卫有机会斩杀宦官集团。后面宦官进行报复时,唐文宗也是默不作声,不敢议论。 第四,宦官集团实力过强。神策军从唐穆宗时期开始,逐渐由宦官控制,而神策军是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这么重要的兵权都掌握在宦官手里,朝廷官员怎么斗的赢,没有兵权干什么都是空谈。 甘露之变初衷是好的,可最终失败了,这给唐朝朝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大多数的朝廷官员都被卷入了宦官的清洗计划之中,自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