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方禽畜(黄牛)

 宛平2008 2018-05-02
    延边牛主要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和龙、汪清、珲眷及毗邻各县。分布于黑龙江的牡丹江、松花江、合江三个地区的宁安、海林、东宁、林口、汤元、桦南、桦川、依兰、勃利、五常、尚志、延寿、适河等地,辽宁省宽甸县沿鸭绿江一带朝鲜族聚居的水田地区。
中国地方禽畜(黄牛)——09延边牛

    据文献记载,清道光(1821—1850年)以来,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就有往来,随着朝鲜民族的迁入,将朝鲜牛输入我国东北地区。在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输入的朝鲜牛和本地牛进行长期的杂交,经过精心培育而形成延边牛。同时,在形成过程中,也导入了一些蒙古牛和乳用品种的血液。
中国地方禽畜(黄牛)——09延边牛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岳地带,属大陆性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500—700mm,年平均湿度68.6%,无霜期110—145d。土壤类型有棕色森林土、森林灰化土、生草灰化土、冲击土、水田土、草甸土、草炭沼泽土等。植被届氏自山系。上地肥沃,农业生产较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天然草场广阔,草种繁多,并有大黾的林间牧地,水草丰美,气候相宜,有利于养牛业的发展。朝鲜族素有养牛习惯,对牛特别喜爱,饲养管理细致,冬季采用三暖(住暖圈、饮暖水、喂暖饲料)饲养,夏季放牧,注意淘汰劣质种牛,严格进行选种选配。产区农业生产上的使役需要,对形成延边牛结实的体质、良好的役用性能部曾起过重要作用。
中国地方禽畜(黄牛)——09延边牛

    延边牛是朝鲜与本地牛长期杂交的结果,也混有蒙古牛的血液。 延边牛体质结实,抗寒性能良好,耐寒,耐粗饲,耐劳,抗病力强,适应水田作业。建国后,曾对延边牛先后进行调查研究,划定选育区,成立育种组织,建立种牛场和冻精站,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加速了选育进程,促进了延边牛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中国地方禽畜(黄牛)——09延边牛

    延边牛属寒温带山区的役肉兼用品种。体质结实,适应性强。胸部深宽,骨胳坚实,被毛长而密,皮厚而有弹力。公牛头方额宽, 角基粗大,多向外后方伸展成一字形或倒八字角,颈厚而隆起,肌肉发达。母牛头大小适中,角细而长,多为龙门角,乳房发育较好。毛色多呈浓淡不同的黄色,黄色占74.8%;浓黄色16.3%,淡黄色6.79%,其他毛色2.2%;鼻镜一般呈淡褐色,带有黑斑点。
中国地方禽畜(黄牛)——09延边牛

    延边牛成年公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30厘米,151厘米,186厘米,71厘米,19.8,465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20厘米,140厘米,170厘米,16厘米,365公斤。延边牛性情温驯,持久力强,能拉车、耕地、驮运等,不仅适用于水旱田耕作,并善走山路和在倾斜地带工作,连续作业不易疲劳。瞬间最大挽力:公牛平均为425公斤,占体重的72.5%;母牛平均为331公斤,占体重84.4%。挽车运输能力:用铁轮车,平均挽力50~60公斤;载货重量,公牛600公斤,母牛400公斤;泌乳期6~7个月,一般牛产乳量500~700公斤,优良牛800~900公斤,乳脂率5.8%~6.6%,母牛产后9个月内产乳量达50%。延边牛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使役持久力强,不易疲劳。在-26时牛只明显不安,但保持正常食欲和反刍,是我国宝贵的抗寒品种之一,但还存在体躯较窄,后躯和母牛乳房发育较差等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