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372例疗效观察

 茂林之家 2018-05-02

【作者】 李晓锋  叶泽兵  覃海森  刘兴涛  曹举潮 

【关键词】肾结石 肾绞痛 间苯三酚 咯酸氨丁三醇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 

【出版日期】2012-03-1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h复发率,为急诊科医师治疗肾绞痛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372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分别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A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B组)、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治疗组(C组),观察不同组间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h复发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8.70%,B组总有效率为93.94%,C组总有效率为72.0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25%,B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9.70%,C组副作用发生率为55.81%;A组24h复发率为5.19%,B组24h复发率为17.42%,C组24h复发率为63.95%。结论:A组和B组是较理想的治疗肾绞痛方法,具有止痛效果好,副作用较少,24h复发率低的优点。

【刊名】实用医学杂志





结石性肾绞痛是由于结石刺激肾盂、输尿管平滑肌,使其痉挛或管腔的急性部分梗阻所造成的[1]。肾绞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目前国内肾绞痛治疗方法各异,疗效不一,我科也存在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比较不同药物组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将我科于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372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给予不同治疗,观察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自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372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组,154例,年龄18~72岁,平均37岁,其中男93例,女61例;单纯右肾结石18例,单纯左肾结石15例,双肾结石8例,右输尿管结石49例,左输尿管结石3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2例,多发结石6例;初次发作97人次,两次及以上发作57人次;结石最大10mm×14mm,最小3mm×2mm。自肾绞痛发作至就诊时间0.5~10h;B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间苯三酚注射液,132例,年龄20~68岁,平均35岁,其中男89例,女43例;单纯右肾结石16例,单纯左肾结石21例,双肾结石9例,右输尿管结石38例,左输尿管结石2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3例,多发结石8例;初次发作103人次,两次及以上发作29人次;结石最大9mm×13mm,最小3mm×2mm。自肾绞痛发作至就诊时间0.5~11h;C组: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86例,年龄19~73岁,平均39岁,其中男52例,女34例;单纯右肾结石11例,单纯左肾结石8例,双肾结石5例,右输尿管结石26例,左输尿管结石19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3例,多发结石4例;初次发作65人次,两次及以上发作21人次;结石最大11mm×12mm,最小2mm×2mm。自肾绞痛发作至就诊时间0.5~9h。3组资料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2)尿常规检查;(3)腹部平片检查或B超检查。1.3病例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自肾绞痛发作至入院前,未口服或注射解痉镇痛药;(2)所有患者年龄>18岁,<75岁;(3)排除孕妇,药物过敏者,胃病史,肝肾功能不全者。1.4治疗方法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规格1mL:30mg),60mg,肌肉注射,注射用间苯三酚(规格40mg),120mg加入10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B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规格2mL:95mg),95mg,肌肉注射,间苯三酚用法同上;C:硫酸罗通定注射液(规格2mL:60mg),60mg,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规格1mL:0.5mg),0.5mg,肌肉注射。1.5疗效观察以30min计算(约为间苯三酚静脉滴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显效:疼痛完全缓解;有效:疼痛减轻;无效:疼痛无变化或加重。并观察副作用及随访24h。疼痛评定采用口述评分法[2]。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治疗效果A组总有效152例,总有效率98.70%,B组总有效124例,总有效率93.94%,C组总有效62例,总有效率72.09%,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7.12,P<0.05,见表1)。A组与B组两两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3.47,P>0.05),B组与C组两两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9.84,P<0.01),A组与C组两两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0.45,P<0.01)。见表1。2.2副作用A组出现5例副作用,发生率为3.25%,主要表现为恶心、腹痛、头痛。B组出现26例副作用,发生率为19.70%,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头晕、头痛、皮疹等。C组出现48例副作用,发生率为55.81%,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嗜睡、口干、心悸、视物不清等。2.324h复发情况A组出现24h疼痛复发者8例,复发率为5.19%。B组出现24h疼痛复发者23例,复发率为17.42%。C组出现24h疼痛复发者55例,复发率为63.95%。3讨论肾绞痛急诊科处理的目的是镇痛和解除痉挛[3-4]。镇痛的药物主要有两类:非甾体抗炎药和麻醉镇痛药[5]。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机制是减少肾脏内前列腺素等疼痛递质的生物合成;减轻局部水肿和炎症,并抑制因输尿管平滑肌兴奋引起的蠕动解痉药。与其他平滑肌解痉药相比,间苯三酚的特点是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间苯三酚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动物药理试验显示,它只作用于痉挛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极小[11]。有研究报告,两药联用有协同作用[12]。本研究提示,两者联用,有效率最高(表1),起效时间快,24h复发几率很少,而且副作用较少见,是十分安全有效的治疗肾绞痛药物。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是双氯芬酸钠和利多卡因的合成药,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血液吸收后或静脉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且无先驱的兴奋,血药浓度较低时,出现镇痛和思睡、痛阈提高。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镇痛包含非甾体抗炎药和麻醉药。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用间苯三酚,有效率也较高,止痛效果好(表1),复发几率较少。不足的是,该组还有麻醉药成分,使得其具有一些副作用,应用受到一定影响。罗通定为麻醉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的同时具有镇静,催眠及安定等作用。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13],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此外还具有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快,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等作用。两药合用,有效率较低(表1),止痛效果较差,24h复发几率大,且具有较多的副作用。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综上所述,酮咯酸氨丁三醇与间苯三酚联用,具有镇痛效果快,24h复发几率小,副作用小的优点,是肾绞痛首选的治疗方式。奥尔芬与间苯三酚联用也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但其副作用较前者大,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罗通定与阿托品联用,副作用较大,镇痛效果有限,不推荐使用。表13组肾绞痛治疗方法有效率的比较例组别A组B组C组合计显效14610150297有效6231241无效282434合计15413286372有效率(%)98.7093.9472.0990.86注:3组比较,χ2=67.12,P<0.05815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372例疗效观察@李晓锋!510317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叶泽兵!510317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覃海森!510317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刘兴涛!510317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曹举潮!510317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目的:研究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h复发率,为急诊科医师治疗肾绞痛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372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分别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A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B组)、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治疗组(C组),观察不同组间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h复发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8.70%,B组总有效率为93.94%,C组总有效率为72.0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25%,B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9.70%,C组副作用发生率为55.81%;A组24h复发率为5.19%,B组24h复发率为17.42%,C组24h复发率为63.95%。结论:A组和B组是较理想的治疗肾绞痛方法,具有止痛效果好,副作用较少,24h复发率低的优点。肾结石;;肾绞痛;;间苯三酚;;咯酸氨丁三醇;;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李伟,梁建波.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0):3798-3799. 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8-2739. 安瑞华.肾绞痛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5):14-16. 黄宗谋,温天奋,植奇明,等.妊娠期肾绞痛发作34例治疗体会[J].现代医院,2010,10(5):68-69. 孙西钊,叶章群.肾绞痛诊断和治疗新概念[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5):321-327. 刘文强.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及其合理使用[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460-461. 温立强,徐凤琴,常瑞明,等.急性肾绞痛458例不同止痛方法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155-2156. 徐玉生,夏维木,陈荣剑,等.坦索罗辛加哌替啶治疗肾绞痛61例[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2):128-129. 彭辉强,陈曼佳,陈小华,等.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0,31(8):1042-1044. Kathy M,McEvor G K.Ketorolac.An injectable nonnar-coticanalgesic[J].Am J Hosp Pharm,1991,48(1):168-169. 叶萍,李兆申,邹多武,等.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痉挛性腹痛的临床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4):390. 刘文威,顾凌,黄兴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52例疗效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3):197-198. 吴晓丹,王钟兴,张辉,等.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用于老年患者麻醉术前与术后拮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J].现代医院,2010,10(3):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