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传相应部---第8经 有偈篇.婆耆沙长老相应(1-12)

 南山_松柏 2018-05-02

       本公众号提供南传上座部属佛教的巴利三藏---律藏、经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论藏的翻译解释,供师兄们精进修学佛陀正法。


第八 婆耆沙长老相应

[一] 第一 出离 
一 如是我闻。尔时,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尊者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毗之阿伽
罗婆奢提耶。
二 其时,尊者婆耆沙乃出家不久之新比丘,被留作精舍之看守人。
三 其时众多妇人为参观精舍,装饰打扮而来阿兰若。
四 时尊者婆耆沙,见彼等妇人而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五 时尊者婆耆沙如是思念:‘我心生不快,贪欲污我心,对我实是其悲痛。别人 
无从灭我心之不快而令愉悦。我自灭我心之不快、令生愉快。’
六 时,尊者婆耆沙,自灭自己之不快而生愉悦,其时以唱此偈曰:
由家而无家 于我之出离
实是从黑闇 无法之思起
然其生世高 以习强弓法
不知于退屈 千人弓术者
一时周放矢 多比于其数
妇女子等来 不能乱我心
我强立于法 我一度于彼
日种之佛陀 所说导涅盘
依此以开导 我心乐于此
如是我居住 波旬来则来
恶魔我亦应 扬拂之令汝
不能寻觅出 我所行之道

------------------------------------

翻译

汉译经文8.婆耆沙相应

相应部8相应1经/已出离者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尊者婆耆舍与尊者尼拘律迦波和尚,共住在阿罗婆的阿格罗婆塔庙。

  当时,尊者婆耆舍是新学,出家不久,守护住处的留守者。

  那时,众多女人打扮得很美后,为了观看住处,去阿格罗婆的园林。

  那时,看见那些女人后,尊者婆耆舍的不满生起,贪使心堕落。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确实是我的损失,确实不是我的获得;确实是我的恶获得,确实不是我的好获得:我的不满生起,贪使心堕落,在这里,这如何可得:其他人除去我的不满后,能生起欢喜呢?让我就自己除去自己的不满后,能生起欢喜。」

  那时,尊者婆耆舍就自己除去自己的不满,能生起欢喜后,说这些偈颂:

  「我确实是已出离者,从在家成为非家者,

   这些从黑魔[来]的大胆之寻围绕[我]。

   如果勇猛的青年、伟大弓箭手,熟练者、有坚固的大弓者,

   一千个[这样的人]不逃离,完全地包围[我]。

   如果女人们来,即使比这更多,

   将不使我发抖,因为我已住立于法。

   因为我是听闻这个证人,从佛陀、太阳族人,

   往涅槃之道,在那里,我心喜好。

   如果当这样住时,波旬!你靠近我,

   我将像这样做,死神,你不熟练我的道。」


------------------------------------


[二] 第二 不快 
一 尔时……乃至……
二 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毗之阿伽罗婆奢提耶。
三 其时,尊者尼俱律陀劫波,从乞食归,食后而入室 ,至夕夜,或至翌日早 
皆不出户门。
四 其时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五 时婆耆沙生如是思念:‘我心生不快,贪欲污我心。对我甚实悲痛。别人无从灭
我心之不快而生愉悦,我须自灭我之不快,而令生愉悦。
六 时,尊者婆耆沙,自灭自己之不快,令生愉悦。其时唱此等偈曰:
思快不快者 舍诸着家念
不欲住何处 离欲之住处 
无有欲之思 此则是比丘
地载空所覆 世间诸一切
悉是无常老 有智悟此住 
人见闻触思 皆悉依执着 
除此依欲念 无污无染者
是云为牟尼 凡常者易陷
六十之依着 不法之觉想
此等不行往 任何之部类
不语恶语者 此则是比丘
有天禀之资 长夜心寂静
无欺无欲念 贤达寂静道
牟尼依涅盘 以灭除烦恼
待般涅盘时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2经/不乐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中略)。 

  尊者婆耆舍与尊者尼拘律迦波和尚,共住在阿罗婆的阿格罗婆塔庙。 

  当时,尊者尼拘律迦波食毕,从施食处返回,进入住处,或在傍晚时出来,或在隔天时。 

  当时,尊者婆耆舍的不满生起,贪使心堕落。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确实是我的损失,确实不是我的获得;确实是我的恶获得,确实不是我的好获得:我的不满生起,贪使心堕落。在这里,这如何可得:其他人除去我的不满后,能生起欢喜呢?让我就自己除去自己的不满后,能生起欢喜。」 

  那时,尊者婆耆舍就自己除去自己的不满,能生起欢喜后,说这些偈颂: 

  「完全舍断不乐与乐,与挂虑家之寻后, 

  无论何处都不应该作欲林,无欲林者、不乐者,他确实是比丘。 

 这里,凡任何存在于大地与虚空者,都进入色的状态与跳入世界, 

   无常的一切都衰损,了解者们这么了解后而行。 

   人们被系结在依着上,所见、所闻,有对与所觉, 

 在这里,排除欲而不扰动,凡在这里不沾染者,他们说他是牟尼。 

   而依止六十者有寻,人们中多数已住立于非法, 

   无论何处他都不会入那一群,也无邪恶之得,他是比丘。 

   有能力的、长久得定的,不诈欺的、明智的、无热望的, 

   缘于牟尼到达寂静之境,等待般涅槃之时。」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与挂虑家之寻」(gehasitañca vitakk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与家的事之想法」(And household thoughts)。 

  「而依止六十者有寻」(Atha saṭṭhinissitā savitakk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而那些抓住六十者,被他们自己的想法引导」(Then those caught in the sixty, Led by their own thoughts),并解说这里说的六十,含意模糊,可能指梵动经中说的六十二邪见。 

------------------------------------


[三] 第三 轻蔑温和者 
一 尔时,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尊者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毗之阿伽罗婆奢提
[庙]。
二 其时,尊者婆耆沙以夸自己之顿才,轻蔑其他温和比丘等。
三 时,尊者婆耆沙生如是思念:‘以夸自己之顿才,轻蔑其他温和比丘等。对我真
是甚悲痛。’
四 如是尊者婆耆沙,自己省悔,其时唱此偈曰:
舍慢瞿昙徒 无余离慢道
昏醉于慢道 悔之焉不久
覆覆于慢行 人人堕地狱
慢堕地狱者 长夜于悲痛
道之胜利者 正行者比丘
何时皆不悲 以受誉安乐
彼实法乐者 于世不固陋
精进离盖障 清拂无余慢
依智慧灭尽 烦恼寂静者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3经/美善者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婆耆舍与尊者尼拘律迦波和尚,共住在阿罗婆的阿格罗婆塔庙。 

  当时,尊者婆耆舍以自己的随机应变才能轻蔑某位美善比丘。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确实是我的损失,确实不是我的获得;确实是我的恶获得,确实不是我的好获得:我以自己的随机应变才能轻蔑某位美善比丘。」 

  那时,尊者婆耆舍自己生起对自己的懊悔后,说这些偈颂: 

  「请你舍断慢,乔达摩!请你舍断所有慢之路, 

   在慢之路中如入梦,长久地,你已懊悔。 

   人们被诋毁所涂污,被慢杀害,跌落地狱, 

   长久地,人们忧愁,被慢杀害,被往生地狱。 

   比丘确实不再忧愁,道的胜利者依正确而行, 

   他经验名声与安乐,他们说:『他是自我努力的见法者』。 

   因此,这里,柔软、勤奋,舍断诸盖后,清净的, 

   舍断所有慢后,为以明得到结束的寂静者。」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在慢之路中如入梦」(mānapathasmiṃ, samucchit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沈溺于自大之路」(Infatuated with the pathway of conceit)。 

  「道的胜利者」(maggajino),菩提比丘长老依Norman的意见英译为「路的知道者」(A path-knower)。 

------------------------------------


[四] 第四 阿难 
一 尔时,尊者阿难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时,尊者阿难,清晨着衣持钵,尊者婆耆沙为随侍入舍卫城乞食。
三 其时,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四 时,尊者婆耆沙以偈白阿难曰:
我为贪欲烧 我乃心炎燃
瞿曼哀怜我 请说消火法
五 [阿难:] 依于颠倒想 汝心之炎燃
以呼起贪欲 令止见净相
见诸行无常 苦恼非自己
消灭大贪火 勿为屡次烧
集心于一点 令其住静寂
依于不净想 令修自己心
有于身念住 以满厌恶情
习修于无相 消灭慢随眠
依其慢现观 得行于寂静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4经/阿难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阿难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阿难在午前时穿好衣服后,取钵与僧衣,以尊者婆耆舍为随从沙门,为了托钵进入舍卫城。 

  当时,尊者婆耆舍的不满生起,贪使心堕落。 

  那时,尊者婆耆舍以偈颂对尊者阿难说: 

  「我被欲贪燃烧,我的心被遍烧, 

   请出于怜愍告诉我熄灭的事那就好了,乔达摩!」 

  「经由颠倒想,你的心被遍烧, 

   你要避开清净的、伴随贪的相。 

   你要看行为相异的、是苦的,不要当作我, 

   你要熄灭大贪,不要一再地被燃烧。 

   你要以不净修习心,一境、善入定, 

   你要有已达身的正念,热心于厌。 

   你要修习无相,舍弃慢烦恼潜在趋势, 

   其后,以现观慢,你将寂静地行。」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修习于无相(SA.1214)」,南传作「你要修习无相」(Animittañca bhāve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无征候上开发默想」(Develop meditation on the signless),并引注释书说,这是「毗婆舍那」(vipassanā),这么称呼,是因为它除掉了「常」等相。 

------------------------------------


[五] 第五 善说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
三 ‘唯然,世尊!’,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
四 世尊以此宣说:‘诸比丘!四支具足之语,乃善说而非恶说。无罪垢,不令识者
非难。四支者何?
五 诸比丘!于此语善说而非恶说。语法而非不法。语爱语而非非爱语。语真实而
非虚假。诸比丘!此四支具足之语,乃善说而非恶说。无罪垢,不令识者非难。’
六 世尊以此宣说,善逝以此宣说,又作如是言曰:
为善人所云 第一语于美
第二语如法 勿语不如法
第三语优美 勿以语粗犷
第四语真实 勿以语虚伪
七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拜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
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八 世尊曰:‘婆耆沙!请调。’
九 时尊者婆耆沙白世尊,以适当之偈予奉赞:
人以语其语 勿令自己苦
亦无害他语 此为语善语
人语善故事 其语以快耳
不语他人恶 此则云善美
真实甘露语 此乃从古法
以请真义法 善人悉确立
佛陀所说语 达涅盘安稳
以至尽苦边 此实无上语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5经/善语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比丘们!」 

  「尊师!」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比丘们!具备四支的言语是善语;非恶语,是无过失的与智者们所不应非难的,哪四个呢?比丘们!这里,比丘只说善语;非恶语、只说法;非非法、只说可爱的;非不可爱的、只说真实;非虚伪。比丘们!具备这四支的言语是善语;非恶语,是无过失的与智者们所不应非难的。」 

  这就是世尊所说,说了这个后,善逝、大师又更进一步这么说: 

  「善者说,善语是最先的, 

   说法;非非法是第二, 

   说可爱的;非不可爱的是第三, 

   说真实;非虚伪是第四。」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世尊!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善逝!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请你说出来。」世尊说。 

  那时,尊者婆耆舍以适当的偈颂当面称赞世尊: 

  「只应该说这样的言语:不会使自己苦恼; 

   也不会恼害他人,那确实是被善说的言语。 

   只应该说可爱的言语,受欢迎的言语, 

   说那些不取恶的,对他人是可爱的。 

   确实,真实是不死的言语,这是过去以来的法, 

   善者说,利益与法被住立在真实上。 

   凡佛陀所说安稳之言语,为了涅槃之到达; 

   为了得到苦的结束者,那确实是最上的言语。」 

------------------------------------


[六] 第六 舍利弗 
一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其时,尊者舍利弗以和蔼语、明了、无浊声,使明知意义之法语、教示、利益、
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
三 时尊者婆耆沙生如是思念:‘此尊者舍利弗,以和蔼之语,明了、无浊声,使明
知意义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
中,倾耳闻法。我今向尊者舍利弗,应以适当之偈赞叹。’
四 时,尊者婆耆沙则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尊者舍利弗,以此称尊者舍利弗:
‘吾友舍利弗!我涌思念!吾友舍利弗!我涌思念。’
五 ‘吾友婆耆沙!请说。’
六 时,尊者婆耆沙以适当之偈,向尊者舍利弗赞叹曰:
智慧深而贤 巧分道非道
大智舍利弗 说法诸比丘
略说又广说 如舍利鸟声
无浊妙辩涌 其声犹如蜜
快乐耳爽美 说而心跃欢
注意以倾耳 比丘等听闻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6经/舍利弗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当时,尊者舍利弗以法说开示、劝导、鼓励比丘们,使之欢喜,话语优雅、明了、流畅、令知义理,而那些比丘作为核心作意、全心注意后倾耳听法。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位尊者舍利弗以法说开示、劝导、鼓励比丘们,使之欢喜,话语优雅、明了、流畅、令知义理,而那些比丘作为核心作意、全心注意后倾耳听法,让我当面以适当的偈颂称赞尊者舍利弗。」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尊者舍利弗合掌鞠躬后,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舍利弗学友!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学友!请你说出来。」 

  那时,尊者婆耆舍当面以适当的偈颂称赞尊者舍利弗: 

  「深慧者、有智慧者,道非道的熟知者, 

   大慧的舍利弗,为比丘们教导法。 

   简要地教导,也详细地说, 

   声音讲说对答如九官鸟。 

   当他教导他们时,他们听闻如蜜之语, 

   经由激情、和雅、可爱的声音, 

   心踊跃、喜悦,比丘们倾耳。」

------------------------------------


[七] 第七 自恣 
一 尔时,世尊与五百比丘众共住舍卫城东园鹿子母讲堂。皆是阿罗汉。
二 其时,世尊是日布萨自恣之日,为比丘众所围绕,坐于露地。
三 时,世尊默然,还视比丘众,言诸比丘:
四 诸比丘!我今自恣。汝等对我身语,有否云何非难耶?’
五 如是言已。尊者舍利弗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曰:‘否也!
世尊。我等于世尊之身上,不见有可非议者。世尊!世尊令未生之道生,令知未知
之道,说未说之法。道之知者,是道之了者,道之巧者。今弟子等顺从道,而后能
其有道者。世尊!我亦向世尊自恣。世尊!我之身语,有否云何可非难耶?’
六 ‘否也。舍利弗!我对汝之身语,亦无何可非难。舍利弗!汝是贤者、大智者、
广智者、捷智者、锐智者,贯通智者。舍利弗!犹如转轮王之长子,以正转父王所
转之车轮。舍利弗!如是汝正转我所转之无上法轮。’
七 ‘世尊!若于我身语,皆无可非难者,此五百比丘众之身语,尚有何可予非难
耶?’
八 ‘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之身语,我无可非难。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有六十比
丘是三明者,六十比丘是六通者,六十比丘是俱解脱者,其他是慧解脱者。’
九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
一〇 ‘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一一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一二 时,尊者婆耆沙,以适当之偈,向世尊赞叹曰:
今乃十五夜 为众之清净
五百比丘集 无污断结缚
无后有圣者 犹如转轮王
大臣等围绕 譬如限大海
惠偏此大地 如是战胜者
无上商队主 三明灭死魔
弟子等敬礼 此等世尊子
于此不曾弄 无用之辩者
拔去渴爱箭 敬礼日种佛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7经/自恣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与五百位比丘全都是阿罗汉的大比丘僧团,住在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 

  当时,在那十五布萨自恣日,世尊被比丘僧团围绕着,在露天处坐。 

  那时,世尊观察变得沈默的比丘僧团后,召唤比丘们: 

  「好了,比丘们!现在让我邀请你们:是否有任何我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你们应该责备的呢?」 

  当这么说时,尊者舍利弗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没有任何世尊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我们应该责备的,因为,世尊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大德![其]弟子现在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大德!让我邀请世尊:是否有任何我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世尊应该责备的呢?」 

  「舍利弗!没有任何你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我应该责备的,舍利弗!你是贤智者;舍利弗!你是大慧者;舍利弗!你是广慧者;舍利弗!你是捷慧者;舍利弗!你是速慧者;舍利弗!你是利慧者;舍利弗!你是洞察慧者,舍利弗!犹如转轮王的长子,使被父亲转动的轮子完全地接着转动。同样的,舍利弗!你使被我转起的无上*轮完全地接着转动。」 

  「大德!如果没有任何我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世尊应该责备的,那样的话,大德!是否有任何这五百位比丘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世尊应该责备的呢?」 

  「舍利弗!没有任何这五百位比丘的有关身体或有关言语我应该责备的,舍利弗!因为,这五百位比丘的六十位比丘是三明者,六十位比丘是六神通者,六十位比丘是俱分解脱者,而其他是慧解脱者。」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世尊!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善逝!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请你说出来。」世尊说。 

  那时,尊者婆耆舍以适当的偈颂当面称赞世尊: 

  「在十五的今日为了清净,五百位比丘已集合, 

   切断了结缚,无恼乱,再生已尽的仙人。 

   如转轮王,被大臣围绕, 

   绕着这全部的大地走,海洋为边界。 

   这样,战场的胜利者,无上的商队领导者, 

   弟子们侍奉,三明的死亡舍断者。 

   全都是世尊之子,在这里没有闲聊被发现, 

   渴爱之刺箭的破坏者,我礼拜太阳族人。」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随转(SA.1212)」,南传作「接着转动」(anuppavatteti,另译为「随转」),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保持转动」(keep in motion)。 

  「有尽大仙人(SA.1212);尽于后有之大仙(GA);有尽仙(MA);无爱更不生(AA)」,南传作「再生已尽的仙人」(khīṇapunabbhavā is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已结束重新存在的先知」(seers who have ended renewed existence)。 

  「敬礼日种胤(SA.1212);如日亲友今敬礼(GA)」,南传作「我礼拜太阳族人」(vande ādiccabandhun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我礼拜太阳族者」(I worship the Kinsman of the Sun)。「太阳族人」(ādiccabandhu,另译为「日种;日种族;日种姓尊(SA.265);日亲(MA.124)」),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因为传说释迦族是太阳神的后代之故。 

  「无上商主弟子众(SA.1212)」,南传作「无上的商队领导者」(satthavāhaṃ anuttaraṃ,另译为「无上的商主」),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可凌驾的旅行商队领导者」(The unsurpassed caravan leader)。 

------------------------------------


[八] 第八 千以上 
一 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人比丘,俱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其时,世尊依导引涅盘 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
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
三 时,尊者婆耆沙如是思念:‘今世尊依导引涅盘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
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我今以适当之偈,向世
尊赞叹。’
四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敬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
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五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六 时,尊者婆耆沙,以适当之偈,向世尊赞叹曰:
千以上比丘 以离尘垢法
何处均无怖 礼敬说涅盘
应供善逝尊 正觉者所说
无有垢秽法 彼等比丘闻
比丘众围绕 实正觉者光
世尊实龙象 第七之圣者
犹如大雨降 弟子等受润
为奉见我师 从日住出来
弟子之一人 我是婆耆沙
礼敬大雄足
七 ‘婆耆沙!此等偈乃汝以前所作耶?或汝立即忆起者耶?’
八 ‘世尊!此等偈非以前之作,乃我当今立即所现。’
九 ‘然则,婆耆沙!既非以前所作者,即更再多说。’
一〇 ‘唯然!世尊!’尊者婆耆沙奉答世尊,即说更多偈赞世尊:
胜恶魔邪路 行破诸障碍
结缚切断者 分别说清法 
我等度瀑流 说示种种道
于所说不死 我等法见者
树立不运去 贯串光作者
过一切见处 以见于涅盘
自知并自证 其最上之法
我等说十处 于所善说法
知法之学者 无放逸余地
依此世尊法 常在不放逸
礼敬而修学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8经/超过一千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团,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当时,世尊以有关于涅槃的法说开示、劝导、鼓励那些比丘,使之欢喜,而那些比丘作为核心作意、全心注意后倾耳听法。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位世尊以有关于涅槃的法说开示、劝导、鼓励那些比丘,使之欢喜,而那些比丘作为核心作意、全心注意后倾耳听法,让我以适当的偈颂当面称赞世尊。」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世尊!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善逝!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请你说出来。」世尊说。 

  那时,尊者婆耆舍以适当的偈颂当面称赞世尊: 

  「超过一千位比丘,侍奉善逝, 

   他教导远尘之法,无畏的涅槃。 

   他们听闻离垢之法,遍正觉者所教导, 

   正觉者确实发光,被比丘僧团尊敬。 

   世尊!你的名字是龙,众仙中最上的, 

   有如大雨云,下雨到弟子中。 

   从中午的休息出来后,渴望见到大师, 

   大英雄!弟子婆耆舍礼拜在你的脚上。」 

  「婆耆舍!如何,这些偈颂是先前已审虑,或者,立即在心中出现呢?」 

  「大德!这些偈颂不是我先前已审虑的,而是立即在我心中出现。」 

  「那样的话,婆耆舍!请你显现更多非先前已审虑的偈颂。」 

  「是的,大德!」尊者婆耆舍回答世尊后,以更多非先前已审虑的偈颂称赞世尊: 

  「征服魔的邪道之路,诸荒芜被破坏后而行, 

   请看他!束缚的令脱者,独立的、等分地分配。 

   为了度脱暴流的利益,你讲述种种道, 

   其中,不死被你讲述,见法者不可动摇地住立。 

   光明之作者洞察后,看见一切住立者的超越, 

   知道与作证后,他教导最初的五位。 

   当法被这么善教导后,了知法者谁有放逸? 

   因此,他在世尊的教说下, 

   总是不放逸地礼敬随学。」 

------------------------------------


[九] 第九 憍陈如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二 时,尊者阿若憍陈如,其久始诣世尊处。诣而五体投地于世尊足,以口接吻世
尊之足,手磨而呼自名曰:‘世尊!我是憍陈如;善逝!我是憍陈如。’
三 时,尊者婆耆沙如是思念:‘此尊者阿若憍陈如,其久始诣世尊处,诣而五体投
地于世尊之足,以口接吻世尊之足,手磨自呼名曰:‘世尊!我是憍陈如;善逝!
我是憍陈如。’今尊者阿若憍陈如,于世尊面前,我以适当之偈赞叹。’
四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
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五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六 时,尊者婆耆沙对尊者阿若憍陈如,于世尊面前,以适当之偈赞曰:
上座憍陈如 随顺佛所证
虔诚出离者 屡屡快乐于
远离之乐住 行如师之教
弟子之所达 学于不放逸
一切以达此 有具大威力
到达于三明 巧于他心智
法嗣憍陈如 今头礼师足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9经/憍陈如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 

  那时,尊者阿若憍陈如隔了很久后去见世尊。抵达后,他以头落在世尊的脚上,并以嘴吻世尊的脚,再以手擦拭,而报上名字: 

  「世尊!我是憍陈如,善逝!我是憍陈如。」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位尊者阿若憍陈如隔了很久后来见世尊。抵达后,他以头落在世尊的脚上,并以嘴吻世尊的脚,再以手擦拭,而报上名字:『世尊!我是憍陈如,善逝!我是憍陈如。』让我在世尊面前以适当的偈颂称赞尊者阿若憍陈如。」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世尊!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善逝!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请你说出来。」世尊说。 

  那时,尊者婆耆舍在世尊面前以适当的偈颂称赞尊者阿若憍陈如: 

  「那位佛陀的随觉者,极精勤的上座憍陈如, 

   得到乐的住处,经常独处。 

   凡应该被弟子得到的,大师教说实践的, 

   一切他都达到,不放逸的学习者。 

   三明大威力者,知他心之熟练者, 

   憍陈如,佛陀的继承人,礼拜大师的脚。」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阿若拘邻(SA.379)」,南传作「阿若憍陈如」(aññāsikoṇḍañña),「阿若」(aññā)为音译,义译为「已了知」,「拘邻」(koṇḍañña)为「憍陈如」的另译,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已了知的憍陈如」(koṇḍañña Who Has Understood)。 

  「佛陀的随觉者」(Buddhānubuddho,另译为「觉者的随觉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接续佛陀的被开化者」(Enlightened in succession to the Buddha)。 

------------------------------------


[一〇] 第十 目犍连 
一 尔时,世尊与五百比丘众,俱住王舍城伊师耆利山侧黑曜岩,皆是阿罗汉。时,
尊者大目犍连,以验彼等之心,解脱而无亿波提 。
二 时,尊者婆耆沙作如是思念:‘今世尊与五百比丘众,俱住王舍城伊师耆利山侧
黑曜岩,皆是阿罗汉。尊者大目犍连,以验彼等之心,悉解脱而无亿波提。今尊者
大目犍连于世尊之面前,我以适当之偈赞叹。’
三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
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四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五 时,尊者婆耆沙对尊者大目犍连,于世尊面前,以适当之偈赞曰:
达苦恼彼岸 坐山侧圣者
胜死达三明 弟子等礼敬
大神力目连 验他诸人心
彼等心解脱 知无有余依
达苦恼彼岸 具足一切支
成满种种相 彼礼敬瞿昙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10经/目揵连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与五百位比丘全都是阿罗汉的大比丘僧团,住在王舍城仙吞山坡的黑岩处。 

  刚好,尊者大目揵连以心探查他们的心,[知道他们]是已解脱、无依著者。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位世尊与五百位比丘全都是阿罗汉的大比丘僧团,住在王舍城仙吞山坡的黑岩处,刚好,尊者大目揵连以心探查他们的心,[知道他们]是已解脱、无依著者,让我在世尊面前以适当的偈颂称赞尊者大目揵连。」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世尊!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善逝!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请你说出来。」世尊说。 

  那时,尊者婆耆舍在世尊面前以适当的偈颂称赞尊者大目揵连: 

  「当牟尼坐在山坡时,已到达苦的彼岸, 

   弟子们侍奉,三明的死亡舍断者。 

   以心绕着他们走,大神通力的目揵连, 

   探查他们的心,[知道他们]是已解脱、无依著者。 

   这样,具足种种行相,他们侍奉乔达摩, 

   牟尼具足所有部分,已到达苦的彼岸。」 

------------------------------------


[一一] 第十一 伽伽罗池 
一 尔时,世尊住瞻波伽伽罗之莲池岸边。有五百比丘众,七百优婆塞,七百优婆
夷,数千之诸天俱,世尊依其光颜,依其名声,光辉胜越彼等。
二 时,尊者婆耆沙作如是思念:‘今世尊住瞻波伽伽罗之莲池岸边。有五百比丘
众,七百优婆塞,七百优婆夷,数千之诸天俱。世尊依其光颜,依其名声,光辉胜
越彼等。今于世尊面前,我以适当之偈赞叹。’
三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着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我
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四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五 时,尊者婆耆沙于世尊面前,以适当之偈赞曰:
如无云空月 无云太阳耀
鸯耆罗牟尼 荣光耀世界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11经/伽伽罗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与五百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团、七百位优婆塞、七百位优婆夷、数千位天神,共住在瞻波城伽伽罗莲花池边,世尊以容色与有名声使他们失色。 

  那时,尊者婆耆舍这么想: 

  「这位世尊与五百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团、七百位优婆塞、七百位优婆夷、数千位天神,共住在瞻波城伽伽罗莲花池边,世尊以容色与有名声使他们失色,让我以适当的偈颂当面称赞世尊。」 

  那时,尊者婆耆舍起座,整理上衣到一边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后,对世尊这么说: 

  「世尊!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善逝!有想法出现在我的心中。」 

  「婆耆舍!请你说出来。」世尊说。 

  那时,尊者婆耆舍以适当的偈颂当面称赞世尊: 

  「如月在无云的天空,如无垢的太阳照耀, 

   同样的,你,放光者、大牟尼,以有名声使全世间失色。」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放光者」(Aṅgīras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放光者」(the Radiant One),并解说这与佛陀属太阳族(日种姓)的传说有关。 

------------------------------------


[一二] 第十二 婆耆沙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二 其时,尊者婆耆沙,得阿罗汉果不久,耽味于解脱乐,其时,唱此偈曰:
我昔耽作诗 村庄市里游
时见正觉者 我于生正信
佛陀为我说 蕴处界等法
我闻如是法 无家而出家
实于圣者见 入其道之道 
比丘比丘尼 利益成正觉
我来于佛前 实是善来者
到达于三明 遂行如佛教
我得清天眼 以知于宿命
得三明神通 巧知于他心
此嗢陀南:
出离与不快 轻蔑温和者
阿难与善说 舍利弗自恣
千人之以上 憍陈如目连
及伽伽罗池 依于婆耆沙
总数为十二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8相应12经/婆耆舍经(婆耆舍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婆耆舍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当时,尊者婆耆舍达到阿罗汉果不久,感受着解脱乐,在那时,说这些偈颂: 

  「从前陶醉在诗中游荡,从村到村,从城到城, 

   然后,看到正觉者,我的信生起。 

   他为我教导法:蕴、处、界, 

   我听闻他的法后,出家成为非家者。 

   确实为了许多[众生的]利益,牟尼证得觉, 

   为了比丘、比丘尼们,凡已到达与看见了决定者。 

   我确实欢迎它,我的来到佛陀面前, 

   已得到三明,佛陀的教说都已作。 

   我知道过去的住所,天眼已被净化, 

   三明者已得神通,为知他心之熟练者。」 

  婆耆舍相应完成,其摄颂: 

  「已出离者与不乐,轻蔑美善者, 

   阿难与善语,舍利弗、自恣, 

   超过一千、憍陈如,目揵连与伽伽罗, 

   婆耆舍第十二。」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聚落及家家(SA.1217);经历诸城邑(GA)」,南传作「从村到村,从城到城」(gāmā gāmaṃ purā puraṃ),菩提比丘长老引注释书的解说,尊者婆耆舍出家前是以看尸骨断往生处为生的游历婆罗门,当他遇到佛陀时,佛陀给他看了几副尸骨,他都能正确地说出其往生处,直到看到一副阿罗汉的尸骨,他被困惑了。他以学习如何判定阿罗汉往生处为目的进入僧团,很快地,当他理解梵行更神圣的目标时,他就放弃原来的目的。 

  「凡已到达与看见了决定者」(ye niyāmagataddas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他到达与看见固定进路」(Who have reached and seen the fixed course),并解说「决定」(niyāma),指「正性决定」(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另外,本经只讲到比丘、比丘尼,而《小部》〈长老偈〉相当的偈颂则说到「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