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体育课运动量的调查分析

 水晶苹果360 2018-05-02


[摘要]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幼儿园体育课运动量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否有效促进幼儿体质和健康,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5所城市幼儿园共15个样本班中选取了90名幼儿,通过测查法对样本班体育课的时间和样本幼儿的运动密度、运动强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的总时间安排和运动密度基本合理;体育课各部分的时间分配不尽合理,基本部分时间太少;体育课的强度不够。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量;幼儿园健康教育
  
  一、问题提出

  
  体育课是教育机构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运动量是衡量幼儿体育课实施效果最为关键的指标,闭它直接关系着幼儿身体的发育和健康,影响着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体育课的运动量取决于课程的时间、密度和强度。时间指标包括体育课的总时间和各部分时间的分配;密度是指幼儿运动时间与总时间之比;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运动量。为了有助于教育者更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园体育课的运动量,保障体育课在增进幼儿体质和健康方面的效果,本研究从以上方面对重庆市城市幼儿园体育课的运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重庆市主城区5所城市幼儿园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共15个班作为样本班。在样本班中按幼儿体能和运动技能好、中、差三个层次分层抽取2名幼儿,共90名幼儿作为样本幼儿,其中男童48名,女童42名。
  (二)研究方法
  用秒表记录体育课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部分的时间,然后计算体育课的总时间和各部分时间所占比例;密度是用幼儿实际练习时间占总时间的比来衡量的,即幼儿实际练习时间/总时间×%;强度是通过测查幼儿在安静时、体育课各部分结束之后和课后10分钟的脉率情况以及脉博指数(平均脉搏/课前安静时脉博)来反映的。最后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体育课总时间安排基本合理
  体育课的总时间是保证体育课运动量能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如体育课总时间太短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运动量,对幼儿身体就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反之,运动量太大则有可能损害幼儿的身体健康。
  调查显示:重庆市城区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的总时间为:大班27.1分钟,中班20.7分钟,小班10.3分钟。按照已有的相关要求,幼儿园体育课的总时间应为大班25--30分钟,中班20-25分钟,小班10--15分钟。可见,重庆市城区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的总时间都在要求规定范围之内,基本合理(见表1)。 
  (二)幼儿园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分配不合理
  除了总时间以外,体育课各部分时间的分配也是影响体育课运动量的重要因素。节体育课应该包括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开始部分约1--2分钟,主要用于组织排队、交代要求;准备部分约3--6分钟,主要用于一些运动量不大的游戏、活动,其目的在于逐渐提高幼儿兴奋性,为其身体机能进入运动状态做准备;基本部分约10--22分钟,主要用于主要内容的学习,即体育课的主要任务在此时间段内完成;结束部分约2--3分钟,主要用于放松运动,其目的是降低幼儿大脑的兴奋程度,放松肌肉,将运动时的兴奋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调查显示:重庆市城区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时间过长,基本部分时间太少,且年龄班越小基本部分时间越少。其中大班只达到要求低限的90.5%,中班只达到要求低限的72.5%,小班只达到要求低限的62%;大班和中班开始部分的时间较长,分别超过规定高限的50%和30%;小班结束部分时间太短,只达到规定低限的55%(见表1)。



  (三)幼儿园体育课密度基本合理
  幼儿园体育课的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幼儿练习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比例,标志着单位时间内运动练习的重复次数。阿体育课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否合理而充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一节好的体育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而又合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尽量减少浪费的时间,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达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在我国,一般认为体育课的密度在30--50%为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城区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的密度基本合理,都在30--50%左右之间,其中大班为43.4%,中班为46.9%,小班为50.5%,且呈现出随年龄班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见表1)。
  (四)幼儿园体育课强度不够
  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是决定体育课运动量大小的核心要素。一般通过脉率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和运动后的恢复情况(生理负担曲线)以及体育课各部分的平均脉率与安静时的脉率之比来判断体育课的强度。对幼儿来说,生理负担曲线高峰应出现在基本部分后,高峰值在130--150次份,课后10分钟应恢复到安静时的脉率,脉搏指数应在1.4--1.8之间。 



  调查显示:重庆市城区幼儿园大、中、小班体育课中幼儿生理负担曲线的高峰都出现在基本部分后(见图1),其脉率分别为112次,分、113.8次/分、108次,分(见表2),均低于130次份钟;各年龄班的脉博指数分别为1.2、1.2、1.1(见表2),均低于1.4。可见,重庆市幼儿园各年龄班体育课的强度均达不到要求,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健康的目的。 

  
  四、讨论与建议
  
  从总的调查结果看,目前重庆市幼儿园体育课的运动量总体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分配不太合理等,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首先,大部分幼儿园体育教师学科专业化程度不高,对体育课结构的了解和认识不够。有的教师甚至不知道体育课要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个部分。即使知道的教师,对每个部分的含义和作用也不十分清楚,只是凭着感觉和习惯在组织教学活动,所以导致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用时较多,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时间不够。
  其次,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都仅使用观察法,凭借对儿童的面部表情、汗液分泌、运动情绪等的观察来判断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尽管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也是评价体育课运动量的指标之一,但这种评价方式难免失准。如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凭经验认为体育课运动量适当,但测查的结果却不然。
  为此,我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定期采用生理测定法来统一评价幼儿园体育课的运动量,以此督促幼儿园逐步完善体育课的开展;

   第二,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尽可能聘用有体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体育教师,因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专业体育教师的幼儿园在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和运动强度上都明显好于没有专业体育教师的幼儿园,运动量基本上都符合幼儿园体育课的卫生要求;    第三,幼儿园应加强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并在园所教学管理方面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以规范本园体育课的开展。

     作者:李 静 任娜娜 黄琴林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第11期     cuckoo编辑


“教”是关键
    有了优质的教案,能不能有效的实施。体现创作、构思的意图,“会教”是关键 
    一)要体现一个“导”字,“导”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精髓。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不应是学生盲目地接受教师的讲授;2、教师的教法能否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教师的教法能否准确地控制全局,影响没一名学生,师生保持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作课教师在课的进行中,应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诱导。例如:“同学们!能不能克服这个困难?”“掌声鼓励77同学再来一次!”用这类激发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诱导;也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诱导,例如:在练习有人扶持手倒立就可以问学生:“他的动作为什么导致你扶持时特别吃力?”让学生带疑练习,寻找答案。诱导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行为诱导、示范诱导等。作课教师应在课中不失时机的利用各种诱导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二)、要注重一个“授”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育教师也一样,有什么样的“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解惑”效果。所以教师的教,应该是教方法,学生的学,不仅仅是学技术,更应该懂道理,为终生体育服务。例如:用滚球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翻的要领;用三角平衡实验来让学生明白头手倒立头和手的位置关系等。这一类直观实验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和要求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正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这样的“授”才能真正意义的“解惑”效果
    三)、要显示一个“乐”字。即使有了很好的教法,但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反应淡漠,也同样回让优质课失败。作课教师应做到,第一,在教法的选择和搭配上要活,做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将教材的学习与欢乐的游戏融为一体,对学生兴趣与爱好加以真正确的引导,第二,教学手段要活,要有乐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第三,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间交往,参入学生的练习。
    四)、抓住一个“会”字。体育教学的核心就是围绕“练”达到“会”字的目的。学生在一堂课中体现出来的“会”,应该使“会学”,而不是“学会”。在练习过程教师应逐步提高练习的要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体验,并不断的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在动脑,达到“会学”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